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广适小麦新品种—百农5822

2021-12-09 14:51:43姜小苓胡喜贵冯素伟王润发游晴晴茹振钢
麦类作物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百农周麦播量

李 淦,姜小苓,胡喜贵,冯素伟,王润发,游晴晴,茹振钢

(河南科技学院/河南省现代生物育种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杂交小麦重点实验室,河南新乡 453003)

百农5822是河南科技学院通过有性杂交方法,于2008年组配矮抗58/爱丁堡B单交组合,2009年组配矮抗58/爱丁堡B//周麦22复交组合,而后分期采用环境胁迫,经过连续大群体定向培育与选择,于2015年选育成功的高产广适冬小麦新品种。2020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200058。

1 特征特性

百农5822属半冬性中熟多穗型品种,全生育期218.6 d,成熟期比对照品种周麦18早0.8 d。幼苗半匍匐,叶色正绿,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春生分蘖少,拔节慢,两极分化慢。成株期株型偏紧凑,旗叶上举,穗下节中等,株高72 cm,茎秆弹性好;纺锤形穗,穗层整齐,小穗排列较密,结实性好。短芒,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较好。生育后期耐高温能力较强,成熟落黄好。平均穗数672 万·hm-2,穗粒数31.7粒,千粒重46.2 g。

2 产量表现

2016-2018年参加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合体冬水组区试,平均产量7 884.0 kg·hm-2,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3.0%。2018-2019年度参加河南省冬水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760.0 kg·hm-2,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4.2%。

3 品质表现

百农5822属优质中筋类型。经2017年、2018年区试混合样品质检测(郑州),籽粒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6.4%、16.2%,容重分别为796 g·L-1、789 g·L-1,湿面筋含量分别为34.2%、32.5%,吸水量分别为61.3 mL·100 g-1、59.1 mL·100 g-1,稳定时间分别为2.4 min、2.7 min,拉伸面积(2018年)为24 cm2,最大拉伸阻力(2018年)为102 EU。

4 抗病性

百农5822苗壮抗冻,抗寒性突出综合抗病性强。2017年、2018年经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中抗条锈病,中感叶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感赤霉病。此外,该品种根系活力强,耐湿、耐旱、耐高温,对酸碱土壤都适应;光合效率高,光饱和点高,补偿点低,弱光照常灌浆,强光灌浆更快,因而高产稳产,适应性广。

5 栽培技术要点

该品种适宜黄淮地区高肥田和中肥田早中茬地种植。10月5-20日播种为宜,高肥力地块播量90~120 kg·hm-2,中低肥力地块播量120~150 kg·hm-2,如延期播种,以每推迟3 d播量增加7.5 kg·hm-2为宜。种植管理要求肥水合理运筹,应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可结合土壤耕翻基施尿素300 kg·hm-2、磷酸二铵375 kg·hm-2和硫酸钾225 kg·hm-2或三元素复合肥(15∶15∶15)750 kg·hm-2,起身至拔节期追施尿素 120~150 kg·hm-2。播种时足墒下种,秸秆还田地块应适时冬灌。浇好返青拔节水和抽穗扬花水。播种前可进行包衣或药剂拌种,以预防土壤中病虫害。抽穗前后喷氧化乐果防治蚜虫,灌浆期喷粉锈宁预防叶锈与赤霉病。

猜你喜欢
百农周麦播量
小麦新品种周麦32号的遗传构成解析
异常气候下播期、播量对百农207生长发育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基因聚合选育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系百农4299
作物学报(2022年9期)2022-07-18 00:46:24
Unidirectional Identity-Based Proxy Re-Signature with Key Insulation in EHR Sharing System
黄淮地区主推小麦品种种子发芽期耐淹性研究
耕作与栽培(2022年1期)2022-04-07 08:51:50
小麦品种周麦16的遗传构成分析
种子(2020年9期)2020-10-22 13:22:48
汝州市2018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量处理试验报告
第一届“百农”园艺高端学术论坛在河南新乡召开
中国瓜菜(2019年4期)2019-07-03 13:03:42
5个周麦品种的产量构成及其籽粒灌浆特性研究
中国种业(2019年6期)2019-06-25 02:28:44
不同播量、行距对“藏青320”产量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