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博士?孙磊
从1985年至2002年10月,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17年半。《习近平在福建》一书通过对当年班子成员、身边工作人员、专家学者、记者等人的访谈,记录了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领导福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展现了习近平同志超前谋划、开拓创新的时代风范,率先垂范、勇于担当的工作作风,心系基层、心系民生的赤诚情怀,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
是否具有战略思维,是检验干部领导能力的重要试金石。在福建期间,习近平同志率先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战略构想,统筹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在治理长汀水土流失时,他对身边干部群众说:“发展是硬道理,但是,污染环境就没有道理,破坏生态和浪费资源的‘发展就是歪道理”。他推进城市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曾经恶臭的筼筜湖、西湖(福州)早已成为厦门和福州亮丽的风景名片;他大力推进林权制度改革,明确提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从山下转向山上”;他提出“数字福建”建设,抢占信息化战略制高点。习近平同志以战略眼光、前瞻思维、科学理念为福建谋划了美好未来、绘制了锦绣蓝图。在新时代,作为党的干部要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谋长远,善于观大势、谋大事,自觉站位全局、把握大势、找准定位、谋求深远,加强对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问题的研究,解决好影响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让绿色发展之路行稳致远。
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在福建期间,习近平同志六年七下晋江,调研总结出“晋江经验”,推动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他主导省直机关效能建设,在全国率先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在全省推行县级政务公开;他把人民健康放在首位,以餐桌污染治理为抓手,建立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体系。这些创造性工作,已经镌刻在福建发展的历史丰碑上。现实中,这些骨头不好啃,需要耗费大量心力,还可能要担风险责任,正因為如此才彰显了习近平同志勇于担当的工作作风。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在新时代,党员干部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懈怠者干不成宏图伟业。党员干部要勇于挑重担子、啃硬骨头、接烫手山芋,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苦干实干、不懈奋斗,唯有如此,才能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人民情怀,是为民、忧民、亲民、敬民、惠民情怀。在福建期间,习近平同志掷地有声地指出:“我们要牢记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他经常下乡听取群众呼声,工作安排也处处想到群众。他彻底解决了连家船渔民上岸定居问题,让他们能够“住下来、稳下来、富起来”,过上了“电器洋房、幸福安康”的生活。他倡导山海协作、联动发展,从宁德的造福工程,到闽宁协作示范村,再到省内省外的对口帮扶,他抓扶贫工作一直扎扎实实、卓有成效。习近平同志把自己完全融在人民群众当中,得到了人民的认可,那时福建人民都叫他“百姓省长”。在新时代,作为党的干部树立人民情怀,就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编辑:王春春
校对:林燕、白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