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减轻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1-12-09 22:52葛一斐
医学前沿 2021年17期
关键词:创伤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葛一斐

摘要:目的 探索综合护理干预对减轻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2020年5月-2021年5月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25例患者。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记录干预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结果,比较护理干预对减轻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24 h、48 h、72 h 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创伤骨科患者实施科学、有效、全面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其术后疼痛,提高其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关键词:护理干预;创伤;疼痛;临床效果

对于骨科患者来说,手术后产生疼痛的感觉是比较常见的临床症状,疼痛是机体对于部位中所受到的伤害的一种警告,这种警告信号会直接传到大脑的神经中枢系统,从而让机体感受到疼痛的感觉。若患者术后疼痛剧烈就会对患者的机体产生干扰,也会导致患者手术以后生活质量大大降低,不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敦促着临床不断地优化护理模式,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本文将通过综合护理模式干预对于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感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0例行创伤骨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男17例,女8例,年龄在21-67岁之间,平均年龄(39.44±11.76)岁;对照组男19例,女6例,年龄在20-65岁之间,平均年龄(38.16±11.6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创伤性骨折诊断均符合创伤性骨折的诊断标准;②所有患者均经X线和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③参与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具体内容包括:常规术前宣教,同时指导患者进行术后适应性训练,练习术后床上大小便等特殊体位。术后,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输液情况以及伤口渗血情况,并做好记录。注意患者疼痛发生的时间,严格按照医嘱使用镇痛剂,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与锻炼。

1.3.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1)在实施护理干预前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以患者的生理指标变化情况、面部表情等综合表现对其进行疼痛评估;(2)术前护理:向患者讲解引流管的放置、术后疼痛的规律,告知患者术后止痛的方法,讲解术后锻炼的重要性,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3)术后护理:给予患者科学的疼痛干预,为了减少其对镇痛藥的依赖,护理人员可对患者进行冰敷与理疗。通过冰敷的方式能够缓解患者出血情况,减轻患者的疼痛感。针对不同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在实施按摩疗法时,需掌控适当的力度,切勿用力过度。(4)饮食与运动干预:嘱患者食用高蛋白、高纤维的食物,必要时可为患者编写食谱,并嘱其勿食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多饮水,严禁烟酒。同时,应该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术后锻炼计划,指导其康复锻炼。(5)心理护理:创伤骨科患者由于术后疼痛常常会出现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该主动询问其术后疼痛程度,给予患者人文关怀,及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减少患者不安、焦虑等情绪。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可以组织病友交流会,鼓励患者积极与他人沟通,嘱家属多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多给予患者鼓励,增加其家庭支持。

1.4观察指标

1.4.1 疼痛程度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术后24h、48h、72h的疼痛程度,即利用一条带有0~10个刻度的尺子进行评估,一个刻度记为1分,“0分”表示“无痛”,“10分”代表“难以忍受的疼痛”,评分越高表明疼痛程度越严重。

1.5统计学方法

分析数据用SPSS 26.0,定量数据描述用(),t检验用于组间比较;定性数据描述用频数、构成比,χ检验用于组间比较,P<0.05表明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后疼痛评分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 24 h、48 h、72 h 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疼痛是骨科创伤患者术后的关注重点,骨科创伤患者在术后麻醉效果消失以后,一般都会经受一段时间的疼痛,这个时候是属于正常的,但是一旦疼痛感加剧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食欲、骨骼愈合度及心理状态,进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故亟需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协助临床治疗。

本研究发现,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创伤骨折患者术后24h、48h、72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也较对照组高(P<0.05),这与陈颖、郭传红等的研究结果一致。由此可见,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根患者疼痛情况及需求,最大程度的满足患者镇痛需求,避免护理盲点。

综上所述,对于创伤骨科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模式干预,能够有助于减轻其术后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佳.综合护理干预对减轻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0,52(10):1274-1275.

[2] 龚秋菊,张艳阳.创伤骨科手术患者疼痛的护理干预及临床疗效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2):241-242.

[3] 秦立飞.护理干预对减轻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7):90,125.

[4]陈颖.创伤骨科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减轻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5):139.

[5]郭传红,孟利军.创伤骨科手术患者疼痛的护理干预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24):4.

猜你喜欢
创伤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格罗瑞创伤后的女性自我
浅析《仪式》中塔尤创伤的根源
两种麻醉方法对老年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