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这些人物的“毛边”

2021-12-11 12:06闫晗
青年文摘 2021年22期
关键词:毛边报童张学良

闫晗

央视的《榜样5》专题节目展示了疫情防控工作中涌现出的榜样人物故事。看《榜样5》,有一个意外发现:抗疫英雄们也会强调自己的“害怕”。护士长张宏穿梭于传染病房为危重症确诊病人采集咽拭子,帮患者翻身叩背,做口腔护理,照顾他们的一日三餐,进行这些高危操作,是疫情严重期间她每天的日常工作。张宏在采访中说,她总怀疑自己的口罩没戴好,觉得能闻到病房的消毒水味儿,但要给护士们做榜样,只能勇敢上前。帮助接送医护人员的快递小哥汪勇说,最初想到自己的家人时会犹豫,面对疫情有恐惧。这些“普通人”害怕、犹豫、思想斗争的“毛边”,不会削弱英雄的形象,反而让他们更真实和立体。

没有人天生就是英雄,他们只是在某个特殊时刻勇敢地站了出来,做出不普通的事迹。宣传工作的进步在于不去神化和拔高人物,只是如实反映。

这对写作是有启发的。刻画人物时,既要有不普通的一面,又要有普通的一面。不管是真实人物,还是文艺作品中的形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常常带着“毛边”,有真实生活的触感。

电影《革命者》中,张颂文饰演的李大钊与报童阿晨的结识,缘于找阿晨买书。李大钊让没吃饭的阿晨吃桌上的油条,拿书时找出手绢垫着:“手上有油啊,是不可以碰书的。”这个细节鲜活輕巧地塑造了大钊先生作为读书人可爱的一面,有对知识的尊重。而彭昱畅饰演的张学良看到报童阿晨被枪杀时,演出了冲动感。张颂文为彭昱畅提供了一些表演指导,他说:“你演的是少年时期的张学良,他都还没有成熟,你撒开来演就行了。你忘了他叫张学良,你记住你只是个少年,你看见上海滩发生这样的外国人羞辱、殴打甚至是枪击我们中国人的场景,你是什么样的情感。你如果身上有枪直接就开枪了,你就抱着这个去演,肯定错不了的。”

讲述国家领袖人物的故事也是如此,他们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过人之处,但在故事中敢于“不完美”,带一点“毛边”,展现家常的一面,不仅无损人物魅力,反而更动人。电影《古田军号》里一开场就是毛委员和朱军长在生气,为什么生气?因为有手下的兵想偷偷去抽鸦片,有旧军阀思想。因为有一些问题出现,后来才推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慢慢建成新型人民军队。而这种生气,合情合理,领袖也是在革命斗争中成长起来的。电影《建国大业》里唐国强演毛泽东,有一幕是敌机轰炸,大伙要赶紧转移,毛泽东吃了安眠药刚睡下,叫不起来,警卫员只好找担架把他抬出来。他执拗地说:“我不走,炸不死我。”领袖人物演得“松弛”,却让人觉得亲切,因为那是还没从吃完安眠药的劲儿出来,是正常的、准确的状态。

《建国大业》里有许多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细节,比如,得知冯玉祥在海上遇难后,毛泽东气得踢翻了水盆,周恩来大骂手下“都是猪脑袋”“你们谁能负这个责”,连衣服都迸开了——原来领袖也可以有愤怒的时刻,这种情绪在当时的情形下非常可信。愤怒有生动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那喜悦又怎么表现呢?接到淮海战役胜利捷报的当晚,中央领导人喝酒庆祝,周恩来揽着朱德、刘少奇高唱《国际歌》,喝醉了的毛泽东歪倒在一旁像孩子一样笑。这一幕很大胆,然而“天下初定”时的那种畅快和浪漫的革命情感,让人感同身受,很多观众被这个场景感染和打动。

带着“毛边”的刻画,就如同长满枝叶的树,繁茂又有生机,让人物活起来。

(本刊原创稿,豆薇图)

猜你喜欢
毛边报童张学良
一颗富有的心
裁读之乐
裁读之乐
藏书“怪癖"——毛边书
张学良:新旧动能转换绝非一日之功
基于预期的报童问题研究
毛边书与裁纸刀
我当报童啦
张作霖竟然这么帅,比张学良颜值更高
张学良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