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随着近年来初中数学教学的不断改革创新,如何才能将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融合,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能否得到有效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将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作为研究对象,在详细阐述二者互相融合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对具体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索,以期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做出贡献。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28-0048-02
初中阶段是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基于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上除了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讲授之外,还应结合信息技术科学地对教学实践展开研究。教师适当运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需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信息化教学的方案,由此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1]。
1 信息技术视域下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1.1 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从课堂内容来看,教师通过对信息技术以及信息资源的合理运用,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内容得以拓展和延伸的关键。将信息资源中的音频资料、视频资料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不仅可以使得原本单调枯燥的书本知识具体化与形象化,更能够帮助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生动、深入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能够使教师的讲解具象化[2]。因此,在信息技术的视域下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能够在扩宽学生眼界的同时,增强数学知识的生动性与具体性,既深化了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1.2 革新课堂教学方式,增加知识来源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影响下,教育信息化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流。通过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互联网成为学生课堂之外的“知识宝库”。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通过资料搜索、问题查询、沟通交流等方式自主学习、获取知识。在这一背景下,教师也应利用好信息技术发展的契机,将信息技术融入数学重点、难点、易混点的教学中,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不断更新和优化[3]。
2 信息技术视域下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
从目前的实践情况来看,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突破了传统数学教学的局限性,同时促进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深入探究。除此之外,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原本刻板的数学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点的探究也愈加深入,这对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1 信息数形动态演示,促进学生理解知识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是重难点,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关键。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打破教师单一的讲解模式,使得抽象的数学公式变得简单具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建构图形模型并进行动态演示,从而生动具体地展示图形与数字之间的转换关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于数形关系的理解会更加深入和透彻,学生对于数形关系的思考和研究兴趣也由此被激发[4]。
如在学习“函数曲线”的过程中,不同函数与不同图形之间的对应性是一个易混点,如果运用传统的授课模式,则会使学生难以理解其中的变化。若运用信息技术,以动态的方式对数形的转换进行演示,将平面的公式和图形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出来,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加深学生对知识重难点的理解和记忆。
2.2 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参与课堂
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升学生自主思考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为此,教师应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情境的多元化设计,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点进行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完成从接受学习到发现学习的转变,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如在“一次函数”的教学过程中,其教学难点在于函数值的变化与函数图形变化的转换关系。在对此知识点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在进行演示之前,引导学生用计算机进行绘图操作,观察图形随着函数值变化而变化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于此知识点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同于以往的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模式,通过引领学生亲自动手体验转化过程,促进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探究打下了基础。
2.3 线上线下平台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结合,使得课堂形式逐渐丰富多彩,课堂气氛日益热烈,这不仅加强了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信息平台除了注重疑问解答之外,更是形成了学习群体,而这些学习群体的出现使得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学生的交流讨论空间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拓展。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线下面对面的知识传授外,还可以利用线上平台与学生实时互动。数学课程进入初中阶段,测量、实验、推理成为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生能否针对学习内容建构相应模型、提出理论假设是学生能否学好初中数学课程的前提[4]。因此在初中阶段,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
如在学习“四边形”的过程中,该部分知识较为抽象,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系统学习后难免会有所遗忘,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所搭建的线上平台,将课堂讲解过程录制下来并上传,便能有效解决学生课后遗忘的问题。同时信息平台的新颖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使用热情和使用频率,进而提高学生对于知识探讨的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后台查看学生下载观看教学视频的次数和时长,以此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从而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数据参考。
3 信息技术视域下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注意事项
将信息技术引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对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积极作用,但也不可忽略其所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为了避免应用信息技术而产生负面影响,教师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结合并非是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简单相加,而是利用信息技术来为学生打造一个数字化的环境。引入信息技术的根本目的在于塑造一个更加生动有效的教学环境,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而不是单纯地追随潮流。第二,教师应全面地看待信息技术,避免片面地看待信息技术,在使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应该牢牢记住信息技术对于数学教学而言只是一种辅助工具,并非课堂教学的主体,应从根本上避免对信息技术的盲目信任和依赖。第三,教师应掌握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应避免出现因教师信息技术使用不熟练而浪费课堂时间的情况,这违背了在課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初衷,也会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造成一定的阻碍[5]。
总之,面对互联网与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辅助,但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而非盲目从众。通过以上综合分析,本文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结合的影响,并对于信息技术视域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的策略进行了分析探讨,希望能够为初中数学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谢朋德.现代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天津教育,2021(18).
[2]韦宝安.浅谈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J].科技风,2021(16).
[3]姬映斗.造氛围、搭平台、蓄动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路径探究[J].考试周刊,2021(37).
[4]袁宝英.浅析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发挥[J].中国新通信,2021(9).
[5]单自军.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分析[J].教师博览,2021(15).
【作者简介】
朱未君(1984~),女,汉族,江苏苏州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