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岩溶峡谷的景观组合特征
——以贵州兴义马岭河地区为例*

2021-12-11 10:02邹雨甜毛凯楠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1年36期
关键词:喀斯特地貌峰林兴义

邹雨甜,毛凯楠,袁 媛

(1.贵阳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贵阳550081;2.贵州理工学院,贵州 贵阳550003)

贵州位于中国西南方,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属于中国西南高原山地。气候炎热潮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雨季明显。从地质角度上研究考证,贵州属扬子地台及东南大陆边缘,整体地层岩性以碳酸盐岩为主[1]。因而贵州的岩溶是世界上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之一,喀斯特地貌类型也发育的较为完整,例如兴义马岭河地区。

兴义位于贵州省的西南方位,自治州的西南部,是黔西南自治州的地级行政区首府。其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是促使喀斯特地貌如此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兴义位于南盘江北岸,地处于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平原的过渡地带,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雨量充沛。从而才有了与以塔状峰林、峰丛为特征典型的广西桂林喀斯特地貌产生强烈特征对比的锥状峰林、峰丛喀斯特地貌[2-3],不仅如此,还有峡谷、嶂谷、叠套谷等的喀斯特负向地形景观、水体景观、泉水景观、钙化景观。在兴义马岭河地区,喀斯特景观汇聚了云贵高原的主要类型,特点鲜明,多种多样,是整个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景观的完美复现、缩影。了解其中的地球科学内涵将其融入到旅游景观的讲解中,让旅游不单是拍照打卡,而是知识性旅游,提高普罗大众的地质科学内涵。

1 区域地质概况

1.1 地层岩性

马岭河景区是以马岭河为中心向四周覆盖环绕,呈现出辐射状的观赏景观,北面景点起始于车榔,有著名的车榔温泉等,南面终于南盘江,南盘江大桥就飞架于上。整个景区内主要出露三叠系中统杨柳井组、垄头组的地层,岩性以白云岩、泥质白云岩、泥晶白云岩、灰岩为主。整个地区岩性相变复杂。自北向南以此分布礁后泻湖相带白云岩、灰岩,礁相带白云岩、藻礁灰岩,延至南盘江则为礁前斜坡相带碎屑岩[1]。

1.2 地质构造

本区地质构造属黔西南普安扭曲构造变形区,断层、褶皱复杂且发育。在构造上位于南盘江大型逆冲断层推覆构造北盘(上盘),NWW及NNW向褶皱断裂发育,三者以兴义市为中心圈闭而成一个三角形向斜构造盆地[1,4-5]。正是由于这样的特殊岩性及构造,再加上有利于喀斯特发育的气候,因而造就了这样特点分明、类型丰富的喀斯特地貌,给世人展示出一幅秀丽的图画,深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2 喀斯特景观特征

马岭河地区特定的地质地貌条件组合,使其延长了喀斯特发育的时间维度,同时也拓宽了其发育的空间维度,进而将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的多样性、典型性在此展现的淋漓尽致,塑造出以锥状喀斯特景观为特点,以分区明显、类型多样为特色的喀斯特地貌景观[4]。

2.1 负向地形景观

负向地形景观主要包括峡谷、叠套谷、溶洞等。在马岭河地区,标志性的就是马岭河大峡谷。

2.1.1 峡谷、嶂谷

位于兴义东北方向的马岭河大峡谷是国家级风景名胜旅游区,全长约120km,落差高于1.5km,因降水量大,地面补给充沛,再加上上游(清水河)为煤系地层,其外源水补给充沛,导致河流流量大,河流的侵蚀作用强。又因在新构造运动下,地壳大幅度抬升,河流急剧下切从而形成了狭窄的峡谷及嶂谷。马岭河大峡谷是喀斯特多层次地貌景观的集中体现,以地缝、嶂谷、悬崖峭壁上的瀑布群、布满峭壁上的钙化而闻名。如图1所示,为夏季七月份的马岭河大峡谷,峡谷内河水流量较大,展现出大峡谷的气势磅礴,美不胜收。

2.1.2 洼地、盆地

马岭河大峡谷沿岸发育三种喀斯特地貌:其北部发育峰丛浅洼地,中部发育峰林盆地,南部发育峰丛深洼地。

叠套谷:新构造运动影响着地壳抬升,但其作用强度以及范围使得兴义地区地壳发生间歇性的抬升,使得河谷基准面遭受了两次旋回的侵蚀,形成了如今的河谷侵蚀基准面,侵蚀到了较早时期的宽谷从而形成了现在所看到的一个复合形态,河谷上宽下窄,这就是马岭河地区的叠套谷。这种地貌几乎贯穿了整个马岭河大峡谷,例如在峡谷北部马保树谷段,叠套谷就由溶蚀洼地及镶嵌其中的嶂谷组成,南昆铁路清水河大桥就横跨其叠套谷之上,成就铁路桥高世界之最[4-7]。

2.2 正向地形景观

2.2.1 锥状峰林、峰丛

兴义地区的锥状喀斯特峰林的发育演化过程是世界上最完整的锥状喀斯特发育演化过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连续集中分布区,景观为更加典型的地貌形态。其中不乏有第四系形成的峰林与其紧密相连,分布在起伏的洼地上,就此形成了峰丛。如图2所示,众多单个的山峰因其基部的相连,形成了连绵起伏的峰丛,当峰丛不断地发展演化和被溶蚀,就形成峰林。根据其形态特征还可分为宝剑峰林、列阵峰林、叠帽峰林、罗汉峰林、群龙峰林。

图2 锥状峰丛

兴义马岭河地区的峰林、峰丛集中分布在兴义至顶效一带的高原上,其形态与圆锥体形似,光滑、圆润,因而称为锥状喀斯特。与之对应且能更好的进行对比研究的就不得不提广西桂林的峰林、峰丛。广西桂林的峰林、峰丛常伴有陡崖、陡坎,更甚于形似圆塔状,因而得名塔状喀斯特。两者的形态特征则成为了两种典型,成就这两种典型的主要原因是两者的“地基”与“成长”。

两者“地基”的不同——碳酸盐岩层岩性:兴义马岭河地区的锥状峰林的岩性主要为三叠系中统杨柳井组薄层白云岩、泥质白云岩、泥晶白云岩、薄层夹泥质层白云岩。广西桂林的峰林、峰丛则主要发育在泥盆纪厚层纯灰岩。当遭到溶蚀时,白云岩的抗溶蚀能力好于灰岩的抗溶蚀能力,因而在广西桂林地区的峰林、峰丛会出现陡崖,甚至因为溶蚀发育出现溶洞,在地质历史的发展中出现了塌落,从而形成了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塔状喀斯特地貌。相对于兴义马岭河地区的白云岩岩性,因抗溶蚀能力较强,则就较少的出现广西地区的现象,就形成了锥峰体圆润、光滑的峰状喀斯特。

两者“成长”的不同——外部环境:岩溶发育的几个重要条件(地质条件、气候条件、水文条件、生物条件)之一水文条件。岩溶地区的水,整体上可分为两类:外源水和内源水。在兴义马岭河地区,内源水则为马岭河以及降雨的地表水,外源水则是上游煤系地层的补给,其硬度以及pH值较低,对该地区的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而广西桂林地区,其外源水来自越城岭、海洋山和架桥岭,其汇水面积比桂林复式向斜盆地中心部位的碳酸盐岩分布区大一倍以上。所以因其比兴义地区水文条件发育,所以桂林的丘体脚洞十分发育,再加上岩性抗溶蚀能力,引起重力剪切崩塌,形成了陡峭的塔状峰林、峰丛[2-5,8-10]。

2.2.2 石林

兴义马岭河地区的喀斯特地貌多种多样,其中不乏在云南出名的地貌景观——云南石林。云南石林是剑状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宏观上,形态多种多样,不是单一的剑状。在微观上不同的岩性有着不同的微观形态,茅口组细腻平衡、密集,而栖霞组则是杂乱无章、凹凸不平,这些就奠定了在全球喀斯特形态中的独一无二[3]。兴义地区的石林虽没有云南石林的规模,但有着一样的雄伟壮观。兴义地区的石林以泥凼石林为代表,与云南石林不同的是泥凼石林属于锥状喀斯特地貌,地貌形态也与之不同,属于岩溶峰丛洼地。泥凼石林位于南盘江的北岸,石柱尖立挺拔,密集林立,随着地下的起伏展布。

2.3 水体景观

2.3.1 瀑布群

瀑布在地质学上称为跌水,在马岭河流域,有众多的支系河流、泉水、小溪,垂直跌落至河谷中,形成了云贵高原瀑布的一大奇观——瀑布群。而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奇景呢?

(1)岩性:三叠系中上统的薄层白云岩、薄层泥质白云岩、薄层夹泥质层白云岩,因其泥质含量高,甚至于夹泥质层,所以形成隔水层,透水性较弱。

(2)构造:在构造上兴义马岭河地区属于向斜构造盆地,其地形较为平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因此有利于地表径流的形发育、汇集。

(3)流速及流量:因降水量丰富、地表径流发育、外源水的补给致其流量大、流速快,下切速度快,所以形成了瀑布群垂直跌落至深切峡谷中。

马岭河峡谷瀑布群的形成与这三个条件密不可分,并形成了特定的组合,是在其他喀斯特地区难以看到的,故具有独一无二性。

在云贵高原岩溶地区,巨大的水力梯度有利于机械侵蚀作用,水体的pH常常发生明显变化。由于瀑布上总会出现地表水的强烈扰动作用,这些扰动作用导致大量的CO2逸出,因此在瀑布上沉积了大量的钙华,如图3所示。因为其物源的特殊性,所以其主要形成于马岭河峡谷两侧的悬壁上和谷坡上。

图3 钙华瀑布

2.3.2 泉水景观

兴义马岭河地区的水系发育,从而泉点居多,又因其特殊的构造条件,泉水有着丰富的类型。

车榔温泉:位于马岭河上流的车榔布依族古寨里面,古寨依河而建,而温泉也依河左右各有一个,左侧称为“儿子泉”,右侧称为“姑娘泉”。

多潮泉:该泉水位于马岭河东岸的坡岗喀斯特洼地边缘,因为具有周期性的变化得名。

太阳泉:位于坡岗擦耳岩喀斯特洼地斜坡上,特征明显。(1)天气晴朗,阳光充足时,中午12点至2点泉水出水;(2)泉水流出时间持续约2小时;(3)在雨天或阴天,泉水流出的时间间隔不定。有其如此特殊的出水特点,其本质上还是一种多潮泉,其固定出流周期可能是受地表升温的热力条件控制[4-5]。

泉水钙华:是由泉水的矿物质沉积而形成,主要集中分布在马岭河的河谷中,泉眼附近,形态各样。

3 结束语

兴义马岭河地区成为世界上最完整的锥状喀斯特发育演化过程,也是面积最大的集中分布区,景点特征明显且典型。这也归结于这个地区拥有的特殊组合:岩性、构造、水源。三叠系中统杨柳井组、垄头组的白云岩、泥质白云岩为这些景观打下厚实的物质基础,也是区别于塔状喀斯特地貌的重要原因。特殊的大地构造形成了向斜构造盆地,为水系的发育和流向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最主要的是为如此宏伟的景观提供了形成区域。降雨量充沛、水系的发育、流量流向的催化,为其加入化学的催化剂,成就了如此雄伟、丰富多彩的喀斯特地貌。

兴义马岭河地区的喀斯特地貌,因其独特的地学成因和环境,成为锥状喀斯特的典型代表,世界上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形态,也成为了地学研究者们所关注、研究的地区。该地区具有复杂的岩相变化、特殊的构造环境,同时还将高原和峡谷两大时空体系的喀斯特水文景观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不可多见的喀斯特地貌。也得归功于这些独特因素,使其发展成集游玩与科普并存的地质旅游标志性地区。

当今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正是如此,人们不满足于物质需求,更加倾向于精神层面的满足和发展。旅游就是满足精神层面的一个重要方式,因而各地都在极力发展旅游业,从而也让地质旅游走上了发展之路。作为地质工作者,探秘大自然的美、奇妙将其宣扬于人最后归还于自然,让人们了解自然的神奇与妙处,最终更好地发展自身同时保护自然。作为游客,了解到每一个景观背后历经千百万年的“故事”,是游客的幸,也是景观的乐。

猜你喜欢
喀斯特地貌峰林兴义
贵州兴义矮脚鸡的研究进展
峰林蛋炒饭
笔山书院与贵州近代化的关系探究
蛋炒饭助力脱贫
万峰林
重返三叠纪——兴义国家地质公园
兴义的美景多
黄宾虹表现喀斯特地貌的山水画技法分析与创作实践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钻孔灌注桩溶蚀地质施工技术措施
贵州地区牧草养殖水平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