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雪晖
肖洁是一名职业院校的大一新生。在新生入学后进行的心理问卷调查中,老师发现她是一名性格内向、自卑孤僻、不愿与人交流的女孩。在老师与她进行多次沟通无效的情况下,班主任把她推荐到学校正要开展的、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音乐疗法课题组。该课题组是专门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进行音乐疗法疏导的研究项目。根据肖洁的情况,课题组把她安排到实验组当中定期接受音乐疗法疏导。
初到疗愈小组,肖洁对音乐疗法产生出强烈的抗拒,表示自己不喜欢音乐,更无法与小组其他成员进行很好的合作和沟通,基本沉浸在自己的个人世界里。在小组活动中也处于沉默状态,甚至与其他人无法形成正常的眼神对视,更难以达成诸如言语、肢体等方面的交流,心理呈现出相对封闭的状态。
在经过4次音乐疗法的小组活动之后,肖洁突然对一种乐器产生了兴趣,她试探性地开始敲击乐器,击打乐器发出的声音音量也由最初的弱小音量逐渐变大,以至于最后是用自己的全力在击打乐器,内心的不良情绪开始得到释放。在接下来进行的一次歌唱活动中,肖洁竟然能够站起来大声歌唱,整个人的状态发生了质的变化,眼睛也开始变得神采奕奕。与此同时,她与小组中其他成员也开始产生一些交流,在小组活动中会注意观察倾听他人的分享。就好像她身上原来包裹的一层盔甲突然间卸掉了一样。
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基本与她没有过多的语言交流,都是通过音乐活动来破冰,并且在活动中也给予她充分的肯定和自由,她的安全感在这样比较自由开放的环境中开始慢慢建立起来,她内心的障碍也开始逐渐消除。
经过前期的破冰之旅,肖洁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开始越来越自信,随着疗愈活动的逐渐深入,她的整个状态也开始发生了质的飞跃。不仅如此,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在她的日常生活学习中也发现她变得不一样了。她的学习状态由最初入学时的萎靡不振开始变得逐渐积极主动,并且愿意主动参与到班集体的活动中,与周围同学的交流频率开始增多,交流内容逐渐加深。
肖洁内心潜在的正向心理机能开始逐渐被激发出来,她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开始泛化到她的日常生活中,内心的不良情绪得到了很好的疏导,她开始向一个正常心理状态的道路上迈进,只是这其中还需要解决造成她内心这种自闭倾向的更深层次的问题,这个过程也需要通过音乐来逐渐打开她内心的郁结。
在肖洁心理状态渐入佳境的情况下,她内心更深层次的问题也开始逐渐显现出来。在一次歌曲聆听的小组活动中,平时不喜欢音乐的肖洁在听到一首歌之后,内心产生了强烈的情绪波动,她少有地在小组活动中做了自我成长的分享。
从她的分享中我们了解到,原来肖洁从小跟爷爷奶奶长大,与自己的亲生父母共同生活的时间很少,这样的经历造成了她与父母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张;特别是疫情期间与父母的朝夕相处,使得他们之间的矛盾更加凸显,以至于最后无法再与父母生活下去,又重新搬回爷爷奶奶家住,这给她的内心也造成了不小的伤害,也是让她陷入自我封闭的诱因。
在进行歌曲聆听的过程中,肖洁突然从音乐中感受到,人的生命其实很短暂,而与父母相处的时间真的是很宝贵,作为女儿,她感觉到父母生养她的不易,把她寄养在爷爷奶奶家也是实属无奈,她开始慢慢理解了父母对她的爱可能不够及时,但这种爱却是无私的。随着父母的逐渐老去,这种爱越来越强烈,她感受到了来自父母的爱和自己对父母的依恋,以及父母对她的亲情。
活动当天正值母亲节,在活动结束后她萌发了要给自己的母亲写一首诗的冲动。于是治疗师就鼓励她可以把对母亲说的话在诗中体现出来,并且写完之后在小组群里进行分享。当她分享完自己的作品之后,不仅愈合了肖洁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还带动了小组其他成员与自己父母关系的改善,活动小组的其他成员也被她的行为所感动,纷纷对自己的父母表达了未曾说过的话。
我们知道,很多心理问题的产生都与亲密关系有关,而原生家庭特别是孩子三岁前与母亲的关系,却是所有亲密关系中最至关重要的,这种关系的好坏甚至能够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在此,我们特别呼吁所有的父母,在育儿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和谐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孩子未来性格形成的关键所在,正如那句至理名言所说的那样:“一个幸福的童年能够治愈人的一生,一个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生去治愈。”
在征得作者同意的情况下,我们把肖洁的这首诗分享在这里与大家共勉。
你是天上的云彩,
替我遮挡夏日的骄阳;
你是冬天的火炉,
烘热我凉凉的衣裳;
你是春天的花朵,
带给我甜甜的芬芳;
你是秋天的落叶,
收敛酷暑的锋芒。
妈妈呀妈妈!
你不曾告诉我善良的模样,
你为他人着想的样子闪闪发光;
你不曾告诉我勤劳的模样,
烈日下工作的汗滴滋润了我的心房;
你不曾告诉我温柔的模样,
我生病输液你轻轻的呼唤在我心底流淌;
你不曾告诉我岁月的模样,
头上的白发眼角的皱纹诉说着衷肠;
你不曾告訴我生活的模样,
抚养我长大,陪伴我勇敢去闯;
我不曾告诉你母爱的模样,
你就是我心里那束温暖的霞光!
(文中主人公的姓名均是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