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秀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在品茶过程中人们可以体会到社会变迁、历史发展、人文情怀,并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提升道德文化水准、坚定理想信念。将茶文化中丰富宝贵的教育资源运用到高校实际思政教育过程中,可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创新思政教育模式,充实思政教育内容,从而使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实现质的飞跃。
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内容贫乏,极大阻碍了思政教育工作的推进,而茶文化底蕴厚实、内涵丰富,对茶文化进行细致剖析,将其蕴含的思想精神填充到思政教育内容中,使二者在思政教育中相得益彰,合力发挥作用。高校思政教育举足轻重,通过在其中融入茶文化,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历史和文化的流动与发展,让学生明确其中所蕴含的政治思想、人文情怀,并引导学生从政治角度去思考茶文化的意义所在,领会茶文化精神内涵。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以茶育人,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茶文化,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同时还能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因此,高校思政的发展需要迈出的第一步,就是实现茶文化中蕴含的宝贵资源、教育理念、精神内涵与现存思政教育内容的完美融合与有机统一,以此助力高校思政教育发展,提升高校思政教育质量。
高校将茶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能有效完善学生思想政治知识体系。茶文化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任何一个切入点都能挖掘到具有宝贵价值和教育意义的知识和思想,因此需要在高校思政现有教育资源、教育内容中找到突破口,顺利将茶文化输入到思政教育知识框架的各个分支中,牢固契合,完善现有思政知识体系。茶具有朴素、淡泊的特质,品茶能提高学生的品位;了解与茶有关的典故,能提高学生素质;体会感悟茶文化,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总之,茶文化的任何一个方面都有育人作用,茶文化之所以能够保持长久的生命力,正是因为其蕴含的思想精神能发挥其育人作用,并渗透到日常生活、人际交往的方方面面。将茶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完善当前思政知识体系,使茶文化的文化内涵充实思政教育内容,达到高校思政教育的目的,最大程度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培育符合要求的人才。
茶文化在思想道德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它能够陶冶情操、培养心性、提高思想道德标准。品茶的过程正是亲身体验、切实感受茶文化内涵的过程,通过品茶,修身养性,这正是茶文化吸引人的地方。思政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文化水准。茶文化和思政教育的融合,凸显茶文化当中淡泊名利、宁静以致远的特质,这些精神内涵与优秀特质,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思想觉悟,学会为人处世之道,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更好地面对挑战。
目前高校的思政教育模式都非常传统单一,无法有效将茶文化融入到思政教育工作中来的。教师在课上讲授茶文化相关知识是目前主要的思政教育方式,与之相关的实践课程较少,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机会,这与思政教育的初衷相违背。思政教育的目的就是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并没有考虑到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须知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教育作用。很多高校思政老师在授课时,只是机械讲解书本内容,完全无法达到预计教学效果,只有对高校教师的思政教育模式进行改动与创新,才能够真正发挥茶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从目前大多数高校情况分析来看,思政内容往往十分单调乏味,有关茶文化的内容同样如此,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导致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教师授课时,往往遵循传统的授课模式,讲解的内容也侧重于大量专业术语的解释,学生还未对此了解透彻,就要求学生机械背诵,教育内容往往处于浮空状态,学生无法有效运用到现实生活中。随着思政教育的不断发展,茶文化显得愈发重要,思政教师需舍弃以往单调的授课内容,将茶文化的精神内涵补充到思政教育中,使思政教育在茶文化的助力下对学生产生积极作用。
关于如何将茶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政研究中,大多数人都还处于摸索状态,导致思政教育的重心偏思想教育,缺少实践体会。茶文化在很多高校教学内容里只是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教师也只会简单讲解,无法贴合并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中来。很多老师对茶文化的研究也做得并不透彻,在思政教育中精确把握茶文化的能力不足,授课时无法生动有趣地将知识传授给同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导致学生对茶文化缺乏深入的理解与运用,茶文化因此很难走进学生日常生活。茶文化同思政教学连接松散,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教师教学滞于表面,学生学习流于皮毛,导致茶文化与思政教育效果甚微。
总体来看,绝大多数高校目前采取的思政教育手段依旧十分传统,这些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手段往往十分僵化。众所周知,茶文化在我国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特质是与僵化背道而驰的,茶文化具有典型的文化性和趣味性,因此高校现有的思政教育手段无法和茶文化很好的契合,只有创新思政教育模式,舍弃传统、僵化的教育手段,才能将茶文化更好的融合到思政教育研究中。高校思政教育的普遍模式都是教师以单方面输入的讲解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但这与大学生的个性恰恰相反,他们往往有很积极的探究性,乏味、单一的教育模式,会让大学生失去学习的体验感,使得思政教育徒劳无功。而理论与实践只有互相结合才能创造出最大价值,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应该将理论知识同实际教育有效结合起来。教师作为引导者,在讲解茶文化后,也要鼓励学生参与到具有茶文化内涵的实践活动中,只有通过对文化底蕴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才能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茶纯洁、质朴的特质,还能对学生的行为观念形成有效规范。
以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为底蕴,茶文化得以蓬勃的发展,因此茶文化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其所蕴含的精神是由文化内涵同礼仪结合而成。只有将茶文化融入到思政教育的思想体系之中,并且成为其思想支柱,才能促使学生体会并感悟到茶文化所蕴含的精神。校园文化通常是高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场所,将茶文化有机融入到校园文化里,能有效推进茶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一方面,高校需要注重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可以通过设计、塑造等手段,依托物质环境,让学生直观感受茶文化,长期的环境熏陶,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形成高尚品质。高校还可以将茶文化所蕴含的思想精神内涵融入到校风校训、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实践活动中,只有重视以茶文化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活动,才能有效发挥茶文化思政教育功能。另一方面,思政教师需要时刻牢记将茶文化有效融入到思政教育教学和活动当中,将茶文化所蕴含的思想精神作为教学切入点,充分发挥其实际教育作用。
思政教育的意义本身就在育人,开展思政教育对于时代发展来说意义非凡,它能够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规范学生行为、坚定理想信念,让大学生肩负起实现中国梦的重任。茶文化同样蕴含丰富精神内涵,具有极强的育人作用,两者结合将会相得益彰。将茶文化引入到思政教育中,使大学生对茶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和了解,体会其中所蕴含的精神和思想,让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产生兴趣,通过学习以形成健全的人生价值观、良好的为人处世态度。在高校学生思政教育中融入茶文化丰富的哲理与思想内涵,能够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信。茶文化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将儒家的“仁”“和”“静”等思想融入到自身的文化内涵当中,而这些思想精神恰好是高校思想教育必不可少的。在思政教育中融入茶文化,真正发挥思政育人作用,让传统文化能够真正发挥出其教育精髓,帮助学生在思想境界的提升中强化自身能力的同时,又通过文化内涵、精神品质的养成,主动承担起高校人才应该承担的社会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