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华 ,牛存稳 ,郭孟卓 ,刘洪福 ,王世军
(1.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100038,北京;2.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100053,北京;3.湖南省郴州市水利局,423002,郴州)
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2019 年 5 月 6 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湖南省郴州市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绿色发展”为主题,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2020 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郴州和长沙时指出,要更加重视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更加重视催生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以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提升发展活力和动能,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具体行动,也是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作为郴州模式提供中国方案的具体实践探索。
2015 年9 月,习近平主席出席联合国发展峰会,同各国领导人一道通过了《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2016年9 月, 李克强总理在联合国总部发布《中国落实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明确提出我国在“十三五”期间分批建设10 个左右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简称联合国SDG)多项与水领域直接相关,涉及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 保护以及水旱灾害防治各个方面,体现了国际社会对全球面临的水挑战及未来发展战略的共识。
郴州是目前已经批复的唯一以“水资源” 为主题的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也是湖南省唯一的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湖南省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郴州示范区建设,出台《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郴州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若干政策》, 每年出资1 亿元支持示范区建设。 湖南省水利厅立足行业,强化服务,出台指导意见助力郴州市加快推进国家创新示范区建设:提出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发挥优质水资源效益、创建美丽幸福河湖等指导意见。 郴州市人民政府围绕“可持续发展”议题作出了总体部署和具体安排,全力开展示范区建设。
做好水文章,激发水动力,开展“水美郴州·幸福郴江”建设是示范区建设的破题之道。 建设“水美郴州·幸福郴江”即紧扣联合国SDG、美丽中国、幸福河湖三大主题和“五个郴州”(实力郴州、创新郴州、开放郴州、生态郴州、人本郴州)的具体要求,统筹郴州市情水情、 问题挑战和发展需求,通过五大建设任务和五大监管措施,实施十大示范工程,强化组织实施保障,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经验和郴州模式。
“水美郴州·幸福郴江” 建设,围绕“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产业和水文化”统筹治理,提出了五大建设任务。
聚焦水资源集约与高效利用,立足“节-治-供”等途径,向高效率节水、高水平治水、高质量供水目标迈进。
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 推广农业水效提升行动; 加快永兴县青山垅灌区等8 个大中型灌区新建、 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深化工业水效提升行动;普及生活水效提升行动, 建成一批节水标杆企业和园区。 普及生活水效提升行动。
补齐水旱灾害防御短板,保障民生福祉长治久安。 加快提升洪灾防御能力建设, 加强对北湖区仰天湖河流、鲁塘河等32 条山洪沟、汝城县浙水河卢阳河段等8 条中小河流的综合治理;加快推进中心城区排涝工程建设;强化抗旱工程体系建设,加强宜章县、临武县、桂东县、资兴市、北湖区、汝城县应急水源地及应急水源工程建设; 持续开展病险水库治理,巩固病险水库治理成果, 完成横头、曹排等15 处病险水闸除险加固。
健全优水优用水资源配置格局,加快建设高品质供水工程,实施全域饮水安全建设管理升级,高标准推进田间工程巩固与延伸,构建优水优用安全格局,加快促进绿色经济崛起。
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思路,围绕城镇、乡村和农田、矿山等单元,全方位、多视角、重细节提升水环境质量,打造宜居水环境。
实施城乡治污一体化建设,提高水环境宜居度。 推进城乡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在郴江河上游、耒水上游、湘江、赣江、北江干流及支流两岸村镇,推广加强智能分散式污水处理设备建设;持续推进消灭黑臭水体治理行动,加快推进郴江河中游老城区污水管网提质扩容,新城区全面实施雨污分流;重点开展东江湖区环湖沿河农村黑臭水体整治。
图1 “水美郴州·幸福郴江”建设总体框架
加大农村治污防控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建设。 推进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加强耒水、西河、舂陵水、武江、永乐江、章江及其支流农村水系河道两岸绿化美化工程及水系连通工程建设;加强农田面源综合治理,修建梯级生态拦截体系;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控;督促指导全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配套建设粪便污水贮存、处理、利用设施。
拓展矿山污染治理思路,推进矿山绿色转型。 推进矿产资源绿色开发与空间管控; 加大矿山修复治理力度;多渠道发力实施尾矿尾砂综合治理与利用;加快推进矿山周边水域和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
针对东江湖以及湘江、 北江、赣江三大水系, 协同推进生态空间管控、生态流量保障、生物群落保护、生态流域构建,强化郴州全域水生态治理的系统性,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价值, 恢复自然环境功能属性、优化生态产业支撑能力。
强化生态空间管控,维持水陆生境完整性。 明确河湖水域空间管控要求,加强对东江湖以及重要生态基地的保护。 联合水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建立水域空间动态监控管理体系。
推进流域综合治理,提升生态修复系统性。 构建互连互通、丰枯调剂、长年活水的“郴州生态大水网”体系;强化河湖湿地恢复,对秧溪河等城区河段开展河岸整治和生态护坡工程;开展重点区域水土综合治理,重点推进“一湖两河三江”(东江湖、东河、西河、翠江、郴江和便江)周边生态环境修复;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示范区建设,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的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标杆。
加强生态流量管理,保障生态需水适宜性。细化重点河湖生态流量/水位要求, 科学确定东江湖以及耒水、舂陵江干流和重要支流等生态保护目标;推进小水电清理整治和生态化改造,推进郴州全域小水电生态流量泄放设施改造,对生态系统影响较大的小水电坚决予以关停。
加强水体群落修复, 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加快推进东江湖等重点河湖水体生物群落重建,优选适宜鱼种(特别是东江鱼、高山禾花鱼等)进行增殖放流; 深化重点水体适宜生境构建;针对性开展东江湖以及国家级、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重要河湖的水底微地形及食物网等生存环境塑造。
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为依托,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为指导,将资源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发挥好郴州“冷水”“热水”“净水”“美水”的水资源、水生态优势,高质量发展涉水产业。 涉水产业从供水业务延展至供水工程建设、水电开发、污水处理、水生态治理、水饮品等多个领域。
用好“冷水”资源,打造冷水低碳循环经济范本。 科学发展冷水渔业养殖。 借助东江湖天然冷水资源发展冷水环保产业,加快建设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布局信息产业链下游,打造华南绿色数据谷。
用好“热水”资源,推进温泉产业发展。 结合湘赣边区域合作,推进汝城县热水河风光带建设;发展地热蔬菜大棚;依托地热资源,引进一批现代农业、田园综合体项目,打造大棚蔬菜、花卉、淡水养殖等特色农业;发展地热发电和地源热泵。
用好“净水”资源,打造水品牌以及附属水产品,包括高品质供水工程和高品质附属水产品开发。 利用郴州地表水资源富集、 质量优良的优势,加大紧密关联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技术研发、 品牌包装和市场营销,推动啤酒、饮料、矿泉水等消费产品和关联产业精品化、高端化发展。
用好“秀美山川”,提升涉水旅游发展。 深度挖掘林业资源优势,进一步挖掘东江湖旅游资源优势,建设资兴“东方依云小镇”。
依托郴州特色历史文化和水生态环境优势,打造“人文、工程、科学、景观”相融合的水文化体系,既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又能提升郴州水文化在国际和国内的影响力和软实力,为涉水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营造良好的水文化氛围。
发掘历史与民俗,彰显人文水文化。 推进郴州历史与水文化的结合,挖掘周敦颐、秦少游、徐霞客等历史名人涉水事迹;推进郴州民俗与水文化的结合。
贯穿古代与现代,打造工程水文化。 加强水利遗产和著名工程的水文化保护;推进城乡水文化主题工程建设;重点建设资兴东江湾水生态文化园、秧溪河水生态文化园和四清湖水生态文化园等一批水生态文化园。
面向本地与国际, 弘扬科学水文化。 鼓励水文化科普作品创作和科普活动开展;支持涉水论坛“引进来”,提升郴州水文化的影响力和软实力;支持郴州模式“走出去”,提升郴州国际知名度。
服务“三产”与民生,营造景观水文化。 打造以东江湖为龙头的国际化水文化品牌, 加强水利风景区建设,创建郴州生态清洁小流域文旅样板。
按照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水安全保障的要求,突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加强监督管理与体制机制建设,进一步强化水资源监管基础,落实各项措施,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水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实现基本现代化。
强化河长制,抓实治水兴水护水任务。 推进部门协调,强化最严格水资源管理。 两手发力,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激励机制, 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建立健全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机制,鼓励和调动全社会参与创新示范区建设的积极性。 强化监督,严格环境资源监督监察。
推进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 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要求,突出定额管理和区域用水降耗强度要求。 要根据新形势下对水资源管控分区的新要求,划定水资源管控分区,对重点任务提出建议意见。 研究制定重点河湖生态流量(水位)管理政策和制度,出台生态补偿实施办法。
强化空天地网立体监测体系建设,擦亮水监管能力的“慧眼”;构筑智慧化调度平台, 打造水监管 “神机妙算”的“大脑”,提高水情预报和智慧化调度水平; 推广智能远程控制系统建设,建立远程监测与控制系统,打造决策指挥的“双手”;打造“智慧水利”平台,强化水资源承载能力预警。
加强基层水管站建设,打通农田水利管护“最后一公里”;坚持依法治水管水, 加强水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水资源管理队伍的能力和水平;加大与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际研究中心的合作力度,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建设高层次专家智库。
开展水资源管理监督检查, 推动相关管理单位依法履行管理职责;开展取用水管理能力提升行动,提升用水统计服务能力和水平;针对不同水源类型明确管护范围, 加强水源监测,有序做好饮用水水源保护;稳步推进水资源税改革,稳步推进农业水价改革;重视绿色矿山建设,强化闭矿流程要求及水风险管理, 推进矿坑水治理等重点工作,提升全方位效果。
按照有基础、好把握、可实施、能示范原则,采取“保水、供水、护水、用水”等措施,打造重点示范工程项目。
郴资桂宜水资源配置工程是郴州重大民生工程,受益人口多,涉及范围广, 也是全市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建设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重大示范项目。 依托沙洲区“九村一库”水网建设工程,将滁水河打造成“红色河流”文化长廊,传承红色基因,助推现代化发展、城乡融合发展。青山垅灌区智能化改造提升工程建设可以以点带面推动农业节水工作,推动农田水利建设从提高供水能力向更加重视提高节水能力转变。
北湖区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工程是精心打造南方山丘区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郴州样板”为可复制、可推广范例的成功实践。 苏仙-资兴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通过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美丽乡村建设和绿色产业发展的融合,打造出郴州的国际化名片。 市城区水库区效能提升工程通过水系连通和综合调度,提高城区河流防洪能力, 增加水环境容量,改善水生态质量,美化水景观。 西河休闲旅游及涉水产业带建设,通过强化“点线结合” 方式, 打造休闲旅游精品,带动涉水产业发展。
东江湖流域涵盖郴州重要生态功能区和绿色发展先行区,开展东江湖生态补偿体制机制建设,建立东江湖系统保护水生态(水资源)横向、纵向补偿机制,打造以东江湖为龙头的郴州水陆生态样板,作为南方山丘区山水林田湖草城综合治理模式的示范。 开展郴州市水利信息中枢和智慧化管理平台建设,构筑“眼”(物联网+AI+AR+VR)、“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手”(工业 4.0)三大核心要素的智慧调度体系,驱动和支撑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引领智慧水利又好又快发展。
开展 “水美郴州·幸福郴江”建设,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指示的具体行动, 也是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 作为郴州模式提供中国方案的具体实践探索,有望建立郴州市 “以水悦民、 以水兴业、以水著城”高质量治水与发展基础格局, 增进高标准水安全基础设施体系、 高质量涉水生态产业和高水平水生态环境资产等三大福祉,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水安全保障, 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提交一份“山青水碧、林郁田沃、湖净流畅、城美业兴”的水利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