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 静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91)
茶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要素,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凝聚和文化精髓的提炼,对新一代大学生的价值塑造和优秀思维品质培养将发挥积极的影响和催化作用。院校实际开展思政教育工作过程中,需从文化、认知、情感等维度思考教学改革和创新。教育工作者需根据时代发展特点和人才培养新要求,将优秀茶文化科学应用到思政教育中。学生作为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在思政教育内容和形式上形成新思路和新策略,能通过丰富育人载体和媒介,实现多元和多渠道的引领学生的思想和价值。基于优秀茶文化对传统思政教育内容进行丰富和优化,并生成具备现实适应性的新型教育模式,培育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思政教育中茶文化的介入,可拓展和丰富既定的育人属性。依托丰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设计不同目的、不同性质、不同育人价值的教学活动。既要彰显思政教育的思想引领功能,还需凸显其文化育人的属性。利用优秀的茶文化,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文化自信和哲学思想。
茶文化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可促使传统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获得极大丰富。教师可从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中获取新育人思路、提炼优质的教学素材,以此构建多样化的思政教育模式。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独特的民族印记,凝结我国历代文人志士和劳动人民的智慧,若将其融入思政教育中,势必能催生新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体验。丰富的教学内容,可改善学生对传统思政教育的刻板印象,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优秀茶文化,在思想层面的启发作用是极大的,将其应用到思政教育中,可进一步增强新时代优秀人才培养的实效性。不单以专业知识为载体提升学生核心素养,需从文化层面思考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若能采用合适的方式,将优秀茶文化应用到思政教育中,不仅开拓学生眼界和历史认知,还可为他们提供多元的渠道学习和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应发挥茶文化的爱国教育、价值教育的功能,扩展思政教育内容的同时,为学生创建寓教于乐的成长空间。
学生个体的文化自信程度,关乎他们未来职业行动践行和选择。具备强烈文化自信的学生,他们更易于形成服务于社会的意识和心态,将个人理想嵌入到国家发展中。高校作为培育人才的主要阵营,必须发挥思政教育的功能和优势,培育出有理想及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才。而针对优秀茶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需立足学生文化自信的强化,借助茶文化元素,引导学生深度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和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程。只有正确的了解国家历史,才能使学生形成强烈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以此促使他们积极的参与到国家发展和建设中。
茶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汇总,更是我国千年文明的体现,需将其科学的应用到思政教育中。秉承以文化人的育人原则,对传统的思政教学内容和模式进行丰富和优化。发挥茶文化的育人价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辩证思想,从哲学思维出发审视多元和多面的世界。同时,教师需以茶文化为媒介,引导学生从多方途径了解中华文化和文明。利用文化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建立宠辱不惊的优秀品质,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以文化艺术作品赏析的形式,组织学生在思政课堂上学习和了解优秀茶文化,进而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
教育对象的学习动机和心态,是提高思政教育的关键。思政教育中融入优秀茶文化的过程中,教师需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根据教育对象的实际思想成长问题,有针对性和计划性的应用优秀茶文化。思政教育与茶文化的融合,不应是形式化和笼统化的,否则丰富的教学内容不一定能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教师需在教学形式上做好变化和调整,充分保证课程内容与教学形式的高度匹配性,以此实现科学的应用优秀茶文化,助力教师全面提高思政教育质量和效率。
思政教育形式,决定了知识和文化传播效果。教师需注重丰富课堂呈现方式,多样化、多渠道的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不局限在思政课堂,更不以单一的形式融入优秀茶文化。教师可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思政教学活动,在课堂内外、线上和线下等,以不同的渠道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例如,教师可从茶文化中提取有趣的教学元素,与思政课程进行融合后,制作可互动可探讨的视频课件推送给学生。依托在线教育平台,组织学生深度解析和探讨微视频内容。这样,既可增强思政教育的趣味性和开放性,还可通过延伸传统教学空间,为接下来面对面授课提供富足时间。基于网络平台,主要通过对思政知识和茶文化的探讨,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价值塑造情况,以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基于线下传统课堂,教师可安排不同主题和规模的辩论赛或文化交流活动。以实践化的思政教育课程为载体传播茶文化和先进的思政理论。无论是在激烈的辩论赛,还是“和平时代爱国行为践行”为主题的思想交流活动,都可成为融入茶文化的介入端口。以不同的渠道和形式,将优秀茶文化和思政教育进行融合,以达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
优秀茶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需立足学生长远发展,保证学生知识素养、价值素养、思维素养、政治素养、能力素养等方面获得有效培养。思政教育的根本价值,主要在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证他们进入正途实现人生价值和理想。通过引入优秀茶文化,协同文化育人和思政育人的双重作用,使学生健康的成长于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因此,教师应以学生思想问题为导向,有针对性的将优秀茶文化应用到思政教育中。例如,针对部分崇洋媚外的学生,教师应利用我国优秀和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并引导他们建立强烈的文化认同和国家身份认同感。而对于显著功利主义的学生,教师应融入具有爱国思想的茶故事和茶诗等,构建开放型的思政课堂,熏染学生产生爱国主义精神,将个人价值实现与和谐社会建设进行连接。思政课堂上,教师应巧妙的融入茶文化元素,以丰富和有趣的思政教育形式进行授课。尽量凸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令他们积极表达政治立场和观点,以此深度探析他们的思想成长情况,教师应将思政教育价值的最大程度发挥,培育具备家国情怀和责任意识的新时代大学生。
学生学习知识和文化的过程中,势必会受到外界环境影响产生相应的思想问题。教育工作者既要发挥思政课堂主渠道育人功能,还需深度推进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为学生思维扩展和价值塑造提供宽阔空间。以企业为载体,落实思政理论教育和实践训练育人任务,在不同性质的职业活动中,发现学生思想问题并得以针对性的引导。院校可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就业领域的发展趋势,选择合适的企业进行职业化培训,基于既定岗位训练,直接暴露学生思想品质和人格特征。以此为思路,教师设计个性化的思政教育方案,使学生根据自身显现问题和能力短板,自觉参与到各项教学活动中。例如,教师可组织学生进入茶园实习,参与劳作的同时,深入了解茶文化及茶精神。依托浓厚的文化氛围,使学生的思想获得启发和升华。相较于源于外界的压力,学生内在的驱动力更能发挥助力作用,推动学生自主和积极的学习优秀文化和专业知识。即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科学的融入优秀茶文化,进而实现文化教育的实践化。既要引导学生全面了解茶文化,还能使他们在工作中重新定位自身的价值和人生发展目标,最终培育出具备远大理想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综上所述,教师通过不断的丰富思政教育形式,以不同的渠道和手段融入优秀茶文化。而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教育工作者必须建立与时俱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始终坚持动态和适宜的改善和优化思政教育内容和模式。以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成长问题为关注重点,将优秀茶文化巧妙的融入不同的思政教育活动中。利用有趣的茶文化元素,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同时,通过延伸教学空间,丰富学生学习体验,以此科学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