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备知识及其运用的测试

2021-12-10 16:21谢亮超张悦群
语文建设 2021年10期

谢亮超 张悦群

【摘要】本文以2021 年全国新高考语文Ⅰ卷为例,从六方面分析了新高考语文试卷中语文必备知识及其运用的命题特点。前三个方面分析了语文必备知识的基本命题特点,即从静态到动态,再到动静结合;后三个方面分析了语文必备知识的综合考查方式,即从多重综合到审美运用,再到读写互动。

【关键词】新高考语文试卷,必备知识及其运用,基本命题特点,综合考查方式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明确指出“‘必备知识是培养能力、达成素养的基础”,并强调“不存在脱离了知识的能力”。高考语文必备知识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与语文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能高質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语文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基本技术与基本原理。2021年全国新高考语文Ⅰ卷几乎每道题都在测试语文必备知识及其运用,既有明确考查,又有含蓄考查;既测试语文必备知识的静态理解、动态运用及二者结合,又测试语文必备知识的多重综合、审美应用与读写互动。认识、理解与研究这样的考查方式,对高考语文命题、高考语文复习以及高中语文教学改革,都会产生积极意义。

一、语文必备知识的静态理解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认为“高素质的学生必然是在知识方面有较多积累”,而知识积累的前提是知识的认知与理解,因此新高考语文试卷中有些题目直接考查对语文必备知识的静态理解。其实,高考之前的八省市适应性考试就已经这样测试了,如第4 题“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与第19 题“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都是典型的语文知识静态理解题,只要求考生辨别具体的论证手法与修辞手法。

2021年全国新高考语文Ⅰ卷继续考查语文必备知识的静态理解(下文试题均出自此试卷)。如第2题中C 项“‘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两山排闼送青来等诗句,化静为动,以动作来描绘景致”,明确考查古诗“化静为动”的静态理解;D 项“沈括质疑了唐代传说,从这个例子可判断,后人关于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其实没有道理”,明确考查对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写作艺术的静态理解。尽管需要考生结合文本内容来答题,但主要考查的还是考生对这两项知识的认知,如果他们不理解或根本不知道这两项知识,则无法作出正确判断。再如第6 题的A 项“用煤油箱改造水桶子,既说明王木匠手巧,也为后文故事情节发展埋下伏笔”,第7题的A项“小说以王木匠重提诸葛亮八阵图故事开头,再写村民们的表情神态,这样,石门阵故事还未正式展开,王木匠擅长讲故事的形象就已经确立起来了”,分别考查小说情节发展的伏笔知识与小说形象的塑造知识的静态理解,同样也需要考生掌握这两项知识才能正确解题。

考查语文必备知识的静态理解,不仅有助于测试考生的语文水平与语文素养,而且有助于促进考生平时多积累语文必备知识,以便于在必要时将其提取出来用于语文问题的解决。

二、语文必备知识的动态运用

语文必备知识的动态运用与其静态理解不同,考题不要求考生辨别或判断相关语文知识,而是直接告诉考生用了什么语文知识,要求考生据此知识结合文本来解决问题。如2021 年全国新高考语文Ⅰ卷第8题“王木匠讲石门阵时,多处使用反复手法,这种讲述方法有什么效果”与第20题“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都明确告诉考生用了反复、对偶的修辞手法,要求他们分析这两种修辞手法在语境中的表达效果及其具体的表现或构成。考生需要凭借反复、对偶的特点及其效果方面的知识方能正确解题。第8题可以这样解答:日寇在山头用望远镜寻找村里的八路军时用了几个“没有”的反复手法,既分条铺叙敌人到处寻找八路军的嚣张气焰,又突出王木匠对敌人没有找到八路军的嘲讽语气;开篇“石头”、文中“石头门”的连续性反复手法,前者突出小说的故事中心、引起读者兴趣,后者渲染紧张气氛与造成故事悬念;文中王木匠“干咳了一声”的间隔性反复手法,既表现了他这个非专业的说书人的说书特点,又富有真实的生活气息,且前后照应,相映成趣。

再如第9 题“小说中多次出现的‘门,在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考查词语多义知识的运用。考生需要根据词语的基本义与引申义,结合语境找到“门”在不同层面的不同含义。

一是基本义,即现实生活中家家户户的木头门及洪子店村民用砖堵塞的砖头门;二是引申义,既有王木匠所说的故事中虚构的抗击敌寇的石头门及传奇的让敌人丧胆的石门阵,又有“守住了大门,不用关二门”的希望中的国家之门及百姓的安居乐业之门。这类不要求回答“是什么”(即基本义与引申义),只要求回答“怎么样”(“门”的几种含义)或“为什么”(相关含义的情感作用)的语文知识的动态运用题,比语文知识的静态理解题更能测试出考生的语文关键能力。

三、语文必备知识的动静结合

2021 年全国新高考语文Ⅰ卷常把语文必备知识的静态理解与其动态运用结合起来设题,既要求考生回答“是什么”,又要求考生回答“怎么样”或“为什么”。如此动静结合地考查语文必备知识,既有助于促进考生平时积累语文必备知识,又有助于考查考生的语文关键能力。

比如,第4 题“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既要回答“是什么”的论证思路,又要回答“怎么样”及“为什么”要这样安排的论证思路。材料一是纵横结合思路。先摆出莱辛的“诗画异质”观,接着通过《拉奥孔》诗作与雕塑的比较,分析出“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的结论,以证明莱辛的“诗画异质”观,此为纵向展开思路;最后阐述莱辛关于画也能叙述动作、诗也能描写静物的辩证观,此为横向展开思路。纵向深入在前,逐层讲清道理;横向辩证在后,避免表述绝对化。

材料二是纵向展开思路。先摆出我国古代早已存在“诗画异质”观,后进一步指出“莱辛的议论透彻深细得多”,并用我国古代关于“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的论述予以证明。

如此递进展开,重点突出。

再如默写题,按理说就是考查语文基本事实的识记,传统考题往往根据上句默写下句或根据下句默写上句,但新高考卷对该题的命制并不一样。请看: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贾谊在《过秦论》中交代陈涉的身份,说他不过是个“_____ ,_____”,且是被迁戍边的兵卒。

(2)在《游褒禅山记》中,王安石陈述自己的感悟:力量足以达到目的却未达到,“ ______,______”;而尽了自己的努力仍未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

(3)《楚辞·招隐士》中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经典句子。从此之后,将“王孙”与青草一起吟咏,成了古典诗词中表现隐逸、离别等情感的一个传统,如“______,______”。

这三道默写题既考“是什么”,又考“为什么”,是典型的语文知识动静结合。如此考查方式,体现了情境默写“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测试方向,应当还会继续下去。

四、语文必备知识的多重综合

除了语文必备知识的静态理解、动态运用及其动静结合的考查方式,2021 年全国新高考语文Ⅰ卷还注重考查多种语文必备知识的综合运用。

比如,第16 题“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单纯根据委婉劝告的知识仍然解答不好这道题,还需要运用其他语文必备知识。委婉劝告与一般劝告不同,前者含蓄,后者直接;前者语面意思与语里含意不一样,后者语面意思与语里含意一样。由此可知,委婉劝告之语“惠远东林住得无”的语面意思为“高僧惠远住过的东林寺,你住过没有”,但这肯定不是它的语里含意。也就是说,对于诗人的提问,无论朋友回答住过还是没有住过意义都不大,其间深意只凭借委婉劝告的相关知识无法得知,所以还要借助“根据整体解局部”的阅读策略性知识进行解析。此诗的整体意义是什么呢?根据“尾重心多为整篇意义”的阅读策略性知识可知此诗的尾重心是尾联“莫谩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原来是劝说朋友不要沉浸于佛法,鼓励他相信自己仍能青云直上,前途无量。在诗作整体意义明确的条件下,诗人提问“高僧惠远住过的东林寺,你住过没有”的意思就非常清楚了。因此,第二句以“惠远”“东林”两个意象所表现的淡泊遁世、信奉佛教的态度,加以“住得无”的问话形式,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白居易出入佛寺的关切,含蓄地劝诫他不要产生逃避、厌弃官场的情绪,而要充分相信自己仍有大好前途。如此综合运用“语面不等于语里”“根据整体解局部”“尾重心多为整篇意义”等语文知识,方能答好这首题。

文言文阅读中的断句题、翻译题与概述题也是对语文必备知识的多重综合的考查。新高考Ⅰ卷在原全国卷基础上增加的那一道简述题亦然:

14. 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评价说“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

解答这道题,首先要考虑到《资治通鉴》是一部专为君王编撰的介绍历代兴亡得失的作品,创作目的就是告诫君王如何从中吸取教训。再根据文本内容作答:这句话的意思是君王如同测时的圭表,大臣便似它的影子,表动则影子随之而动;司马光这样说的目的是提醒君王要注意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和执政能力,因为上行下效,所以君王要起到表率作用。

五、语文必备知识的审美应用

语文审美需要从具体的语言感受出发,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认识飞跃,并根据认知结构、生活经验对相关形象加以补充和丰富。无论是直接感受,还是认识飞跃,或者是对相关形象的补充和丰富,都得运用相应的语文知识来进行审美赏析。

2021 年全国新高考语文Ⅰ卷现代文阅读(一)的最后一题即是一道运用语文必备知识进行审美的考题:

5. 嵇康詩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题中的“理解”,是让考生运用文本材料所介绍的语言审美知识进行的审美理解。“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两句,可以让人想象到诗人目送鸿雁飞去、双手拂动琴弦的复杂情形。但要把这样的意思画出来,就不一样了。画“手挥五弦易”,因为“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所以可抓住手挥五弦一刹那的动态把它画出来。而画“目送归鸿难”,因为“目送归鸿”是一个连续性的动作,所以画家只能画出诗人遥望高飞的鸿雁的姿态,却无法画出“目送归鸿”的连续画面。这也符合材料一“画只宜于描写静物”“动作不宜于画,因为一幅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而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线”和材料二“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的观点。

其实,高考试卷中的语文审美是广泛存在的,题型包括“赏析题”“效果题”“作用题”“选择题”等。例如:

2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雪变色是微型藻类雪衣藻大量繁殖的结果

B. 雪变色是因为雪衣藻这种微型藻类的大量繁殖

C. 微型藻类雪衣藻大量繁殖引起了雪变色

D. 雪衣藻这种微型藻类大量繁殖引起了雪变色

文字材料中括号前面的内容是“有研究人员分析”,由此可知,括号里面的内容是“分析”的宾语,而且该宾语应当是“雪变色”的原因(“雪衣藻”的繁殖)。根据该宾语中的主语应为“雪变色”而不是“雪衣藻”,可以先排除C、D 两项。根据括号后一句是对“雪变色”原因的进一步解说,即“雪衣藻”的表现及其特点可知,B 项中“雪衣藻这种微型藻类”所强调的不是“雪衣藻”,而是“这种微型藻类”,故排除B 项,A 为正确选项。如此根据语句前后是否衔接来确定选项的方法,正是应用语文必备知识所进行的语文审美活动。

六、语文必备知识的读写互动

2021 年全国新高考语文Ⅰ卷第22 题“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既是由阅读向写作拓展,即依读而写,又是由写作向阅读拓展,即依写而读。其中选词用句的斟酌、调整、确认等,都是读写互动的活动。作文题更是如此,审题须读懂材料意旨,立意须符合材料意思,写作时要关注材料内容,行文过程也要切合材料意思。因此,新高考Ⅰ卷的材料作文题也是运用语文知识进行读写互动的考题。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7 年4 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先依照写作要求,通过解读材料推出“你的思考与感悟”:“读出材料大意”,即与“体育之效”相关的意义与价值→“捕捉几个重要意义”,如“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未可知也”→“捕捉表现最终目的的语言标志”,由“因此”可知材料最终目的在最后二句;最后二句又是演绎推理,落点在“吾生而弱乎……未可知也”一句→“陈述材料表述的结论”(即材料意旨),“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写出‘你的思考与感悟”,如“生而弱”者因“天之诱”“以至于强”。然后依照读出来的“结论”或“意旨”立意为正旨立意,当然也可以近旨立意或侧旨立意,甚至背旨立意,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当然写作时还需要紧扣材料,这既是由写向读的拓展,又是由读向写的拓展。读写互动是材料作文题的常态,而提高互动质量则需要凭借相关语文必备知识。如上述审题立意就需要借助“读出材料大意”→“捕捉几个重要意义”→“捕捉表现最终目的的语言标志”→“陈述材料表述的结论”(即材料意旨)→“写出‘你的思考与感悟”五步必备的策略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