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12-11 05:18张梦婷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教学过程应用分析思维导图

【摘 要】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先进的教学方式被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思维导图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方式之一。应用思维导图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与当前小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也有着高度适配性。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导图;教学过程;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28-0203-02

数学这一门学科有着较强抽象性,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来分析和掌握相关知识点。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思维导图,借助思维导图给学生搭建起系统、明了、清晰的知识框架,学生的学习目标就会变得更加明确和更具针对性。而且学生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也可以有效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性思维能力。

1   关于思维导图的简要阐述

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图,其将人的思考脉络通过图形框架的形式呈现出来,以一个主题为核心,围绕此核心进行知识点的分散与连接,进而形成一个具有关联性和相互性的思维模型。思维导图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多重感官和思维记忆,能充分利用大脑对图像、颜色、想象、空间、条理、逻辑以及顺序等元素,引导学生不断发散自己的思维,拓展自己的思考空间。有了思维导图的助力,思维过程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可以清晰地呈现出来,学生的学习思路就会变得更加明确,对知识点的记忆也会更加深刻[1]。

2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价值

2.1  有助于创新教学方式

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任务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其不仅仅要求教师按时地完成教学内容,而且要求教师能够以更加新颖和多样的教学方式去激发和维护好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不仅是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与优化,更是代表着先进教学理念的有效渗透与落实。此外,思维导图与当前学生的学习需求有着高度一致性,学生对思维导图的接受度非常高,其对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能够起到很大的帮助[2]。

2.2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能应用于生活。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而在培养和提升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能力的诸多方式中,思维导图是效果较好的一种。思维导图可以将诸多分散的知识点融合到一个框架当中,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认知程度,为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奠定基础。

2.3  有助于巩固基础知识

思维导图可以将分散的知识点纳入到同一个框架当中,学生通过每一章节的思维导图可以清晰明了地看到每一个知识点,不必再去翻看书本。这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基础知识,明确基础知识之间的联系。

2.4  有助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数学思维是一种有助于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模式,是保证学生学好数学知识的重要因素。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历经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学生需要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慢慢建立自己的思维方式,而思维导图是培养和引导小学生建立数学思维的一种有效手段和方式。应用思维导图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更加精准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3]。

3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3.1  思维导图应用于优化知识结构

对知识结构进行科学合理地优化,是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与水平的重要保障。学生由于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局限,无论是在认知能力、理解能力还是逻辑思维能力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所以,教师可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构建和优化知识结构,帮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去联系众多知识点,从而更加直观全面地了解数学知识,规避一些容易出错或者发生混淆的知识点。

如在学习“时间”这部分内容时,若教师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来教授学生关于时、分、秒的知识,学生很容易混淆它们之间的关系,而且对时针、分针和秒针的转动也很难理解到位。如果教师应用思維导图的方式将时针、分针和秒针的转动分开进行详细讲解,那么,学生就可以清楚地掌握顺时针转动和逆时针转动的特点,也可以清楚地了解时针、分针和秒针的运动轨迹,进而更加精准地掌握关于时间的相关知识,应用起来也会更加信手拈来。具体思维导图如图1所示。

3.2  思维导图应用于概念知识的讲解与传授

据相关统计,在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的数学概念知识可达到五百多条,而且每一条的应用频率都是比较高的。学生只有精准掌握和理解了相关概念内容,才能够为未来数学知识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方式,强行要求学生去背诵数学概念,学生很难真正理解概念的内涵,在具体应用时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教师借助思维导图来进行数学概念的教学,则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区别相似的数学概念,也可以在第一时间给学生讲清楚相近概念的本质区别,以防学生在日后的应用中产生混淆[4]。

如学生在学习“四边形”这一章节的知识时,容易混淆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两个概念,如果教师在讲授相关内容时利用思维导图来呈现二者的区别,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两个概念,加深学生对概念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具体思维导图如图2所示。

3.3  思维导图应用于重难点知识的讲授

伴随着学生学习年级的提升,数学知识的难度也会随之增长,知识的抽象性和系统性更会随之增强。面对这样的学习规律,学生要想获得优异的成绩,就必须要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要学会举一反三,活学活用,将诸多分散知识点融会贯通。教师应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去讲授重难点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和理解重难点知识的内涵与本质,确保学生的学习效率[5]。

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为例,解决实际问题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也是学习难度较大的一类题目,有很多学生一遇到实际问题便不知道如何下手。如一辆汽车早上七点钟从甲地開往乙地,原计划每小时行驶60千米,下午三时到达乙地,但实际晚点两小时到达乙地,这辆汽车实际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面对这样的实际问题,教师便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来进行讲授。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尝试自己画出本题的思维导图,先捋清楚题目当中的各种关系,真正了解清楚题目的意思,然后再寻找解题的突破口,完成问题的解答。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学生可以进一步明确已知以及未知的条件,然后根据条件来寻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而且思维导图中一般会有箭头或者图框来明确不同知识点的关联性,这对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

3.4  思维导图应用于数学知识复习

思维导图在数学知识复习和巩固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数学教学进入到复习阶段,都会面临诸多问题,如复习内容多、时间比较紧张、重难点知识多等。如果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将每一章节的数学知识都用思维导图串联起来,先建立起整体框架,再将诸多细小的知识点融入到框架当中,慢慢构建起一个兼具系统性与完整性的思维导图,必然有助于提升复习效率。学生也可以在复习阶段加深对数学知识的印象。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思维导图作为新型教学方式的重要代表,蕴含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更新颖的教学元素,其与小学数学教学有着高度适配性,而且对小学生来说也有着较强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更清楚、更精准地掌握数学知识,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数学知识学习效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正刚.探究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家庭教育,2019(6).

[2]鲍菲菲.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风,2020(8).

[3]刘洪.浅析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东西南北:教育,2020(3).

[4]陆伟实.刍议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海经:教育前沿,2020(4).

[5]李爱芳.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东西南北:教育,2020(5).

【作者简介】

张梦婷(1995~),女,汉族,江苏扬州人,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

猜你喜欢
教学过程应用分析思维导图
欣赏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新型传感器在汽车技术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