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背景下河南省职业教育改革探析

2021-12-11 21:04袁淑华
福建茶叶 2021年12期
关键词:双师茶文化河南省

袁淑华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茶文化起源于中国,也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具象化的表现。经济社会发展深受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影响,茶文化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职业教育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在职业教育事业发展中尝试探索茶文化的精髓,并最终将茶文化运用于职业教育的发展。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2019年11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河南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豫政〔2019〕23号)。以上两个文件及后续其他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相关文件的印发为河南省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指南,茶文化理念融入职业教育也打开了改革的新视角。基于茶文化“和而不同,世界大同”的思想,当下的职业教育体系能否适应产业演进趋势并与产业协调发展是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为人力资源大省,如何在产业竞争格局中提供原动力,运用茶文化精神培养好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助力河南省产业的转型升级,是当前河南省职业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

1 茶文化背景下河南省职业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

当前职业教育己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从茶道的角度来看,在具体改革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基于茶文化的遵循事物发展客观规律和茶文化和谐共生的视角,具体分析如下。

1.1 茶文化视角——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待完善

亦如茶文化的积淀过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牵涉到政府、社会、学校各方面,所以衔接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日益精进的过程。首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基于当前社会提出的相对稳定的制度体系,但是社会环境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都是变化的,因此职业教育体系也必须保持动态调整。其次,多元化办学、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机制尚存在不足。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职责规制相对抽象,缺乏具体可操作性,对于民办院校和校企合作不能起到良好的引导、规范和保障作用。最后,职业教育体系缺乏纵向贯通、横向融通。

1.2 茶文化视角——现代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茶文化讲究平衡、注重和谐,茶道中物质和精神都要在线。从教育事业统计数据来看,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在地区之间差异明显,经济发达地区教育经费投入量大,河南省作为中部地区以及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相对欠缺。从茶文化思想出发,显然茶道的这种平衡与和谐在河南省职业教育发展中是有所欠缺的。另外,在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学生人数众多也使得生均经费水平更低。从职业教育经费支出情况来看,近些年虽然呈稳步上升的趋势,但是很多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配置仍低于经济发达地区,经费支出比例及学生人均经费支出比例仍有待调整。

1.3 茶文化视角——“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茶文化的积淀及茶事活动都离不开茶人,职业教育要发展更离不开像拥有茶道的茶人一般的师资队伍。职业教育教师除了具有较高理论水平以外还应该具备社会职业技能,就像茶文化中对茶人的要求,既要会茶艺,也要具备茶道。要保证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就必须保证学校“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及质量。但是目前河南省“双师型”教师队伍离教育部“到2022年,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超过一半”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而且“双师型”教师素质仍有待提高,结构仍有待优化。目前一些职业院校的教师对一线的实际工作情况还不太了解,对市场动态需求把握还不太精准,因此还需继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从而保障现代职业教育的智力支撑。

1.4 茶文化视角——办学定位不准、办学特色不突出

茶不同于咖啡、不同于红酒白酒,更不同于其他饮品,茶文化及茶事活动讲究修身养性,也体现茶人的和谐之美,这也是其独特之处。目前河南省职业院校对口专业就业率偏低,导致所学非所用的情况普遍存在。社会对职业教育认知的偏见客观存在,但究其原因在于职业院校办学定位不准、办学特色不突出。一些职业院校注重学生学历提升上,导致相关技术技能教育缺位;一些职业院校规模小生源少,专注于招生,忽视职业教育本质,就业数量和质量无从保障;一些职业院校缺乏与企业深度沟通,且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对社会的贡献小。上述现象与茶文化的精髓相违背,只有抓住职业教育的本质,找准定位,打造特色,才能逐渐扭转当前的困境。

2 茶文化背景下河南省职业教育改革路径探析

茶文化不仅包括采茶、选茶、泡茶、洗茶等流程,最重要的是茶文化体现了遵循事物发展客观规律、和谐共生、和而不同、世界大同的思想。河南省职业教育发展应该秉持这种茶道精神,并将茶道精神及茶道价值融入职教改革中,从而探索职业教育发展路径。

2.1 茶文化背景下进一步完善河南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完善职业教育制度体系。首先从政策制度层面打通职业普通教育的壁垒,逐步做到职业普通教育纵向贯通;其次,普通和职业教育可进行课程互认、学分转换,真正提升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最后,职业教育应该多路并举,政府、组织、社会通力合作逐步扩大招生、培养、就业的影响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职业院校应该积极承担“1+X”证书试点项目;另一方面,应该结合市场需求,通过“X”证书的多样性、可选择性及专业相关性克服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保障学生所学为所用,更充分更灵活更高质量的就业。建立多元办学机制。第一,抓住河南省作为首批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建设省份的契机,探索更加适合社会资本投入的体制机制;第二,重点培育民办院校,推动民办院校分类管理,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职业教育,为建设职业教育集团、产教联盟,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提供更多的可能性;第三,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参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设定,对于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政府给予信用、金融、教育费附加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2.2 茶文化背景下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增大财政投入规模。一是政府应该明确政策导向,通过财政投入进一步明确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和专项建设,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二是通过财政补贴加大师资培训,借鉴先进经验打造示范职业院校;三是对学生加大困难补贴力度,实施奖、助、贷一体化的资助体系。建立多元筹资渠道。一是完善社会捐赠制度。职业教育经费来源分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民办院校投资人投入、社会捐赠、事业收入和其他,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比最大。政府以及职业院校应该完善捐赠制度,扩大社会影响力,吸引社会资金。二是推进职业院校办学股份制、混合制改革。政府应加强对于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入股办学的政策指引,努力营造一所标志性股份制、混合制职业院校,激发企业与民营资本的办学热情。优化经费分配结构,加大经费监管力度。在经费分配上,一方面相关政府职能部门通过研究制定政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校企合作及多元办学各方权责利;另一方面,在经费支出应充分考虑各方需求,秉持按需分配原则,并可探索经费使用权限下放。在经费监管上,除了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行使例行监管权限之外,办学主体还可委托第三方开展监管与评估活动,做到有问题随时沟通反馈,保证经费管理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高效性。

2.3 茶文化背景下进一步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运用茶文化理念创新师资培养模式,主要运用茶文化和谐发展、和谐之美的理念加强师资建设。首先,针对教师下企业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应牵头搭建平台,制定政策,明确各方主体责任,共同参与设计师资培养方案;其次,“双师型”教师认定时不能唯职称、唯论文、唯职业资格证书,应坚持多方主体共同评判的原则,突出对实践技能、学生实践指导、下企业综合表现等指标的考核;最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可牵头建设或者遴选一批龙头企业作为开放共享实验实训基地,专门设立多个流动岗位供教师实现轮岗,锻炼提升综合技能,与此同时企业也能承担社会责任提升企业影响力。

2.4 茶文化背景下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打造职教品牌

从茶文化的定位来看,将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后,基于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整体定位,各个职业院校也应该明确自身定位,打造职教品牌。独特的办学理念,特色专业群、产教融合示范校、名师团队、杰出校友、文明校园等都可以成为职业院校品牌建设的发力点。“双高计划”是河南省职业院校发展的行动指南,品牌建设是河南省职业院校发展的最佳出路。职教品牌的建设亦可借鉴茶企或者茶产品品牌建设的经验,探索与茶文化相同的定位及品牌文化。首先,明确办学理念,完善办学体系,突出职业教育“职业性”的特征;其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然后,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致力于搭建开放共享的职教平台;最后,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提升职教软实力。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河南省职业教育发展面临新的定位与新的挑战。本文从茶文化的视角分析了目前河南省职业教育改革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运用茶道思想精髓探索河南省职业教育发展路径,以期为打造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新格局贡献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双师茶文化河南省
送伞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林秀娟 茶业“双师”
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以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初探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