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产学研 创新农业现代化发展
——以廉江红橙为例

2021-12-11 23:46宋时艳
农业与技术 2021年5期
关键词:红橙廉江产学研

宋时艳

(广东海洋大学,广东 湛江 524088)

“产学研” 三位一体创新协作共同致力于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产学研” 即企业、学校、科研机构三者之间相互系统性合作。其中,农业产学研中的“产” 意指企业作为一线生产者,是实现校企双向流动,培育创新、实用性人才的重要载体,在农业领域将生产理论与种植实践深度融合;“学研” 即学校与科研机构汇聚着大量专业性人才,科研设备齐全、科研环境优良、科研氛围浓厚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成为创新研究、培育人才以及知识传播重要途径,达到产学、科教双规融合。廉江市红橙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导致其长久性发展动能不足,因此未来以互联互通为基础,坚持涉农企业、农业类高校以及农业生产科研机构的联合,实现红橙“产学研” 发展模式在农业生产地区全覆盖,在此基础上不仅能够加速红橙科教成果的转化,同时也能够为红橙生产提供新技术、新人才,实现经济效益,达到共赢和多赢。

1 农业“产学研” 协作概念及协作理论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生产技术、经营手段以及劳动者的素质成为农业转型升级,拓展农业价值链和产业链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快转变农业生产发展方式,关键是依靠革新发展。

1.1 农业“产学研” 协作概念

农业产学研协作是产学研在农业范围的应用,是将农业所需的各类生产要素进行组合,集农业生产、农业教育以及农业科研在资源优势上的协同化,其中政府、金融机构等组织与农业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在农业协同创新发展体系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协作的本质是加快促进农业技术创新。农业产学研协同创新,通过积极调控农业多种资源要素,互补型主体要素,形成生产-教育-创新链的协同创新发展机制,坚持供给与需求相对应,知识与科技并重,实现科教转化为生产力,以高质量为标准提供持续供给,进而不断满足国内外农业市场的需求。总之,农业“产学研” 协作是以三螺旋理论为基础,以农业现代化发展为目标,加强产业科技创新机制发展,不断补齐农业发展的短板,激发农业长效发展的新动能。

1.2 农业“产学研” 协作理论

1.2.1 三螺旋理论

在知识经济创新发展时代,单一线性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创新系统的要求,需要的是多元要素之间达到动态互动,因此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态三螺旋模式是理想型发展模式。三螺旋理论中的创新主体主要有政府、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之间相互螺旋交叠。其中,“企业—学校—政府” 三者的相互补充、渗透是提升创新条件的关键因素;三者之间相互分工又交叉融合,企业负责进行生产,学校为生产提供新知识,政府确保相互作用的稳定进行。基于此,三螺旋理论奠定了在农业发展领域的动脉合作,政府、科研院所、金融、高校、企业等创新主体,将融集资本、信息共享、利益分配等作为合作基本要义,搭建创新发展的网络体系,打破现实意义上的地域、行业和部门之间的壁垒,激活农业资本、信息、技术等要素活力,不断突破现有的科技成果,整体提高组织能力。

1.2.2 农业现代化理论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关键是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市场与政府的调控下,紧密衔接农工贸,促进产加销为一体,从而形成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1]。农业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促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提升农民科学素养、有效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力量,而农业产学研的有机合作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因素,得到了政府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高度关注。加强农业产学研紧密协作,可以通过高校、科研机构之间双向信息交流,对农业生产提供超前管理理念指导,提高农户的科学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帮助农户掌握农业生产、经营以及销售规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农业企业以及从业人员将先进的技术在培训讲座中进行指导,真正将科教转化为生产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现代化新理念。

2 “产学研” 的模式分析

农业产学研协作模式中的主体在合作实践过程中会出现同一模式下不同要素占引导地位,以下将农业产学研协作模式分为政府推动型、涉农企业导向型以及高校嵌入型协作模式。

2.1 政府推动型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各级政府根据本省实际情况,探索农业发展的自然优势以及未来强农、利农、富农之路。在推动产学研深入协作创新发展过程中,政府不仅仅只是参与者、服务者,更是起着关键性引导者的作用。如,政府会间接委托不同单位机构承接农业类重点项目的管理,建设地方特色农业产业群,定制涉农校企联合培养计划等形式鼓励支持农业产学研深入合作,共同推进农业项目的运营管理;政府不断加强农业成果评估体系的建设,加大执法力度,从法律上保障农业类科技活动、农业科研学术的创新协作,维护农业成果的客观性、公正性;政府引导构建农业产学研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利用现代化数字信息通讯手段与技术,打造集发布、收集农业信息为一体面向全体社会的产学研信息平台;此外,政府直接作为牵头,在贯彻落实中央农业政策方针战略基础上,设立农业合作专项资金,不仅为农业产学研合作项目提供重要资金来源,推进农业生产技术的研发创新,而且减少了涉农企业出资压力,降低投入风险,提升企业参与创新协作的意愿。政府在农业产学研协作中科学合理定位自身角色,积极引导创新协同发展的农业产学研治理机制。

2.2 涉农企业导向型

涉农企业导向型是指企业作为主导力量,在产业链、价值链与创新链的链条上,涉农企业能够有效地衔接各链条,承担创新协作活动的主体责任,积极主动进行联合创新,实现农业成果的增值。

在农业产学研创新协作模式中,涉农企业在产品的开发、增值、转化以及推广环节中发挥着主体比较优势。为提高农业产学研合作贡献力量,在产前,涉农企业深入贴近市场,进行市场需求调研,准确把握发展趋势从而创新科学技术,提供链接市场前景的农产品;在产中,研发技术走向大规模,成果转化走向高效率,难免在此过程中会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因此,涉农企业采取与农业科研院所、农业类高校进行联合创新,积极引导更多有利资源向涉农企业集聚,紧密衔接生产链和科技链。在产后,通过市场反馈的问题及时进行动态调整,转变升级产品开发方向,从战略上贴紧市场需求,促使涉农企业更加重视培育持久性发展能力,提高品牌市场知名度和用户满意度。涉农企业整体协作过程中,以政策为导向,积极主动发挥能动性,做好农业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2.3 高校嵌入型

高等院校嵌入型模式指的是高校主动寻找政府、涉农企业以及科研院所的助力,对农业科研进行精细化研究,不断为农业转型升级提供理论基础。高等院校在进行农业类项目研究过程中会遇到实践环境与实验硬件条件的限制,因此借助农业科研类院所资源来弥补高校试验用地的不足,同时围绕农业产学研合作发展道路,推广农业创新发展理论,为农户实际应用技术奠定坚实基础。随着现代化发展,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大量的高职专业人才面向社会,高校与企业共同签订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校企合作专项发展,建立寓教于专业理论又寓教育于实践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引领专业人才面向市场和生产实际提出新课题,促进可持续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

3 廉江红橙农业“产学研” 协作问题研究

廉江红橙是广东省廉江市经过第5 代嫁接繁殖出来的,具有果肉橙红、果形靓丽、皮薄光滑、汁多渣少等特点,被誉为国宴佳果。1995 年廉江市荣获称号“中国红橙之乡”;2004 年国家实行对廉江红橙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问题也不断涌现。

3.1 缺少种植龙头企业,一体化产业链尚未形成

廉江红橙的种植虽然具有一定的时间阶段,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种植的农户越来越倾向于年轻化,但是廉江红橙在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形成以红橙产品为“龙头”,以供销合作社、民营企业以及其它服务型组织为依托的服务实体,缺乏种植龙头企业,仅有的几个产销量大户也主要集中在青平等地。不仅如此,很多稍有名气的红橙种植农户分散分布,各自经营自家红橙,相互之间也缺少技术交流与探讨,导致单家单户不仅难以提高红橙的质量,而且难以抵御黄龙病等病灾和市场风险,加上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利用率低,严重影响了红橙产量。廉江红橙产业链的发展集中在种植和销售链上,并没有形成集种植、生产、深加工、销售等为一体的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产业集群。

3.2 品牌意识淡薄,缺乏市场竞争力

廉江红橙虽然在广东省内小有名气,但放眼全国,廉江红橙在包装、销售、流通等方向更是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廉江红橙虽然已有注册商标也得到地理标准保护,但是其尚没有形成统一品牌化管理组织,也就很难得到大众认可。不仅如此,廉江红橙缺乏维护品牌声誉的有效措施,大量不法商贩批量收购品质和口感差的外地红橙,以次品冒充廉江红橙品牌售往其它地区,导致廉江红橙品牌竞争力受到严重冲击,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也大打折扣。不仅如此,廉江红橙果品分级、清洗等采后一系列严格程序的商品化处理程序简单,商品外观形象差,加上宣传形式单一、范围窄,没有统一化管理,导致其品牌竞争力成为其发展的重要短板。

3.3 局限于传统“批+零” 销售模式,电商销售普及度极低

廉江红橙种植以来,销售方式主要是通过红橙节会展示批发以及小商户的零售,互联网电商普及度还处于初级接触阶段。通过实地调研种植红橙的农户,其销售仅限于长期合作的购买商和一些零散下乡农游乐的游客或者农户自己拿到市集上进行售卖,小产户也很难有机会去参加红橙节等展会批发销售,加上展会涉及范围有限,也很难灵活地收购红橙。农户简单接触到现代化互联网电商营销,但是无法真正实践运用起来,主要原因有农户自身知识文化水平有限,农户子女大多数外出上学或者打工,也不能帮助老人更便利化接触互联网。电商销售虽然扩大了市场范围,但是物流运输成为阻遏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因为红橙是属于易腐烂、易挤压产品,冷链运输是其非常重要的保鲜手段,由于政府没有进行相应的补贴政策,物流成本费用极高,销售数量非常有限,除此之外,缺乏创意、个性化包装的增值服务,销售模式一直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

3.4 教育-科研-技术推广体系不足,农户获取知识技术成本高

科学技术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生产力。种苗选种不当,廉江市政府尚未统一种苗,联合专门研究红橙种植的科研院所进行育苗,导致农户凭经验进行选种生产,因此后续苗种出现的病害问题无法得到治疗,种植赔本风险数高。红橙产业的发展尚未得到高度重视,涉农企业意识淡薄,“公司+农户” 协作发展认识不足,廉江红橙中的农业社会化服体系不足,没有向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方向转变,在农户与企业、科研院所以及高校之间少了一道沟通协作的桥梁,农业产学研合作思想匮乏。廉江红橙种植农户教育水平低,中专学历差不多为最高知识水平,部分农户种植技术仅靠个人积累的经验,获取专业种植技术成本高,种植技能学习问题非常严峻,因此农户的种植热情不断消退。

4 “产学研” 协作构建廉江红橙产业链构想路径

基于廉江红橙发展出现的问题,需要构建红橙产学研协作创新发展路径,需要明确红橙发展产学研链中各方职责,各部门之间的深度融合设计、引导、交流,共同搭建内联红橙生产,外联红橙市场的信息与资源网络共享平台。

4.1 优化顶层设计,实现理念突破

4.1.1 政产融合,以政促产

廉江市政府要积极实行牵头促合作的创新发展模式,引导探索更多方式不断完善发展机制。廉江市政府应该加强红橙产业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基地以加快涉农企业科技成果创新与应用为基准,长久性示范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等成果,推动建立“一个基地,延长一项红橙产业链,致富一方农户” 思路。还要积极引导创建廉江红橙遴选田间超市、职业农户田间培训、返乡务农青年人员创业阵地等多举措促进技术创新合作的项目,政府应加大对红橙产业补助力度以及物流补贴,开展政企、物资于一体的服务形式。此外,廉江市政府应投入资金扶持红橙生产、研发、销售等全产业链的开发,政策扶持到位,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环境。

4.1.2 产学、科教双规融合

把廉江众多经营散户进行集约化经营,引导农户联片联产、联管联营,再由高校科研团队为其提供红橙种植的科技理论培训,如广东海洋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通过产学深度融合,推动红橙生产的标准化、组织化和规模化,从而实现单产效益增加的新型协同创新发展。涉农高校、农业科研院等合作,以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目标,最大化统筹调控农业科技资源,组建廉江红橙农业科技创新团队,集中解决红橙生长环节中遇到的黄龙病等重点科技难题,开展诸如红橙重大病虫害防控、土壤污染治理等关键技术的创新研发,并且在实践中将其应用,达到集成示范推动的效果,促进可持续性增长。

4.1.3 推进农业产学研合作新格局,聚焦一体化组织建设

政府、农业部门需要不断鼓励扶持建设一批“红橙合作社”、“红橙园区”、“红橙科技服务超市” 之类的水果盟会。使合作社创新发展“农户+龙头企业+机械化” 新路子,进行高效产学研合作创新,辐射周边农户采用机械化新模式,实行产业化经营形式。产学研合作方式上,“公司+农户+科研专家” 显神通,涉农企业通过现代化农业科技成果的展示,科研专家开展帮扶对接,将红橙种植大户和普通种植户组成一户对一户帮扶,实现创新生产在企业、科技创新在高校、创业联盟在园区的新发展模式。今后,红橙园区将严格选种育苗,政府搭建桥梁,结合廉江区位优势,推动相关红橙项目落实到廉江;在发展红橙产业链条上,企业投资深加工,成果转化,农业科研院所深入进行研究,科技理念推广;政府搭建沟通桥梁,承担一定系数的技术创新研发风险,形成具有稳固保障,集研究、开发、服务为一体的红橙产业链条,打造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模式。

4.2 产业体系创新机制,推动新产业形成

自2006 年,廉江市决定将红橙种植打造成一项支柱产业[2]。廉江红橙产业,在未来发展中应围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农业科技等产业重点建设运营,打造现代化高效的红橙育种、生产、销售基地。红橙行业协会可以购入对红橙的商品化处理的电子设备,将分拣、打蜡、抛光等环节进行机器化处理,然后进行精品包装,通过冷链物流配送到红橙基地,这不仅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价值链,而且推动产业不断转型升级;此外,若干家新型家庭主体自发联合建设红橙自然生态观光休闲园区,选择规模较大的产地,搭建红橙幼苗繁育区,实行休闲观光区统一一体化管理种植技术,吸引游客认购幼苗,宣传认购幼苗自己丰收果实的新业态。在农技推广上,政府可以协同农户于广东海洋大学、岭南师范、寸金学院等高校,用现代化理念管理果园,延长红橙产业链条,如红橙饮料、橙皮加工等,通过红橙深加工,贴上商标,使红橙进行增值销售,也可以避免残次、低质品流入市场,缓解相对销售难的问题。通过红橙育苗区、物流配送中心以及红橙深加工等产业园区展示红橙产业的新面貌。

4.3 双创人才建设机制,培养新型职业农户

农业“产学研” 的发展继续深入推进到农业“政产学研” 再到真正落实到农户上的农业“政产学研用”,科技创新的最终落脚点是带农致富,把农户的钱袋子鼓足。因此围绕农业带头人才、青年农场主、扶贫对象等展开一系列技能培训,鼓励涉及红橙培育的大中专生到基地进行实地研究,廉江市政府定期引进一些高校农学院学生来红橙基地实习,全力培育红橙产业农业人才实践培育中心。同时从廉江市涉农发展部门聘任管理专家到基地兼任指导员,并且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有针对性吸引符合人才培养需求的技术专家,组合培养出一支符合红橙可持续生产和运营的主力军,助力红橙产业走向高质,走向品牌化。解决红橙发展动力不足短板问题,最主要的就是走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道路,将教育知识理论真正融入产业链条发展中,农户发展成为品质高、富科技化的红橙种植专业订制户,培育新的现代化新型职业农户。

4.4 经营体系理念革新,革新升级农户销售模式

针对廉江红橙品牌建设,拓展销售渠道,通过农企连接,龙头企业拓展新营销市场;通过政农扶持,借助贴息税收优惠切实提高流通效率。廉江市政府应牵手涉农企业种橙农户,共同借助专业电商进行“直播带货”,让滞销的特色农副产品通过当下流行的主播在线销售方式,利用视频平台的热度和主播的流量将贫困地区的特色好货推销出去,带火特色农副产品,把主播流量变为产品销量[3]。农户联手电商巨头,政府积极引驻盒马鲜生、大润发、沃尔玛超市,签定长期合作协议,橙园直接供给超市,共同实现红利。廉江红橙应该立足“新零售” 销售渠道,以互联网为依托,借助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推行红橙双线营销新模式。

猜你喜欢
红橙廉江产学研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廉江涯歌原始资源收集与分类研究
廉江客方言的VVC 结构
廉江作家南国书香节签赠作品
廉江文联获评“2018年度全省文联先进集体”
廉江红橙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纺织摘奖项目产学研居多
“橙二代”的电商经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