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文化和旅游企业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推动文化和旅游行业加快恢复和创新发展,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在部党组领导部署下,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引领,牢记初心使命,厚植为民情怀,聚焦企业关切,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坚持纾困解难与激发活力并举,推出一系列务实举措,增强企业获得感。
新冠肺炎疫情给文化和旅游市场恢复与发展带来较大不确定性。文化和旅游部针对行业发展面临的难点,加大帮扶力度,为文旅企业纾困解难。
一是推动出台扶持政策。回应企业政策需求,联合多方力量,及时出台金融、税收等方面优惠政策,如《关于抓好金融政策落实 进一步支持演出企业和旅行社等市场主体纾困发展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加大开发性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多个专项政策,加大普惠金融政策对文化和旅游企业的支持力度。积极与有关职能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支持,推动相关阶段性纾困政策延期,进一步延长了免征文化和旅游服务收入增值税、免征文化事业建设费、中小企业以工代训扩围等政策的实施期限。
二是扩大政策宣传范围。2021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门户网站上线“文化和旅游企业政策信息服务专栏”,方便广大文化和旅游企业及时查询了解党中央、国务院及中央各部门出台的可惠及文化和旅游企业的政策文件。依托《中国文化报》、《中国旅游报》、文旅中国、学习强国等各类媒体平台开设专栏,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和经验做法推广。整理汇编适用于文化和旅游企业的主要帮扶政策,主动送政策到园区、到企业。组织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结合当地实际,广泛运用媒体发布、调研走访、座谈交流等形式为企业提供政策宣讲和咨询服务。重庆、四川、甘肃等地创新政策宣传方式,通过组建政策宣讲小分队、建立政策咨询专线、建设政策服务平台等方式,开展涉企政策精准推送工作,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
文化和旅游部加强政策落实工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落实 支持文化和旅游企业发展的通知》,召开支持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纾困发展政策解读电视电话会议,推动各项纾困惠企政策在文化和旅游领域落地落实。与中国工商银行签订合作协议,为文化和旅游企业新增1000亿元纾困复产专项授信额度,截至2021年7月已全部落实到位,累计支持14971家企业。帮助企业解燃眉之急,“7·20”河南特大暴雨发生后,及时了解当地景区受灾情况,迅速协调国家开发银行为有关受灾景区提供1.5亿元政策性应急贷款支持。举办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投融资培训班,指导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增强对再贷款再贴现、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金融支持政策的运用和落实能力。总结推广落实纾困惠企政策的典型经验做法和创新举措,促进各地在互学互鉴中提升政策贯彻落实水平。
以“送政策、解难题、办实事”为主题,开展了中小文化和旅游企业服务月活动,组织动员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策划开展一系列惠企服务活动,围绕金融支持、项目推进、市场开拓、消费促进、业务办理等方面推出逾百项举措,助力企业纾困发展。内蒙古推进领导干部包联景区,及时帮助景区解决经营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吉林上线“吉企银通”APP文旅专区,为文化和旅游企业提供便捷的首贷专属服务;上海组织开展职工“爱上海、游上海”活动,帮助旅游企业拓展客源市场;江苏、安徽、山东等地通过建立金融服务工作小组、金融服务联络员、金融辅导员等机制,帮助文化和旅游企业提高与金融机构精准对接水平;河南在全省A级旅游景区开展“大抢修、大排查、大培训、大练兵”活动,积极帮助受汛情影响严重的文化和旅游企业做好灾后重建和复工复产工作;兰州组建项目“服务官”团队,帮助文化和旅游企业加快相关手续办理进度;新疆举办“百县千味万香”“新疆礼物”等品牌推介活动,帮助中小文化和旅游企业拓展产品销售渠道等,为企业解决难题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受到广泛关注与好评。活动期间,各类媒体推出活动成果相关报道文章500余篇,总阅读量超过1338万次。
西安大唐不夜城燈光璀璨。
疫情在对文化和旅游企业发展带来严重冲击的同时,也为传统业态加速转型、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提供了机遇。文化和旅游部大力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联合有关部门出台《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推动5G在文化和旅游领域的应用。推动文化和旅游行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发展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兴业态,支持国家话剧院与中国联通、华为公司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打造5G智慧剧场,共建联合实验室。推动线上演播新业态发展,指导支持相关文艺院团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实施京剧《龙凤呈祥》、舞剧《舞上春》等线上演播示范项目,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丰富演艺产业运营新模式,创造观演新方式,延长演艺产业链。推进《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落实工作,引导一批文化企业积极探索创新演播形式,推出了多场既“叫座”又“叫好”的线上演出活动。
文化和旅游部深入挖掘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推动市场复苏,助力企业发展。以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试点)城市建设为抓手,确定了一批示范(试点)城市名单,引导各地完善政策措施,推动文化和旅游消费提质扩容,增强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开展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工作,引导各地主动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的市场需求变化,积极创新发展模式,丰富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涌现出长春“这有山”、苏州“姑苏八点半”、武汉汉江路、西安大唐不夜城等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高品质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品牌项目,有力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文化和旅游市场加快恢复。
编辑:林燕
校对:任海军、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