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建坡
摘 要: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5月~2020年12月东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1个月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各项中医症状积分和血浆黏度、高切还原黏度、低切还原黏度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可取得很好的疗效,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脑梗死;气虚血瘀证;补阳还五汤;疗效
中图分类号:R27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7-0017-02
脑梗死为中老年人群发病率较高的一类脑血管疾病,如不及時进行治疗,患者病情恶化后可致残,严重者可致死[1]。该类患者的治疗难度极大,目前尚未发现特效药物可一次性治愈该病,常规疗法对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疗效有限。近年来,补阳还五汤被广泛应用于该类疾病的治疗中,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本研究选取2019年5月~2020年12月东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补阳还五汤对此类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5月~2020年12月东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3例。研究组患者男18例,女15例;年龄51~80岁,平均年龄(63.35±4.20)岁;病程10~58 d,平均病程(31.15±3.56)d。对照组患者男20例,女13例;年龄50~82岁,平均年龄(63.42±4.25)岁;病程11~60 d,平均病程(31.23±3.59)d。两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入选病例均确诊为脑梗死,处于恢复期;②中医分型为气虚血瘀证;③患者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①治疗前使用过中药治疗或针灸治疗者;②合并恶性肿瘤者;③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者;④存在精神病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根据患者病情给予降低颅内压、营养神经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组方如下:黄芪30 g,牛膝15 g,当归15 g,赤芍15 g,川芎10 g,桃仁10 g,红花10 g,地龙5 g;消渴症者加山药30 g,葛根15 g;痰浊湿重者加半夏10 g,苍术9 g;偏瘫者加全蝎10 g,僵蚕9 g;失语者加胆南星10 g,石菖蒲15 g。加水煎煮,取汁200 mL,1剂/d,分早晚2次服用。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高切还原黏度、低切还原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①临床疗效评价方法[2]: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降低≥90 %、降低46 %~89 %、降低21 %~45 %、降低≤20 %或增加分别判定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临床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以NIHSS评分(总分42分)和Barthel指数(总分100分)分析,NIHSS评分以低者为佳,Barthel指数以高者为佳。③中医证候积分:参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3]相关内容,包括面瘫(满分2分)、语言(满分6分)、眼征(满分4分)、神识(满分9分)、上肢瘫和指瘫(满分10分)五个维度,得分越低则表示该项症状越轻微。④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后,统计两组口干、头晕、胸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之和为总发生率。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94 %,高于对照组的72.7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各项中医症状积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浆黏度、高切还原黏度、低切还原黏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12 %,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脑梗死的致病因素复杂,并发症较多,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近年来,中医疗法在该病患者的治疗中备受推崇,许多临床研究都证实补阳还五汤对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且治疗安全性较高。中醫认为,脑梗死归属于“中风”范畴,认为气虚为该病之本,血瘀为该病发展的核心,其基本病因为气虚火旺、脾肾不足、气血逆乱,该类患者多属气虚血瘀证型。而补阳还五汤具有活血、益气、祛瘀之功效,方中黄芪可补气,当归可补血、活血、行血,桃仁、赤芍、红花等药可活血祛瘀,地龙可疏通经络,配伍其他诸药,可起到良好的疗效[3]。陈旭宁等[4]的研究认为,应用补阳还五汤对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进行治疗,能显著改善其各项生理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其治疗效果和治疗安全性均比较高。本研究结果显示,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其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94%,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降低,Barthel指数明显提升,各项中医症状积分明显降低,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也大幅降低,以上指标均显著优于实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P<0.05),与黄太伟[5]的研究报道类似。
综上所述,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较安全,此治疗方案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文才.补阳还五汤加减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后遗症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9,9(21):218-219.
[2]王安安,李文娟,谢霞,等.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和清脑方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临床观察[J].西部中医药,2019,32(5):101-104.
[3]赵荣胜,卞宜心,杨卫星,等.《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的临床检验报告[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7-59.
[4]陈旭宁,卢正海.超微补阳还五汤对脑梗死恢复期VEGF、生活质量活动能力及抑郁量表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8,27(7):1260-1262.
[5]黄太伟.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运用补阳还五汤对其神经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探究[J].北方药学,2018,15(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