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魔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2021-12-11 05:18张杨钰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应用探索小学数学

【摘 要】数学魔术的运用可以有效展现数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提升是有所帮助的。本文对数学魔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数学魔术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希望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有所启发。

【关键词】数学魔术;小学数学;应用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28-0157-02

当前,教学优化与其具体实施方式的研究已经成为教师开展教研的重要方向。笔者认为,提高学科教学的趣味性是实现教学优化的一条可行路径。数学学科本身难度较高,且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学生的学习动力较弱,所以教师在探究教学优化方法时,更应该将提高趣味性作为研究的重要方向。数学魔术作为一种数学知识的趣味展现形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若教师可以将数学魔术巧妙地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便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1   数学魔术的价值分析

数学魔术起源于1600多年前,被当时所谓的算命者用来计算人们的年龄,这便是第一个数学魔术。随着时代的变迁,数学魔术也在不断丰富,从简单的加减乘除,到复杂的方程计算,都被应用到数学魔术当中。对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数学魔术的引入可以有效地展现数学的规律性,让学生通过观察数学魔术,感受到数学的独特之美,激发起学生探索数学奥秘的动力。相应地,教师为了在学生数学学习的启蒙阶段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力,需要研究数学魔术融入教学的方式,并尝试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来设计数学魔术。

2   利用数学魔术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

2.1  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资源检索

教学资源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基础,如果教师在教学开始前不能进行教学资源的搜集,那么无论教师的教学水平多么高,也难以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为了选择有效的数学魔术,教师需要通过检索资料,对数学魔术进行研究。教师需要明确数学魔术作为一种激发学生兴趣的工具,应当以教学内容为中心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而為了能确定哪些魔术更加适合当前的教学情境,教师就需要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探究分析,确定所要采用的魔术的核心主题。在确定了这一主题之后,教师再结合网络检索、图书馆查阅等方式,去寻找符合条件的数学魔术,并将其有效融合到教学之中。

如在进行“用计算器计算”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本课的内容开展研究,进行相关教学资源的检索。通过研究可以发现,本课所涉及的内容为引导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复杂的计算。教师就可以选择比拼计算器计算的主题,构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魔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这一点进行相关资源的检索,选择所要展示的魔术。在本课中,笔者所选择的魔术为一个计算类魔术,内容如下:分别邀请三位学生上台各写一个六位数(162381、245612、817812),笔者也在黑板上任意写出两个六位数(754387、182187),而后再邀请一位学生使用计算器跟笔者进行计算比赛,看谁算得更快。在实际的比赛中,笔者只花了几秒钟就得出了结果,计算速度远超计算器,这使学生百思不得其解。

2.2  分析魔术构成,选择展现时机

数学魔术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数学魔术中的现象进行思考,探究其中的原理。从本质上来看,数学魔术和教学提问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都可以促进学生思考。一般而言,有效的提问除了需要教师做好问题设计外,提问时机的选择也很重要。类似的,若想达到较好的数学魔术展示效果,教师在教学实际中需要选择合适的魔术展现时机。魔术的类型多种多样,虽然其都具有激发学生兴趣的效果,但因其复杂程度和展现形式的不同,展示的情境也有所差别。为了保证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在课前对所选择魔术的类型进行研究,分析将其安排到哪个些环节更加合适,制定有效的教学展示计划。

如在展示“预言牌”这一魔术时,笔者发现,该魔术是利用数字规律“预言”出观众所选的牌,其更多地涉及计算内容。于是,笔者选择在“整数的四则运算”这一课的教学完成后进行展示。在确定了展示计划后,笔者就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调整,预留了10分钟作为魔术展示的时间,并要求学生在课下思考,尝试破解魔术的

原理。

2.3  展示魔术操作,引导学生观察

实际的展示环节是将数学魔术融入教学的重点,为确保数学魔术可以有效地发挥出预期的作用,教师需要选用恰当的方法来进行展示,并引导学生观察[1]。在展示方式的选择上,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扮演、多媒体展示、实物操作展示三种方式。其中扮演所指的是利用黑板展示相关魔术,这一展示方式的效果较差,也不适合展现较为复杂的魔术,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可以用其展示一些与数字规律相关的魔术。多媒体展示是将教师搜集到的数学魔术视频播放给学生,这样的魔术展示可以更好地活跃班级的氛围,吸引学生认真观察,效果相对较好。实物操作展示指的是教师利用纸牌、硬币等,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将魔术演示给学生,这一展现形式具有更好的效果,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使学生积极思考其中的原理。

如在进行“认识万以内的数”的教学时,笔者就通过实际演示的方式开展了数学魔术“猜数”。笔者让学生选择1~31之间的一个数(不要让笔者看到),而后再将笔者预先准备好的五张卡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指出他所选的数字在哪几张卡片上。在略作思考后,笔者就正确地回答出学生所选的数字是什么。这一魔术的奥秘在教师所准备的纸牌上,为了保证魔术的顺利进行,教师需要保持神秘,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2.4  巧妙设置疑问,激发学生探索

单纯地展示数学魔术是难以达成教学目标的,这是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但其对事物的新鲜感消退得也很快。若教师只是进行魔术演示而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话,学生很可能很快将数学魔术抛到脑后[2]。教师在进行数学魔术的设计时,也要思考相关问题的设计,确保在魔术展示前、魔术展示后都可以提出有效的问题,引导学生对魔术的原理进行深入钻研。

如在魔术展示前,教师可以采用“大家有没有听说过魔术?”这样的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魔术展示完成后,教师则可以提出诸如“同学们知道老师是如何做到的吗?”“魔术的原理是什么呢?”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2.5  开展解密活动,拓展学生思维

为了使数学魔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数学魔术之中,让学生通过查找魔术、做出操作、相互解密的方式去探索数学的奥秘[3]。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乐于表现的特点开展解密活动。在活动的形式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积极参与。由于该活动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教师可以选择以学生自由分组为主,教师按照学生能力分组为辅的方式构建学生小组,为后续的小组竞争做好准备。

如在实际教学中,笔者采取了以下的方法:活动采用积分赛制,不限制数学魔术的主题,但要求所涉及的原理不能超过已学过的数学知识范围。每一个小组可以展现三个数学魔术,在展示完数学魔术后,其他小组思考讨论10分钟,而后可以进行抢答。若抢答小组成功解密魔术,计1分,若不能正确解答原理则不计分。当有三个小组参与了解密活动,且都没有解出原理后,展示魔术的小组则需要为大家解释其中的原理,此时该小组计3分。以此方式进行轮换展示,最终积分最高的小组获胜。为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教师可以购买一些学习用品或学生感兴趣的物品作为比赛的奖励。

综上所述,数学魔术的引入对于数学教学趣味性的提升和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都有着较强的作用,为将数学魔术有效地引入教学之中,教师需要重视数学魔术的选择、构建与展现,分析将其与教学融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郑孙颖.游戏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小学生(下旬刊),2019(1).

[2]李占成.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8(2).

[3]丘燕飞.在小学数学课堂引入魔术元素的尝试[J].基础教育参考,2019(20).

【作者简介】

张杨钰(1995~),女,江苏常州人,本科,中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数学魔术。

猜你喜欢
应用探索小学数学
探索智能手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道路桥梁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技术应用探索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移动互联网与农村语文课堂教学的对接应用探索
微课在高职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