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新液联合持续低负压吸引预防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溃疡的疗效

2021-12-10 02:02:10李园园黎凯强张玉霞林春丽李向琴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33期
关键词:口腔溃疡负压插管

李园园,黎凯强,张玉霞,王 珍,林春丽,李向琴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 西安 710032)

气管插管机械辅助呼吸是临床中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步骤之一[1],由于气管插管的机械刺激常导致口腔黏膜出现经久不愈的口腔溃疡,而口腔中存在着大量的正常和致病菌群,致病菌通过口腔溃疡面进入机体内,可导致更为严重的肺部疾病[2],因此有效的口腔护理不仅可以维持口腔内的菌群平衡,还可以预防口腔溃疡及相关呼吸机肺部疾病的发生。徐建宁等[3]对浙江省48所医院1 787名注册护士对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现状和认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护理人员对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的循证知识知晓率偏低,患者在使用口腔护理液的认知上存在普遍的缺失,大部分患者并不了解口腔护理液的作用和口内负压吸引器的使用方法,无法积极配合临床护理的实施,使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溃疡患病率较高,住院时间延长,同时增加了临床护理难度。因此如何及时有效地维持口内的清洁环境,预防口腔溃疡的发生,已成为护理危重患者的焦点问题。研究表明,康复新液可以促进血管再生及肉芽组织的生长,加速坏死组织的脱落,应用于气管插管患者有利于口腔溃疡的愈合[4],而口内持续的低负压应用于气管插管患者可有效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保持口腔清洁,减少细菌的繁殖。本研究探讨了康复新液联合口内持续低负压吸引预防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溃疡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18~70岁,ASA分级为Ⅰ~Ⅱ级,体质指数(BMI)19~28 kg/m2,无明显的头颈部运动障碍,神志清醒。排除张口度<2.5 cm者,Mallampati达到Ⅳ级者,患有严重的心血管和精神疾病者,有气管插管困难史者,经口插管前已患有口腔溃疡或口内软硬组织缺损者。将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男31例,女19例;BMI(22.1±2.5)kg/m2;年龄(42.8±8.2)岁;疾病类型:呼吸系统疾病14例,气道阻塞12例,肺血管疾病12例,胸膜疾病12例。观察组男29例,女21例;BMI(22.3±2.2)kg/m2;年龄(41.7±9.1)岁;疾病类型:呼吸系统疾病13例,气道阻塞14例,肺血管疾病11例,胸膜疾病12例。2组性别、BMI、年龄、疾病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所有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常规口内间断负压吸引和生理盐水清洗口腔。①口内间断负压吸引方法:以听诊痰鸣音,患者咳嗽和血氧饱和度下降作为吸痰指征,采用口腔内用间断负压吸痰管进行常规吸痰,口腔分泌物外溢时及时擦拭。吸痰管每日更换1次,并及时更换因口腔分泌物浸湿的固定气管插管的胶布,每2 h更换1次牙垫,将气管套管位置从口腔一边转移到另一边,防止压迫口腔黏膜造成局部溃疡。②清洗口腔方法:由一名管床护士用去掉针头的注射器吸取生理盐水20 mL,从上方口角反复缓慢冲洗牙齿、牙龈、舌面、颊部、上颚及气管导管,同时另一名护士使用低负压从口角下方插入吸唾管或吸痰管,间断吸出口腔内污物及冲洗液,直到吸出残留液为止,每8 h冲洗 1次;然后一名护士清理患者牙齿的颊舌面、邻面以及舌、腭部和颊部黏膜,另一名护士负责记录溃疡发生个数和口腔黏膜相关损伤情况,查看气管套管的位置有无松脱,观察记录时间为6 d。

1.2.2观察组 给予口腔持续低负压吸引联合康复新液清洗口腔。①口内持续低负压吸引方法:将一次无菌吸痰管用无菌玻璃接头与中心负压吸引装置进行连接,调整吸引压力为10.64~13.3 kPa[5-6],将吸痰管和气管套管用胶带固定在一起,防止滑脱,吸痰管位于口内距离3~4 cm,以不接触唇颊黏膜为宜,每2 h更换1次牙垫。②清洗口腔方法:由一名管床护士用去掉针头的注射器吸取康复新液(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国药准字Z51021834)20 mL,采用同对照组相同的护理方法清洗口腔,其余护理方法同对照组,观察记录时间为6 d。

1.3观察指标 ①口腔溃疡发生情况及溃疡程度:插管后每日由护士每隔24 h记录1次患者发生口腔溃疡数及溃疡程度,持续观察6 d。将口腔溃疡程度分为无溃疡:患者口腔黏膜呈正常状态,无刺痛感,无充血水肿;轻度溃疡:患者口腔黏膜可见红色斑点,有轻微刺痛感;中度溃疡:患者口腔溃疡十分明显,有中度刺痛感;重度溃疡:患者口腔溃疡黏膜呈片状分布,有明显刺痛感[7]。②临床疗效:参考文献[8]制定口腔溃疡治疗效果判定标准。显效:治疗3 d后红肿、疼痛症状基本消失,溃疡面基本愈合;有效:治疗5 d后红肿、疼痛症状有所减轻,溃疡面缩小;无效:治疗6 d后症状、溃疡面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③口腔溃疡愈合时间:指发生口腔溃疡至愈合的时间。口腔溃疡的愈合标准[9]为无红肿、溃疡及疼痛。④护理工作量:每24 h记录1次护士更换套管固定胶布和擦拭/吸引口内分泌物的次数,持续6 d。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个样本t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P<0.05为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2组患者口腔溃疡发生情况及溃疡程度比较观察组插管后6 d内口腔溃疡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口腔溃疡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2.2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经口插管口腔溃疡患者观察6 d后治疗效果比较 例(%)

2.32组护理工作量比较 观察组更换套管固定胶布和擦拭/吸引口内分泌物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口腔溃疡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经口插管口腔溃疡患者护理工作量及溃疡愈合时间比较

3 讨 论

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难点,因气管插管患者多处于意识不清或行动受限,无法自主维持口腔的卫生状况。口腔长期处于半开放的状态,唾液分泌减少,气管套管对局部黏膜的刺激更容易导致口腔溃疡,同时,患者常免疫水平低下,口腔黏膜保护屏障保护作用减弱,再者患者常因为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出现摇头、咬插管等也容易导致口腔黏膜破损而发生口腔溃疡。口腔溃疡具有复发性、自限性、周期性,临床上并没有针对性的有效药物。合适的口腔护理液不仅可以减少患者口腔菌株的定植,还可以预防口腔溃疡的发生。

气管插管患者传统采用间断吸痰,每隔3 min吸痰1次,给予生理盐水清洗口腔,并由管床护理工作人员使用口腔托盘擦洗患者的口腔牙齿和黏膜,因棉球无法伸入细小缝隙里,小缝隙里的污物无法清除,因此无法达到彻底清除口腔内污物的目的[10-11]。且生理盐水主要作用是清理口腔,其消毒作用较弱,其作用维持时间较短,在口腔护理的即刻口咽部细菌菌落数可明显减少,但在2 h后口咽部的细菌菌落计数就开始上升,6 h后恢复到未进行口腔护理之前的状况[12]。康复新液是一种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混合液,由蠊科昆虫美洲大蠊的干燥虫体提取物中分离精制而成,具有消炎散瘀、修复创面功效[13]。仲小莉等[14]报道康复新液口服治疗消化性溃疡可增强抗感染能力,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加速血管新生,促使创面愈合。目前在临床上康复新液多用于口腔溃疡、牙周炎的预防和治疗[15]。而持续低负压吸引可以有效清除口腔分泌物,预防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减少口腔黏膜损伤[5]。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口腔溃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溃疡严重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缩短,提示康复新液联合口内持续低负压吸引可以起到预防口腔溃疡发生和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这可能是由于持续的口腔负压使口腔内保持清洁,减少口腔感染的可能性,另外康复新液有加速创面血管再生、调控炎症因子和免疫力作用[16],两者相互促进,从而预防口腔溃疡的发生,降低口腔溃疡发生的严重程度,缩短溃疡愈合时间。有研究认为,持续口内负压吸引可减少护士频繁吸痰的次数[1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士更换套管固定胶布和擦拭/吸引口腔分泌物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减少了护理工作量。但本研究属于单中心研究,今后还需考虑多中心、大样本量的研究,以验证其效果。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口腔溃疡负压插管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反复口腔溃疡,是可忍孰不可忍
补充维C治不了口腔溃疡
早早孕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探讨
一种手术负压管路脚踏负压控制开关的研制
藏药三味黑矾汤散治疗口腔溃疡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
西南军医(2015年4期)2015-01-23 01:19:04
蓝普锋RPC系列PLC在高层无负压供水系统中的应用
自动化博览(2014年6期)2014-02-28 22:32:19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在骨科创伤中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