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丽
摘要:如今的21世纪是一个人才竞争的新经济发展时代。因此,对于企业来说,需要注重高素质的人才的培养,并且需要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这样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而对于企业本身来说,要想推动企业自身持续向前发展,就需要更加注重人力资源管理,并且不断地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行创新,跟随时代发展脚步,这样才能让企业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关键词:人力资源;创新;策略
1 人力资源创新能力现状与分析
1.1 人力资源创新能力的现状
一直以来,我国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都很大,对创新企业也是持鼓励的态度,改革开放开始,就早已经有相关的创新政策,而过去国家大多是在科研机构、高校开展创新活动,如今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创新政策普及到了各个产业,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态势。
与此同时,国家将许多的高新技术下放到市场中去,过去军工、航空等高技术领域的技术也逐渐迈向市场,从而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科技水平。而在人才资源方面也出台了各种政策,帮助各高校的高素质人才完成学业,以及各种就业创业的福利,从而提升区域的综合人口素质,以巩固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
1.2 人力资源创新面临的问题
(1)员工关怀不足
在紧张的市场竞争之下,企业最最关注的还是利润和发展前景,投资项目带来的效益和回报率是企业家最关心的课题。企业和员工只是单纯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双方之间互相冷漠,早已产生巨大的隔阂,尤其是在一些工作压力很大的企业,甚至会出现压榨员工的现象,例如近期很热的一个话题,“996工作制”,企业过分追求利润和效益,员工则会被当做工作机器,领导与员工相处中,往往是批评多关怀少。人力资源具有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企业缺乏人道主义关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都会减弱。
(2)创新团队概念模糊
人力资源创新能力的提升,不是指单单提升某一个人,我们都知道单打独斗的创新早已适应不了社会,依靠个人能力则容易被淘汰,一个企业的创新,需要有一个由领导人物、核心技术人才、管理人员、营销部门共同组成的团队,团队共同合作、协调一致才能取得可持续发展。国内的企业注重高学历人才的引进,花费很多财力聘请海归、高校博士,虽然做足了专业技术上的准备,却在其他方面,比如说市场营销方面的人力资源大大缺失,前期缺乏对市场的充分调研,缺乏有效的预估,只看到了当前火热的产品,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这样不仅不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还会造成市场的过度饱和以及企业资源的浪费。
(3)缺少人力资源规划
企业缺乏对高级人力资源的长远规划,不注重人才的专业能力培养,很少做到定期的专业培训。高层的人力资源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培训人才则又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和精力,部分企业太注重眼前利益,缺乏长远的眼光,忽略了这方面的资金投入。而高端人才的创新和研发,往往需要更多的设备,进行更多的实验,企业过分降低成本,科研经费不足,技術人员就无法进行高效的实验操作,产出的产品质量就难以保优。而企业为了保密自家技术,更是不支持企业之间相互交流切磋,就形成了一种自我封闭态势,固守以往的技术,也就阻碍了创新。
2 提升人力资源创新对策
2.1 做好人文关怀
为了防止企业本有的高素质的人才资源流失,企业应当做好内部员工的人文主义关怀,有了员工与企业之间的互相关怀,才能营造出良好的工作和创新氛围,提升员工的幸福指数,同时有助于消除高层领导与普通员工之间的隔阂,领导和员工才能真正的同为一家人。
消除了隔阂和壁垒,企业成员才能够更好地就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展开交流和讨论,各抒己见,敞开心扉进入深层次的探究。
2.2 构建优良的创新队伍
如何构建良好的团队模式,进一步帮助人力资源进行创新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我们当前的社会评价机制往往把学历高低当做唯一的评价标准,其实在实际的创新工作中,仍然有许多的基础性日常工作和一些细节性的工作,这些工作技术含量虽不是很高,但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因此一个团队内部必须要规划出有梯度的工作分配,根据不同员工的能力分给不同难度的工作,这样才能够做到才尽其用。
创新企业不仅搞研发,还有生产制造和销售等环节,传统的企业创新往往局限于研发中的创新,而人力资源的创新应该贯穿在研发、制造和销售的全过程中去,才能真正发挥创新驱动力。
2.3 注重人力资源的长远发展
人力资源的重要作用是可以不断升值的,只有做好了长远的规划,才能保证企业内部人才增值,所以在对人力资源的培训和深造上,企业不应该吝啬这样一笔资金,需要增加这部分的投资,才能使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
人才创新离不开与外部的积极交流,在专业的行业学术问题上,必须要积极地“走出去、引进来”,吸收国内外的先进理论和技术,引入各种创新理念,从而提高企业的总体创新水平。
结束语
随着我国新经济时代的不断发展,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如今,人才已经成为判断企业竞争力和发展方向的关键,因此,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必须要发挥出自身作用,注重挖掘和培养高素质优秀的人才,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地位,并保证企业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瑞娟.创新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如何影响组织创新:创新氛围和组织结构特征的作用[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6(15):57-62.
[2]梅丽珍.人力资源循证决策对人力资源管理效能影响机制研究[J].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14(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