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白瓷在展览中的照明设计问题研究
——以青龙寺遗址博物馆为例*

2021-12-09 10:05贾淯雁
陶瓷 2021年11期
关键词:展柜白瓷釉色

贾淯雁

(西安市青龙寺遗址保管所 西安市 710000)

前言

博物馆的灯光首先作为展示照明,要保证光质量,为观者提供良好的视觉环境,另外还要尽可能地还原展品的细节,包括工艺、色彩、造型、质感等,发挥好它的媒介作用。不同展品材质的差异,导致其对光线的反射与散射情况各不相同,因此要进行合理的灯光设计,确保精准角度的出光与精确的控制调光。针对瓷器的陈列照明设计,通常采用全方位照射,要求达到光线的均匀性,器物的陈列范围内没有投射阴影,以此来对文物的特点进行全面展示。展柜内的照明要注意光线的柔和度、光源的位置、距离和角度等。除此之外,要突出展品的艺术特点,真实地展示出瓷器在质感、釉色等方面的独特性。

1 唐代白瓷的特点

1.1 邢窑白瓷——类银似雪

邢窑创烧于北朝,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窑口,也是我国最早烧造白瓷的窑场。其最初以生产青瓷为主,因北朝工匠在烧制青瓷的过程中发现多番淘洗瓷土而将其中的铁及其他杂质尽力去掉便可去青得白,由此烧造出白瓷。邢窑白瓷在隋、唐走向鼎盛。唐时的细白瓷,因其釉色莹润雪白、造型规整、胎制坚实,《国史补·货贿通用物》有:“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1]的美誉。并在此时与南方的越窑并立天下,成比肩之势,被后人称为“南青北白”。《全唐诗·茶中杂咏·茶瓯诗》:“邢客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2]

据陆羽《茶经》载:“或者以邢州初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3]虽然陆羽在比较邢窑与越窑的瓷器用作盏茶工具时,有明显的“扬越抑邢”的个人偏好,但实际上也恰恰由此将邢窑白瓷“类银”、“类雪”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

1.2 巩县窑白瓷

巩县窑自北魏时期便开始烧制白瓷,是我国北方烧制白瓷的窑厂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隋至唐初,出现了供大众日常生活用的胎制较粗的白瓷和作为宫廷贡品或外贸用的胎制较为精细的白瓷器。巩县窑瓷器从唐代起便有“河南贡白瓷”的记载。《新唐书·地理志》载:“河南府河南郡本洛州,开元元年(713)为府,土贡纹绫、缯、丝、葛、埏埴盎缶……”[4]中,埏埴即为水活成的粘土,盎缶即为瓷盆盘杯之类的器皿[5]。在西安大明宫遗址出土的白瓷器中就有巩县窑的产品,与文献记载的情况相吻合。

2 青龙寺遗址出土的瓷器

唐代诗人薛能在《夏日青龙寺寻僧》中写道:“得官殊未喜,失计是忘愁。不是无心速,焉能有自由。凉风盈夏扇,蜀茗半邢鸥。笑向权客门,应难见道流”[6]。

青龙寺遗址在经过中国社会科学院唐城队1973年~1980年三次发掘,对青龙寺遗址出土的文物进行了整理归类。其中,生活用品类瓷器包括碗27件,分为白瓷碗与茶叶末釉碗两种;钵1件;盏复原27件,包括白釉、黑釉、茶叶末釉、黄釉、无釉五种;盆两件,白胎黑釉与灰胎青釉;壶(注子)6件,均为残块,见施有白釉、黑釉、茶叶末釉、黄釉四种;扣盒6件均残;及盘、枕、器盖等。27件瓷碗中包含白瓷碗25件,其中一件为“盈”字款碗底。

1992年在清理青龙寺遗址东侧仿唐建筑地基时,发现唐代灰坑一个,其文化内涵相当丰富。灰坑内出土的瓷片经修复,共复原29件器物。其中包括白瓷钵1件,瓷质细腻、造型精美,为唐中晚期河南巩县窑烧制;白瓷执壶1件,邢窑烧制,底部中央阴刻“盈”字,另有墨书“大中十三年三月十三日王八送来令啥政啥”,造型美观大方,极为珍贵;白瓷小碗8件,分别为唐中晚期耀州窑与巩县窑烧制的产品;白瓷碗6件分别为唐中晚期河北邢窑和河南巩县窑烧制;白瓷大碗三件,属唐代晚期河南巩县窑烧制;橄榄形青绿瓷瓶、茶叶末釉执壶、黑瓷小碗、青绿釉瓷小瓶、灰色花瓣口碗,为唐代中晚期耀州窑及河南、江浙一带窑烧制。

2010年在青龙寺遗址公园的建设过程中,在乐游原北坡发现并清理了16座中晚唐时期的水井,其中J5出土邢窑产晚唐时期白瓷葵花形碗1件、J6出土中晚唐时期越窑青瓷唾盂1件;J7出土盛唐、中唐时期的茶叶末釉执壶、晚唐时期邢窑白釉绿彩盘、中唐时期巩县窑葵花形白瓷碗1件,中唐时期巩县窑白瓷碗1件;盛唐、中唐邢窑白瓷碗1件;盛唐、中唐时期黑瓷盏、茶叶末釉瓷盏、唐晚期白瓷杯、中唐时期越窑青瓷瓶一件及瓷器残片;J10白瓷碗残片3件;J11出土喙口执壶。

3 青龙寺遗址博物馆展出的白瓷(放图)

目前,青龙寺遗址博物馆三楼的“隋唐文物展”中展示的唐代白瓷均为经修复后展示的文物,展柜中的展示标签采用了笼统性的文物信息,并没有给出瓷器窑口的准确信息。笔者根据《青龙寺与西明寺》、《青龙寺遗址出土“盈”字款珍贵白瓷器》和《西安青龙寺唐代古井发掘简报》等资料的梳理及走访调查,认为该批展示文物主要以1992年青龙寺遗址东侧唐代灰坑中出土的文物为主。并依据翟春玲在《青龙寺遗址出土“盈”字款珍贵白瓷器》的研究中对于该批瓷器的研究及结论进行分类。

3.1 白瓷小碗3只,分为两种。

其一为釉色白种闪黄,外壁下部及底部未施釉,露胎,胎制较厚。应属唐代中晚期河南巩县窑烧制。另外两只敞口、圆唇,胎体较厚,质粗,除底部外,均施白釉,釉色不甚光亮,应为唐代中晚期陕西耀州窑烧制。

3.2 白瓷碗4只,分为三种。

两只有色白而光亮、釉面莹润,内壁光滑,胎体细腻坚硬,壁薄微弧,造型规整,足腹相交处积釉呈淡兰色,应为唐代中晚期邢窑烧制。另外一只内外壁均施釉,釉色白中闪黄,着化妆土,胎体较厚,内部有三个支烧痕,外壁釉中出现较多气泡口。应为唐中晚期河南巩县窑烧制。展柜的灯光为暖黄色光,对瓷器的釉色展示产生干扰。其中一只釉色偏灰,碗壁口沿部呈花瓣状缺口,花瓣之间的内壁上有凸棱,为灰色花瓣口碗,应为唐中晚期河南巩县窑烧制。

3.3 白瓷大碗2两只。

敞口、圆唇,釉色白中闪黄,不甚光亮,着化妆土,壁厚微弧,应属唐代晚期河南巩县窑烧制。

4 青龙寺遗址博物馆展览中的问题

青龙寺遗址博物馆自2012年开馆,由于建设初期缺乏综合性考虑及后期维护经费缺乏等问题,在更换了部分损坏灯具的过程中发生误用,导致展览照明设施在文物展示中产生了干扰文物展示效果,影响到博物馆的专业性与严谨性。

4.1 灯光的色温

展览中多次出现照明色温的问题,对于唐代白瓷展示的真实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暖黄色光对于展示邢窑白瓷“类银似雪”的釉色干扰较大。三只白瓷小碗也存在展柜灯光的色温的问题;白瓷大碗中有一只是在独立展柜中,该展柜灯光为暖黄光。

4.2 照度不足

灯具照度不足,致使展柜中的光线较暗。其中,灰色花瓣口碗,在器型上独特的花瓣口及出筋也并未给予足够的光线进行强调,邢窑白瓷碗所在的展柜,由于灯光亮度不足,无法将釉色、釉质的独特性展示出来。

4.3 散光漫射、灯距过长

光源选用与展柜照明的位置、灯距过长导致散光漫射。白瓷大碗的展柜是和茶叶末釉执壶和陶器在同一个展柜中,展柜较高、灯距过长,导致照明的重点不突出,呈现散光漫射的现象。

4.4 能源浪费

从博物馆的人流量角度来看,青龙寺遗址博物馆的参观量具有明显的淡旺季之分。旺季主要集中在每年3至4月的樱花节,进入淡季则游客明显减少。全年参观者较多的时段为三至四个月。目前隋唐文物展厅采用的照明设施是依据整个博物馆开闭馆时间设计的,在淡季存在较严重的能源消耗问题。

5 改进的建议

博物馆是对于光源的色彩还原性要求较高的场所,馆内照明设计应按照《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GB/T23863-2009)的要求进行完善和提升。

5.1 采用冷光照明

博物馆用光可以选择不同的光色,其目的主要是与展览主题和用光的艺术环境相符合为准。按照国际惯例,展览中光源所选用的色温与要求的照度水平尽可能相适应,即照度水平要求较低时,采用暖光的舒适度更强,照度水平要求较高时,冷色光照明更易获得舒适的效果。虽然从舒适度的角度来看,暖色光更容易被观众接受,但冷光可以将邢窑白瓷“类银似雪”的颜色特性更精确的体现,对于传递文物的工艺、色彩特性产生支持与辅助效果。因此博物馆要首要考虑运用合适的灯光设计还原展品的艺术特点,将原先色温运用缺乏科学设计的照明换成能够对展览展示有辅助作用的冷色光。

5.2 光源的失焦

光源的照度不足、照射角度的设计与展柜提供的展示空间、文物的摆放位置构成了展览展示的四个要素。这四个要素之间的和谐关系对于展览展示的效果至关重要。针对原有展柜由于柜体过高、光源照度不足及失焦等问题,应采取选用照度更强的灯具,避免由于展柜过高导致光源照度被弱化的问题;精确调整照明的角度,保证展示灯光准确的照射在目标文物上的解决办法。

5.3 采用显色性Ra≥90的光源

针对博物馆的照明,除了满足基础照明的需求,更重要的是通过灯光的设计,凸显其独特的工艺与色彩,并将这独特性传递给观者。故对其展柜内的照明辨色要求较高。根据国际照明委员会规定的第1~8种标准颜色样品的一般显色指数Ra。规范规定版色要求高的场所,照明的显色性指标Ra不应低于90,LED光源还要考虑R9值,双指标饱和度(Ri)和保真度(Rg)。

5.4 减少能耗

博物馆可采用淡旺季不同的照明设计,旺季可依照开闭关时间保持照明,淡季则可选用震动感应式照明,保持主要通道和展厅的基本照明后,通过震动感知游客的位置,开启不同的展柜的照明设施。在游客稀少的情况下,保持较低的能耗同时减少光照对文物的损害。

猜你喜欢
展柜白瓷釉色
博物馆临时展览中的展柜优化设计思考
如意
气密展储空间内温湿度稳定性分析
——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内气密展柜为例
超越“展”与“藏”
邢窑白瓷传统烧制方法研究
温湿独立控制展柜的数值模拟研究
寿州窑瓷器釉色之流变
吴昌硕篆刻实践研究
龙泉窑三问
先有青瓷还是先有白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