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低段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探析

2021-12-10 06:44吴燕飞
天津教育·下 2021年11期
关键词:策略探析思维能力小学数学

吴燕飞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师的重要教学工作之一。思维决定能力,为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数学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发展,让学生更好地开展数学学习活动,提升其数学成绩。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策略探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33-0026-02

An Analysis of the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Mathematical Thinking Ability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Xiaoshan Xinxigang Primary School,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WU Yanfei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cultivating the core literacy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teaching tasks for teachers. Thinking determines ability. In order for students to get better development, mathematics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cultivating students' good thinking quality, promote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mathematical thinking ability, and enable students to better carry out mathematics learning activities and improve their mathematics performance.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hinking ability; Strategy analysis

一、培養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意义阐述

所谓的数学思维能力就是指数学思维,也就是说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的视角或观点去思考、探索、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包括学生的比较能力、概括能力、分类能力、运算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以及可逆思维能力,以便学生在遇到数学问题之后,能够准确地运用数学知识阐述自己的思想或观点,并能够利用相应的数学概念、方法等辨明数学关系,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苏联著名数学家奥加涅相提出“区别于传统的教学,现代教学的特点在于力求控制数学过程以及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能让学生亲身经历利用自己的思维分析、探究、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并将实际抽象的数学问题逐步抽丝剥茧,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巩固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让学生能够在思维能力、数学成绩,以及数学能力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提高小学低段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具体策略分析

(一)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低年级学生思维能力偏向于直观思维,对于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理解不到位,“吃不透”数学知识,掌握不住其中的规律,因此无法掌握正确的数学规律,学生的数学成绩一直待在“谷底”,无法“重见天日”。为转变这样的教学状况,教师可借助相应的情境教学开展数学教学,让学生深入具体情境中理解、探析数学问题,进而有利于促使学生利用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解决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1.创设游戏情境,培养学生数学比较能力。游戏教学是低年级学生认知数学知识比较喜闻乐见的一种方式,因此,教师可利用游戏元素创设相应的游戏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这是培养、提升学生数学比较能力的重要途径。比如,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一课时,为让学生能够会读、写11~20各数,知道它们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指导11~20各数的顺利排列,并学会比较它们的大小,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重视游戏情境的创设,组织学生进行“竞技赛场我争先”的游戏活动,让学生比较数大小,如“比11大2的数是多少?”“比13大1的数是多少?”“比14大又比18小的数有哪些?”“比14小的数有哪些?比18大的数又有哪些呢?”“比15多1的数是几?”等,让学生快速举手竞争回答问题,既锻炼学生的思维反应能力,提升学生思维敏捷性,又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比较能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2.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数学运算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立足学生生活实际,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成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使之生活化,刺激学生的数学探究欲,让学生主动利用自己生活经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数学运算能力,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促使学生今后善于利用生活化背景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为让学生认知元、角、分以及其十进制关系,学会“10分=1角,10角=1元”,学会兑换人民币等,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生活情境的创设,利用“超市购物”情节,吸引学生注意力,并唤醒学生的记忆,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金钱的换算。笔者让学生提前准备好金钱(1元、1角、5角等各n枚,也可以是用纸张制作的金钱),去“文具店”买文具,学生可毛遂自荐充当顾客或收银员,“收银员”需要根据“顾客”选的文具快速地换算钱数,“顾客”为了防止欺客现象的发生,也需要进行计算,看看“收银员”收的金钱是否正确。通过这样的学习,能让学生在认识人民币基础上快速进行运算,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二)利用数学问题,发散学生数学思维

鲍波尔曾经说过:“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观察,去实践。”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数学的灵魂,有效的数学问题犹如石子,投入风平浪静的湖面,在学生的心里荡起层层涟漪,可谓一石击起千层浪,让学生内心产生波动以及探究的欲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发散低年级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教师可精心设计一些有指导性且有梯度的问题,巧妙启发诱导学生,让学生开展数学学习活动,令学生的思维迸溅出火花,散发出耀眼的魅力,消化数学重难点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比如,在教学“表内乘法(二)”一课时,为让学生熟记7的乘法口诀,会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笔者重视利用数学问题开展教学,以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如:“7的乘法口诀会有几句?”“7的乘法口诀又有什么样的特点?”“为何7的乘法口诀每相邻的积都相差7呢?”等,让学生通过问题探究,掌握7的乘法口诀。接着,笔者出示相应数学问题,让学生进行运算,比如,小熊有7盒彩笔,每盒彩笔要6元钱,请问,小熊的彩笔一共需要多少钱?一学生回答“每盒彩笔要6元钱,一共有7盒,所以可以用6乘以7,也就是6×7=42(元)”;另外一个学生回答,“也可以用7乘以6,也就是7×6=42(元),也可以求出一共花了多少钱”。运用不同的方式解决相同的问题,可以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促使学生可以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解决问题,同时发展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三)构建数学体系,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数学知识不是单独存在的,知识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由于能力的限制,低年级学生无法自主发现这些关系,为此,教师应当重视发挥自己引导者的角色,组织学生更好地认知数学知识,促使学生逐步发现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构建起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在脑海中形成相对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让学生有能力运用思维能力解决所遇到的数学知识,助力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比如,一年级的100以内的加、减法和二年级法、除法知识可为学生今后学习混合运算奠定坚实基础。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相关数学知识时,可以利用“蜻蜓点水”式的方式进行点拨与渗透,让学生能够联系旧知识,得到更好的发展与进步,同时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重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纵深于数学世界的技能,让学生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促使学生逐步喜欢上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韦雪芳.试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技资讯,2020(07).

[2]徐剛.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教育观察,2019(42).

(责任编辑  王小飞)

猜你喜欢
策略探析思维能力小学数学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方法探析
房地产经济的影响因素及发展策略探析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