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困局-集油方式转换见实效

2021-12-09 22:44:38于根喜张子坤刘勇熊卫峰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33期
关键词:电伴集油断块

于根喜 张子坤 刘勇 熊卫峰

一、断块基本情况

随着油田的不断开发,进入中后期的老油田含水率不断上升,产液量和产油量不断下降,站外集输模式及站内处理工艺与油田的开发现状出现不相匹配。

从地质条件来看,断块储层物性差、渗透率低、地层压力低;从单井生产条件来看,开井57口,平均单井日产液3.6吨,日产油0.96吨,综合含水73.8%,区块已经进入高含水期。

从断块效益评价表看,赛4断块连续两年吨油生产成本都在2271元/吨之上,属于典型的低效断块。

从工艺条件看:赛汉转油站自2011年投站以来,共投产5条掺水线、6条集油线。目前1#、2#、3#、4#、6#集油线已采用穿芯伴热电缆加热工艺进行集油。转油站内运行的掺水泵(排量30m³/h),单给5#线集油线伴热,每天掺水量45m³左右,瞬时掺水排量仅有2m³左右,存在“大马拉小车”问题。

5#集油线全长3637m,管径为Ф76mm,油井开井13口,日产液量77.3吨,日产油12.2吨,综合含水84.2%;其中,赛29-7X至赛1105管线采用单管集油,已进行穿芯伴热工艺改造,管线长度1269m;原计划剩余2368米管线采用掺水伴热。由于5#掺水线今年以来已出现穿孔23次,牧户想通过掺水管线补孔获得工牧补偿费,多次协商不同意管线更换,穿心伴热工程改造施工未能进行。

面对工牧协调难同时又出现的管线频繁穿孔,及站内掺水泵能耗居高不下这些问题到底该如何解决?

二、改造思路及实施方案

转换思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我们分析传统的加热方式有燃气、燃油炉和电热水套炉是产生热能的主要装置,这些装置一般都包含燃油回路、热媒回路和换热器回路等众多附属设备。其缺点是系统较为庞大,热惯性大,热滞后性大;不是以控制原油出口的温度为控制对象,属于开环加热,其加热效率低,保温比较困难,热损失大。如电热水套炉热效率为 50%左右,燃气炉热效率仅为 30%左右。但同燃料加热方式相比,电力加热拥有清洁卫生、热效率高(可达 85%~95%)、安全、可调节、系统简便等优点。电加热器凭借其加热效率高、污染小等优势,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电加热器应用于原油加热中:

1、从必要性分析:通过开展现场试验,通过停用井口电加热器,来观察5#干线集油温度、井口回压变化。结果表明,停止加热12 h,末端单井油压由0.4MPa上升最高为1.8MPa,还在继续上升,5#干线末点温度由也由试验前33度下降到27度,启动管线加热 4 h 后油压恢复正常,说明单管冷输工艺在5#集油环线冬季不能实施。

2、可行性分析:本次改造将站外掺水伴热集油工艺改为单管集油工艺,降低能耗同时解决频繁穿孔带来的环保问题。由于断块已经处于开发中后期,原始凝固点34.5℃,在原油含水率高达85.3%的情况下,产出液的温度低于凝点3~5℃也能正常输送。

3、流程原理:对于电加热集输这种枝状管网,为了避免端点井井口回压会急剧上升,采取措施改善电加热集油管线中流体流动性,通过井口电加热器对产出的低温油、水混合液靠抽油机给的压力进入井口电加热器,经过电加热器升温集输。

通过曲线看,45℃ 时原油含水在80%左右,原油粘度已经降到了很低,再通过适当加热,保障集油顺畅。

4、从投资角度分析:自制井口电加热器费用低,安装改造方便,电加热器的主要优点是体积小,占地1-2m2;热效率高,一般在设计功率85--90%左右,严格保温可达到95%,管理方便,地面设备移动拆卸不需要大型设备配合。因此,采用对5#集油环线采油单井管线出口加装井口加热器方式提升管线液体温度。

同时,为進一步降低投资和运行费用,结合实际情况安装温度控制电伴热流程。由温控器调节输出功率,温度达到设定值切断电源停止加热,温度过低开启加热。

5、井口电加热器安装位置:(1)对于距离站场及高温井较远的油井,可在远端井口增加电加热器升温;(2)再在停止加热后,环线油井井口安装压力表,观察发现赛8-24井在8h时,压力上升相对最快,压力涨到1.3MPa,比末端的井高出0.15MPa;因此计划在赛8-24再安装一台;(3)增压:在支线赛8-30井安装一台2m3管道泵,加快管线油流速度。

三、经济效益评价

改造后的井口电伴热集油流程与老掺水集油流程进行对比:(1)单管集油,避免掺水线腐蚀造成的频繁穿孔;(2)停运站内掺水泵,实现节能降耗;(3)温控井口电加热器,可以根据回站温度控制加热器的启停,适合内蒙古温差较大的地方使用;(4)一次性投资小,维修方便;

掺水泵年消耗电量:50Kw*24h*0.53元/度*365天=23.21万元;新增两台井口加热器及温度控制器成本1万元,年消耗电量:8Kw*24h*0.53元/度*365天*2组=7.42万;预计年节约电费15.8万元;

5#掺水线年补孔23次,因补漏停产、停井年约影响油量70吨左右,年预计节约3000元/吨*70吨=21万元;每次挖沟机、人工、土地补偿预计0.9万元,年预计节约23次*0.9万元=20.7万元;合计经济效益:15.8+21+20.7=57.5万元;同时避免掺水环线腐蚀管线穿孔对环境影响,减少工牧纠纷。

四、下步思路

(1)电伴热集油流程,是一种新型的集输模式,通过在生产管理中我们总结了一套适合电伴热集油流程的管理模式,通过开展节能措施,大大降低电伴热集油流程的生产运行成本,从而为开展新的地面建设,降低地面建设投资及运行费用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

(2)通过对电伴热集油流程与环状掺水流程投资及运行费用的对比分析,电伴热集油流程一次性投资费用低。但如何有效继续深化降本增效,还需不断积极调整措施,降低电伴热集油流程用电消耗,才可扩大电伴热集油流程的应用规模。

(3)在温度控制加热器启停的情况下,逐步实施温度、压力双向控制。

猜你喜欢
电伴集油断块
基于边缘计算的高速公路电伴热自动控制系统
复杂断块油藏三维地质模型的多级定量评价
集气站电伴热智能控制节能改造
断块油藏注采耦合物理模拟实验
港中油田南一断块高含水后期提高开发效果研究
华北油田西柳站伴热集油工艺能耗测试与优化
石油知识(2019年2期)2019-05-16 08:24:50
电伴热在某烧结厂给水管道中的应用*
现代冶金(2016年1期)2016-09-23 03:34:32
小型氨制冷系统中集油包爆炸事故分析
制冷技术(2015年6期)2015-12-19 13:39:30
大庆外围油田的原油集输工艺
消防管道电伴热系统在青兰高速陕西境的应用
科技资讯(2012年23期)2012-04-29 00: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