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娅丽
又是一年毕业季,也是紫薇花开得正浓烈之时,有的嫣红似霞,有的粉嫩惹人,灼灼其华,簇簇拥拥,正如当年……
努力,就会改变
17岁的天空清澈无比,也填满了无知的空白。回顾当年的上岗之路,我没有询问家人与亲友,只是草率的与好友约定便任性择地,竟也“顺利”入岗。自那之后,一系列的苦累也接踵而来。在那几年,我真是初尝了“人生不易”:距县城5小时的车程,如果雨天到镇上后至少要爬两小时的山路;一周一次两小时的山路买菜;一到周末,鸦雀无声的校园所带来孤独与落寞;一到雨天,青蛙、小虫钻进宿舍的恐惧;冷不丁,半夜林鸟的哀鸣……
在那段日子里,幸好有母亲那盏温润的灯,指引着我,照亮着我。逐渐地,在母亲寄来的小随身听的陪伴下,慢慢适应了极度孤独的日子。一套套英语听力试题、一盒盒疯狂英语磁带,一盒又一盒刘若英、邓丽君、郑源、周杰伦的专辑陪我度过了一个个难熬的夜晚,共同择业的闺蜜互相报团取暖,让我逐渐“活”了起来。
坎坷的人生,总是在奋斗中升华,勤奋的付出总会得到回报。在工作中,我积极、勤奋、努力、上进,教学成绩在乡镇上名列前茅,我也赢得了学生、同行、家长、领导的一致认可。
感恩,一路的颠簸
人在困顿中可能会显得卑微,有些人从此消沉,最终被淹没,而有些人却在卑微中开出了小花。
才工作一年,因为我的教学成绩优异,带领的大队部工作效果突出,我破格调入中心完小。记得刚入那所学校,河边围墙处有几棵紫薇树,花开得正浓烈。也在那时,我迎来了待在那个地方的最后一届学生。那几年,可能是我过得最充实的几年。我与他们共学共餐,亦师亦友。
他们都来自偏远山区,每个家庭都很贫困。学习成绩很差,尤其语文基础很糟糕,学习习惯也不好,真的很让人头疼。可是,我对他们更多的是心疼与同情。我开始走近他们,一步步,我带着他们玩,带着他们学,从思想上引导他们,在知识上丰腴他们,在能力上锻炼他们,在视野上开拓他们。让他们有目标,有方向,有学习的动力,尤其是有自学的能力。
逐渐,他们开始佩服、尊重、信任、依赖,甚至完全信服于我。虽然他们年龄还小,但是他们定能真切地感受到我的用心、关爱、付出。所以,每个人都很努力,也很积极。
早操铃声一响,我与他们一同跑步,一张张憨厚、淳朴的笑脸在我身旁闪现着;早餐时间,我们一起在操场上边吃边聊,早餐虽然很简单,却幸福无比;早自习,我可以投入地读自己的书,不用管他们,偶尔一瞥,学生们正在兴趣十足地读书,他们的状态只会让我更投入地做自己的事;早上的课,他们听得很认真,我也上得很投入,每个学生的预习、笔记都很到位,我更多的动力是:“好好备课,让自己拥有更广博的知识,把更多的知识传授给他们。”
除了数学课,我基本算包班吧。所以,下午的课都是我来上。晴天,我带着他们去河边小树林读书,玩半天、学半天,一起沿着那条河摘野果、挖野菜、拍照片……蒲公英、癞蛤蟆叶、野果的味道,至今仍记忆犹新!走在颤悠悠的石板桥上,一群人,不对,所有人都关切地看着我过河,那眼神暖到让心融化,一个个争相来拉我过河的样子,想起来真甜!雪天,我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叫声、笑声,那么暖,暖到想起来就醉。
周末返校,上晚自习铃声响了,透过出租屋的窗户,只有我们班的教室灯没有亮,心里咯噔一下:“不会发生什么事了吧?看着学生都在的呀?”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向教室冲去,走道上没声!教室门关着的!想发火,伸手去开门——“生日快乐!永远漂亮!”气球、彩带、野果、野花,一群人把我拋起……那感觉,那气氛,那味儿,至今想起,仍难以忘怀。
花开,永恒的幸福
“老师,我终于如愿考上了中国政法大学,谢谢你当年的用心付出,这些年的一路指引!”某年,才听说大学录取通知书发出了,我就收到了当年班长陆志坤的电话,激动、兴奋、欣慰、祝福一股脑儿而来。记忆再次把我拉到从前……似乎,当年阳光、帅气、沉稳、机智、勤奋、全能的阳光少年再次向我走来……班级管理井井有条,与同学相处和谐融洽,并带动了整个全班男生积极向上的势头,学习孜孜不倦,书法、绘画、鼓号、笛子一流……怎会忘记每天中午辅导课,我与他一起做试卷,并进行一次次的比拼?怎能忘记,在我的“严训”下,他一直承担着班级的阅读课、作业的讲授课?怎可忘记,一次次协助我整理一堆堆学校布置的材料?怎能忘记,我调到另一个乡镇去教六年级数学,一个电话,他立马动手帮我整理五、六年级的数学笔记,每个例题,每个难题,每个考点,讲授方法,训练方法……详细的标注着、分析着、整理着,并走了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寄来给我,让从教那么多年以来从未教授过数学的我不再迷茫与恐慌。
“老师,我被清华录取了,我的语文全靠你当年的指引,谢谢你!”内向、机智过人,勤奋的学习委员林万东打通我的电话。同样的惊喜!同样的祝福!当年瘦小、干净,学习方法一流的小不点,再次跃入我的脑海。作业的布置、收交,从未让我费心,超前的思维,总能给我惊喜!才一年之内,在我的提示与要求之下,把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读的破烂不堪的情景仿佛浮现在我的面前……
“你好,你的包裹到了,请你来领一下。”“我最近没有买东西呀!”带着疑惑,我领取并打开了包裹,一套套漂亮的衣服映入眼帘。“老师,我是杨美霜,好不容易找到你的微信,了解了你的情况,好多次我都想来看看你。但是初中毕业之后,我没有考取高中,就一直跟着父母在昭通打工,现在我开了一家餐馆,生意很好,我寄了几套衣服给你的。谢谢你曾经对我的好,让我这个成绩很差、不起眼的小角色在班级中没有感到孤单,没有受到歧视……小学的那几年,是我人生中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光,我多想回到那时啊!虽然我没有在读书之路上走下去,但是你教给我的品格没有丢……”
“老师,今晚有空吗?带着家人出来吃饭吧,我请客,我从浙江回来了!”难以置信!这是当年最调皮、最不可思议的朱勋伟。想当年:打群架,睡到半夜到河下游去摸鱼,半夜去乡政府“借”单车在公路上逛,跟学校的保安打过好几次架……突然很庆幸,也觉得自己当初的抉择没有错。或许,没有当年自己的那丝善心,没有耐心的引导、没有宽容与恻隐之心,这孩子可能连小学都不会毕业!
……
一年又一年转瞬即逝,一届又一届的学生离开了我,而我却像海上的掌灯人,一直在原地守着。每一届学生各有特点,我的教学方法、管理理念也一直在改进与优化,但是我对学生的初心一直没有改变。那就是——诚心、用心、善心、爱心,正如后来我总结出来的班训:“谦冲自牧,笃学尚行。”这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更是对自己的要求。所以,我接手的每一届学生都能给我带来惊喜!带来宽慰!带来动力!或许,这就是教师价值的真正体现吧!
很惊喜,在小区的花园里有两棵紫薇树,每次路过,尤其开花时节,我都会驻足静看几分钟,似乎我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当年的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