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葫芦浮起瓢?

2021-12-09 22:53邹颖赵亚轩
会计之友 2021年24期
关键词: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企业社会责任

邹颖 赵亚轩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应计盈余管理; 真实盈余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21)24-0011-06

一、引言

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和承担是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自2009年证监会鼓励上市公司在披露年报的同时披露年度社会责任报告至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并主动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与十年前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相比,目前我国社会责任履行水平大幅提升。

社会责任的承担和履行不仅对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也使得企业自身受益良多。现有研究表明,社会责任的承担具有信息沟通效应,能够缓解资产误定价程度[1],增加企业声誉,抑制商誉泡沫行为;有效提升投资者的投资意向[2],显著提高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降低企业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创新投入[3],增加企业竞争力,提升企业价值。长期来看,社会责任的承担能够显著提高污染企业数期后的长期财务绩效[4],提升企业长期绩效和长期竞争力,提高资本配置效率。由于我国社会责任履行制度有待完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动机受到了一些学者的质疑。刘柏等[5]发现,国有公司跟风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主要出于“顺应潮流”,而非国有公司更多是“投机取巧”。权小锋等[6]则发现社会责任的强制披露会导致企业未来违规风险的加剧。目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承担动机的研究尚未形成一致结论。

基于此,本文通过盈余管理对企业履行社會责任的动机进行检验,选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1—2019年数据分别检验了社会责任履行水平对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并考察了产权性质差异下两者的关系。研究结果令人沮丧,社会责任履行水平的提高会减少上市公司的应计盈余操纵行为,增加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操纵程度,出现了“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现象。该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在社会责任履行方面仍具有“机会主义动机”,反映出我国企业在面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承担时仍处于抗拒和逃避阶段,距离我国上市公司真正成为有道德的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不懈努力。本文旨在为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相关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同时为该领域研究提供新的数据支持,为改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推动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微薄之力。

二、理论与假设提出

目前学术界关于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的研究尚无定论,相关学术研究主要在社会责任承担动机方面存在分歧和差异。综合来看,学术界关于社会责任动机研究主要有“道德行为动机”和“机会主义动机”两类主流观点。

基于“道德主义动机”观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遵循社会诚信制度、诚实守信的表现。出于对社会、公众的责任,企业会采用更高的道德标准约束自身行为,主动减少盈余操纵行为。Chen et al.[7]选用我国台湾2010—2014年的数据对“道德主义动机”进行了检验,发现社会责任承担与盈余管理两者存在负相关关系。刘华等[8]采用我国上市公司2006—2013年的数据也发现了两者的负相关关系。

基于“机会主义动机”观点,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是为了给投资者留下较好的印象,企业通过承担社会责任能够增加利益相关方对上市公司的好感[2];由于外在表现“道德”,投资者往往更倾向于对上市公司形成“内在道德”的一致倾向,即认为上市公司发生不道德行为的概率相对较低。为此上市公司承担社会责任能够通过“外在道德”行为掩盖“内在不道德”行为,即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李姝等[9]采用我国2011—2017年上市公司数据对“机会主义动机”进行了检验,发现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Buertey et al.[10]以南非2012—2015年118家公司为样本,同样证实了社会责任履行的“机会主义动机”。

随着企业越来越重视社会责任,加之现阶段我国企业竞争压力较大,社会责任的履行需要企业一定的成本投入,社会责任的“机会主义动机”仍然存在。与此同时,目前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不断提升,投资者能够通过社会责任报告增加对企业的关注,抑制社会责任承担的“机会主义动机”。结合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各自特点,本文认为社会责任的履行水平对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管理可能存在不同的影响效果。对于应计盈余管理而言,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属于企业向利益相关者传递的重要信息。社会责任的履行不仅增加了潜在投资者的投资概率,同时向股东传递出更多的公司信息,增加公众对企业的了解[1]。基于此,社会责任的履行会抑制企业应计盈余操纵行为。一方面,进行应计盈余操纵更容易受到监管机构的监管,一旦应计盈余操纵被发现,会导致企业面临更大的风险。另一方面,企业进行应计盈余操纵容易受到公众的监督,尤其是分析师、机构投资者这些专业监督力量的监督,应计盈余管理更容易被投资者识别,为此对企业而言进行应计盈余操纵的风险高于潜在收益,履行较高社会责任水平的企业往往会减少应计盈余操纵。

根据“资金供给假说”,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往往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且承担社会责任并非零成本,需要耗用企业一定的资源,短期会减少企业利润,损害股东利益[8]。管理层为了追求稳定的盈余水平或者单纯为了达到某个盈余目标,仍存在盈余管理的动机,会选择隐蔽性更强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盈余操纵,且能够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掩盖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机会主义行为”[9]。这种情境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结合我国目前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以及分析师跟踪与盈余管理[11]领域出现的“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现象,本文提出假设1。

H1a:社会责任履行水平越高,其可操纵性盈余管理程度越低。

H1b:社会责任履行水平越高,其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越高。

产权性质是研究社会责任相关问题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一方面,国有企业兼备社会与经济的双重属性,且具有明确的社会责任履行考核要求,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履行任务;另一方面,由于国有企业与政府关系密切,政府能够为国有企业提供更加优越的融资条件和优惠性政策,且国有企业管理层的业绩考核并非完全基于企业绩效,国有企业管理层在履行社会责任后盈余管理动机不强[12]。相比之下,非国有企业管理层在履行社会责任后具有更强烈的盈余管理倾向,且社会责任的履行往往具有一定的成本,非国有企业缺乏充足的资金供给,社会责任履行水平往往较低。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2。

H2:相较于国有企业,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水平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本文以2011—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剔除ST样本、金融业样本以及缺失值样本后,对所有连续变量进行1%和99%水平的缩尾处理,最终得到16 923个样本数据。本文所有财务数据均来源于CSMAR数据库,数据采用Stata15.0进行处理。

(二)变量定义

1.企业社会责任

本文借鉴李姝等[9]的研究,采用和讯网对上市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总评分来衡量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和讯网社会责任评分从股东责任,员工责任,供应商、客户和消费者权益责任,环境责任,社会责任五项权重考察,该衡量指标受到了学者们的认可。

2.应计盈余管理

本文借鉴Dechow et al.[13]和Kothari et al.[14]的研究,采用经业绩匹配改进后的Jones模型测度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并取绝对值用于衡量应计盈余管理的程度,具体模型如下:

其中,TAi,t表示企业期末的总应计利润,即由净利润减去经营活动现金流表示;Ai,t-1表示企业期初总资产;ΔSi,t表示企业本年度营业收入的增加额;PPEi,t表示企业固定资产净额;ROAi,t-1表示上年度资产收益率,该模型回归残差值(?着i,t)取绝对值代表公司的操纵性应计盈余(EMi,t)。

3.真实盈余管理

本文借鉴Roychowdhury[15]和Cohen et al.[16]的研究,从异常经营现金、异常生产成本和异常酌量性费用三方面衡量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具体模型如下:

其中,CFOi,t表示企业期末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Si,t表示企业本年度销售收入,ΔSi,t表示企业本年度营业收入的增加额,ΔSi,t-1表示企业上年度营业收入的增加额,DISXi,t表示企业的可操控性费用,PRODi,t表示企业的生产成本。模型2得到的残差项表示企业本期异常经营现金(EM_CFO),模型3的残差项表示企业本期的异常生产成本(EM_PROD),模型4的残差项表示企业本期的异常酌量性费用(EM_DISX)。真实盈余管理的衡量方法具体如下:

4.控制变量

借鉴李姝等[9]、古朴等[17]的研究,本文在回归过程中控制了企业特征和公司治理变量。具体包括将公司规模(Size)、资产负债率(Lev)、成长性水平(Growth)、董事会规模(Board)、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Share1)、是否两职合一(Dual)作为控制变量,回归过程中同时控制年度效应和行业效应。

变量定义详见表1。

(三)模型构建

为了检验前文所提假设,本文构建如下模型:

其中,模型6用于检验H1a,模型7用于检验H1b,模型8和模型9中构建了社会责任与产权性质的交互项用于检验H2。

四、实证检验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2为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发现,应计盈余管理均值为0.151,最小值为0.002,最大值为0.766,标准差0.144;真实盈余管理均值为0.053,最小值趋于0,最大值为0.272,标准差为0.052,样本公司中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程度存在差异。与此同时,和讯网社会责任平均评分24.50分,最低-3.57分,最高74.20分,标准差0.167,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存在差异。

(二)相关性分析

表3为变量的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变量间的相关性系数均小于0.5,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值得注意的是,社会责任与应计盈余管理的相关性系数显著为负,与真实盈余管理的相关性系数显著为正,初步证实本文所提H1a和H1b。但最终还需通过回归结果进一步证实。

(三)回归结果分析

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可以看到,社会责任与应计盈余管理的回归系数为-0.0180,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H1a得以证实,即社会责任履行能够抑制上市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社会责任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回归系数为0.0502,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H1b得到验证,即社会责任履行能够加剧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考虑产权性质后,产权性质与社会责任的交互项符号与社会责任(CSR)变量符号相异,交互项系数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则H2得以证实,即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水平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

真实盈余管理由异常现金活動、异常生产成本和异常酌量性费用三部分构成,本文分别检验了三部分的回归结果,限于篇幅,结果留存备索。结果显示,异常现金活动、异常生产成本、异常酌量性费用均与社会责任显著正相关,其中REM_CFO的回归系数为0.0118,REM_PROD的回归系数为0.0258,REM_DISX的回归系数为0.0105,这一结果表明,社会责任履行水平的提高使得企业更倾向于在现金活动、生产成本、酌量性费用方面进行真实性盈余操纵,且在这三方面中,生产成本操纵受到企业较多的青睐;考虑产权性质后的回归结果与前文一致,即相较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在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时,更容易通过现金活动、生产成本、酌量性费用进行盈余操纵。

(四)稳健性检验

为了解决潜在的内生性问题,本文进行了以下稳健性检验:(1)工具变量法:工具变量法能够有效缓解内生性问题。借鉴冯丽艳等[18]的研究,本文选取分地区(依照上市公司注册地中地级市划分)分年度社会责任履行均值、分行业(行业进行二级细分)分年度社会责任履行均值和滞后一期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作为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工具变量,并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进行工具变量检验。(2)倾向匹配得分:为了缓解可能存在的遗漏变量问题,采取倾向匹配得分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匹配变量为回归中包含的控制变量。(3)滞后处理:考虑到社会责任履行与盈余管理之间潜在的反向因果问题,将社会责任履行水平滞后一期的方式进行处理。

此外,本文进行了其他稳健性检验,具体包括:(1)更换衡量方式:借鉴李姝等[9]的研究,参考和讯网社会责任评分中的评级指标,本文更换了社会责任的衡量方式,采用和讯网社会责任评级衡量社会责任水平。社会责任评级共包括A、B、C、D、E五个等级,按等级依次赋值为5、4、3、2、1,将此有序分类变量用于衡量社会责任水平。(2)聚类回归:对标准误在公司层面上进行聚类调整,以降低异方差和自相关问题。以上检验结果均能证实本文研究结果的稳健性。由于篇幅有限,稳健性检验结果留存备索。

五、结论及建议

本文基于2011—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社会责任履行水平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本文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方面分别讨论,并考虑了产权性质情境下两者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较高的社会责任履行水平能够抑制公司的可操纵性盈余管理行为,但却增加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即意味着较高的社会责任履行水平促使公司从应计盈余操纵逐渐转为真实盈余操纵,这一结果为社会责任的“机会主义动机”提供了新的视角;考虑到产权性质的影响,社会责任履行水平与可操纵性盈余管理的负相关关系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与真实盈余管理的正相关关系在非国有企业中也更加显著。

为了缓解令人沮丧的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加大对社会责任承担和履行的宣传。除了向企业宣传社会责任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之外,更应当让企业清楚地认识到社会责任与企业长期利润和长期发展之间的关系,只有企业自身真正认可社会责任履行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情况。第二,为企业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建立良好的氛围和环境。相较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中竞争激烈、融资难、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严重,加之行政效率不高,非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时存在动力不足、阻力重重等难题,政府应当努力提高办事效率,切实改善企业自身面临的难处,提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愿。第三,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真实盈余操纵的监管。真实盈余管理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且对企业价值损害较大,同时不利于资本市场的长期平稳发展,为此真实盈余管理应当受到资本市场的长期持续关注。监管部门在监管企业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时不应因社会责任的履行而对企业放松警惕,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应急物资极度缺乏,令人欣喜的是许多企业主动响应国家疫情防控号召,将生产线改造升级,转为生产疫情防控物资,积极主动应对疫情这一难题。这次疫情也让企业意识到了社会责任履行与自身发展休戚与共,社会责任履行的动机也势必有所转变。对于我国企业而言,道德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坚信通过企业自身觉悟的提高、外部环境的推动,这一目标终能实现。

【参考文献】

[1] 许罡.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强制披露对资产误定价的影响:信息揭示还是掩饰?[J].经济与管理研究,2020,41(7):61-76.

[2] 张爱卿,师奕.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绩效与个人投资者投资意向——基于财务绩效调节作用的一项实验研究[J].经济管理,2018,40(2):72-88.

[3] 杜闪,王站杰.企业社会责任披露、投资效率和企业创新[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21(1):52-62.

[4] 李百兴,王博,卿小权.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媒体监督与财务绩效研究——基于A股重污染行业的经验数据[J].会计研究,2018(7):64-71.

[5] 刘柏,卢家锐.“顺应潮流”还是“投机取巧”:企业社会责任的传染机制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8,21(4):182-194.

[6] 权小锋,徐星美,许荣.社会责任强制披露下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考察——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管理科学学报,2018,21(12):95-110.

[7] CHEN R C Y,HUNG S W.Exploring the impact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n real earning management and discretionary accruals[J].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21,28(1):333-351.

[8] 刘华,魏娟,巫丽兰.企业社会责任能抑制盈余管理吗?——基于强制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准实验[J].中国软科学,2016(4):95-107.

[9] 李姝,柴明洋,狄亮良.社会责任偏重度、产权性质与盈余管理——道德行为还是机会主义?[J].预测,2019,38(6):1-8.

[10] BUERTEY S,SUN E J,LEE J S,ET AL.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arnings management: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mechanisms[J].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20,27(1):256-271.

[11] 李春濤,赵一,徐欣,等.按下葫芦浮起瓢:分析师跟踪与盈余管理途径选择[J].金融研究,2016(4):144-157.

[12] 于李胜,李文涛,王艳艳,等.薪酬-职务倒挂是否具有“黑色嫉妒”效应?——基于国有企业薪酬激励对企业行为的影响研究[J].会计研究,2019(3):47-54.

[13] DECHOW P M,SLOAN R G,SWEENEY A P.Detecting earnings management[J].Accounting Review,1995,70(2):193-225.

[14] KOTHARI S P,LEONE A J,WASLEY C E.Performance matched discretionary accrual measure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5,39(1):163-197.

[15] ROYCHOWDHURY S.Earnings management through real activities manipulation[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6,42(3):335-370.

[16] COHEN D A,ZAROWIN P.Accrual-based and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 activities around seasoned equity offering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10,50(1):2-19.

[17] 古朴,翟士运.监管不确定性与企业盈余质量——基于证监会换届的准自然实验[J].管理世界,2020,36(12):186-202.

[18] 冯丽艳,肖翔,程小可.社会责任对企业风险的影响效应——基于我国经济环境的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16,19(6):141-154.

猜你喜欢
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企业社会责任
产品市场竞争优势、所有权性质与盈余管理研究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真实盈余管理影响分析
浅谈企业社会责任的品牌传播
论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
我国制药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
浅析高管薪酬对盈余管的理影响
CEO变更与盈余管理相关性研究分析文献综述
两种盈余管理方式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