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扶贫,一头连着贫困地区,一头连着广阔市场,亟须运用市场机制,动员各方力量参与其中。近年来,衡阳市积极发挥供销合作社为农、务农、姓农的情感优势,有网、有点、有业务的渠道优势,可政、可商、可公益的体制优势,积极探索消费扶贫“供销+”模式,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9年以来,衡阳市、各县(区)全部搭建起“供销+贫困地区农产品”展销平台。衡阳县消费扶贫产品展示交易中心采用超市运作模式,直接对接全县51个贫困村的扶贫产品,吸纳260多个标准产品、600多个非标准产品进驻。祁东县由供销合作社牵头、湖南黄花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运营消费扶贫产品展示交易中心,全力打造“电商+实体+消费扶贫”的新型扶贫模式。
2020年7月,衡阳市供销合作社与市扶贫办、市财政局联合印发《衡阳市消费扶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方案》,明确由市供销合作社所属企业具体负责平台的承建和运营管理。目前衡阳市已在主城区建成一个消费扶贫产品展示交易服务中心和一个综合性消费扶贫产品配送中心,实现扶贫产品的加工、分拣、冷链、检测、配送全供应链管理。
随着农村电商迅猛发展,“供销+互联网”的消费扶贫新模式逐渐走进千家万户。衡山县供销合作社精心打造“农品山香”电商平台,开设了219家线上扶贫小店,覆盖全县12个乡镇的153个行政村(社区),免费为优质扶贫产品进行包装设计、营销策划30多次;衡东县供销合作社自主打造“供销帮农”电商平台,整合全县优质农产品资源在线上销售,年销售额3000万元。
农产品要追求规模和数量,更要追求品位和质量。衡阳市供销合作社依托基层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等,大力开展“供销+”农业社会化服务,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开展有机、绿色农产品认证,从源头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据悉,全市系统积极开展大田托管、代种代耕、股份合作等多种服务,其中土地流转面积1.06万公顷、土地托管面积4.12万公顷。
此外,衡阳市各级供销合作社还积极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电商企业、连锁超市等企业采取“供销+农户+合作社+企业”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密切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提高农产品供给的组织化水平;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重点抓好油茶等本地特色农产品品牌设计和宣传推广,努力打造具有贫困地区特点和供销合作社特色的农产品品牌。
衡阳市供销合作社充分发挥“供销+多部门”的作用,与市扶贫办等14家单位联合印发《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脱贫攻坚的九条措施》,进一步激发全社会民众参与消费扶贫的积极性,拓宽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渠道,形成“人人皆可为、人人皆愿为、人人皆能为”的社会氛围。
为推动机关单位带头参与消费扶贫,衡山县供销合作社“农品山香”平台通过集中配送和发行电子券、消费券、储值提货卡等方式,联系县内50多家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消费农产品380余万元;衡阳县供销合作社发动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积极参与消费扶贫,广泛开展“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活动,促进主动、优先购买贫困地区农产品,并建立较为稳定的产销帮扶联系。
消费扶贫,离不开“供销+社会力量”的助力。衡阳市供销合作社以衡阳市天雄社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为载体,成功撬动衡阳市安合农业服务公司投资5000余万元搭建市级惠农服务综合平台。该平台涵盖了农产品交易、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农产品展示展销、农民技能培训四大中心,将有力促进衡阳市消费扶贫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