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晶博 王辉 张英楠 王东娜
(吉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吉林 长春 130022)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举措,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改革任务,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是构建新形势下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要基础工作,是贯彻落实《指导意见》的重要措施,事关自然保护地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和良性发展。白城地区各县市在2020年初,按照《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前期工作的通知》(吉林保[2020]106号)相关要求,分别成立了以主管县长为组长,由各县林业和草原局、自然资源局及保护区管理局为成员单位的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领导小组,连续召开会议研究自然保护的整合优化工作,按照“保护面积不减少,保护强调不降低,保护性质不改变”的总体要求,本着逐步降低生态环境压力、解决突出矛盾的初衷,开展各县域内自然保护的整合优化工作。
白城位于吉林省西北部,西与内蒙古自治区毗邻,北与黑龙江省隔江相望,南与吉林省松原市接壤,是吉林、黑龙江、内蒙古3省(区)的结合部,区域面积2.6万km2,是生态系统从半湿润森林草原向半干旱草原的过渡带,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白城自然生态环境以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为主,是我国湖泊密度最大的区域之一,处于吉林省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地位。白城作为国家确定的生态建设示范区,同时拥有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的位置。国际重要湿地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丹顶鹤的故乡,区内湖泊水域、蒲草芦苇、沼泽草原、沙丘黄榆等多样性原始生态,构成了向海特殊的生态景观;久负盛名的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珍禽白鹤、白鹳和丹顶鹤等多种鸟类的繁殖地,人称“鸟类的天堂”;吉林包拉温都省级自然保护区则是以芦苇沼泽为主要湿地生态系统及蒙古山杏作为重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通过保护区的建立,可以使湿地环境更加多样,为鸟类提供一个良好的栖息场所,使物种遗传性得到保留,使之成为物种基因库和野生动植物的“避难所”。
白城还建有多个国家级省级湿地公园,湿地公园以沼泽、滩涂和湖泊湿地为重点保护对象,湿地公园内动植物资源丰富,由河流、沼泽、洪泛湿地、草地、森林、灌丛构成复合湿地生态系统,在我国东北松嫩平原湿地生态系统中具有代表性。
白城全区野生动物种类有山鸡、山兔、狼、狐狸、雉鹑、白枕鹤、野鸭、大鸨、貉子、灰鹤、狍子、丹顶鹤、白鹳等400余种。其中,丹顶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每年3—4月迁来吉林省,10—11月飞到南方越冬。姿态优美,步履轻盈,鸣声嘹亮,深受人们喜爱,是极为重要的观赏鸟;大鸨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典型的大型草原鸟类,素有“亚洲驼鸟”之称。野生植物有东方香蒲、慈茹花、槐叶萍、芦苇、水葱、黑三棱、角果藻等724种。
白城地区现有自然保护地10个,总面积340699.17hm2(含交叉重叠)。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面积259185.33hm2;省级保护区1个,面积62197.07hm2;国家级湿地公园4个,面积12771.1hm2;省级湿地公园2个,面积5879.03hm2;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面积666.64hm2。经测算,白城地区自然保护地面积占白城地区幅员面积的13.5%。其中,6个保护地设置有独立的管理机构,4个保护地未设置管理机构。
白城地区10个保护地中,吉林大安国家森林公园与吉林大安嫩江湾国家湿地公园重叠,大安国家森林公园全部在吉林大安嫩江湾国家湿地公园区域内,重叠面积666.64hm2。
1992年,大安市政府申请将大安市区域内老坎子南侧的666.67hm2河滩地等用于森林公园建设,1993年林业部正式批复为吉林大安国家森林公园,批复面积666.67hm2;2009年经大安市政府批准,嫩江湾区域(包含吉林大安森林公园区域)申报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单位,经过5a建设,嫩江湾于2013年通过国家林业部验收,正式命名为吉林大安嫩江湾国家湿地公园。为此,新建立的吉林大安嫩江湾国家湿地公园区域内一直包含吉林大安森林公园,且森林公园的经营管理一直由嫩江湾湿地开发服务中心代为管理。
白城市下辖洮北区、洮南市、大安市、通榆县、镇赉县,共计5个县市区,在各县市区内,均分布有1个至多个自然保护地,区域内现有自然保护地体系空间分布均匀,做到了应划尽划,应保尽保的基本原则。
2.3.1 城镇建成区
白城地区自然保护地中,城镇建成区面积为248.39hm2。城镇人口主要集中在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吉林大安牛心套保国家湿地公园区域内,合计人口7004人。
2.3.2 永久基本农田
白城地区自然保护地中,有6个保护地范围内包含有永久基本农田,总面积为20981.92hm2;其中3个自然保护区内有基本农田面积20833.61hm2,其核心区、缓冲区内基本农田面积分别为272.82hm2和5311.22hm2。
2.3.3 成片集体人工商品林
白城地区自然保护地中,人工商品林集中在3个自然保护区内,共有人工集体商品林面积622.36hm2,其中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内人工集体商品林面积分别为62.58hm2和159.96hm2。
2.3.4 矿业权
白城地区自然保护地中主要为油气矿业权,总面积27598.31hm2,其中油气探矿权面积17071.9hm2,油气采矿权面积10526.41hm2。
2.3.5 村庄和人口
白城地区自然保护地中,村庄和人口主要集中在3个自然保护区内,共有村庄150个,人口57094人,其中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内共有人口26782人。
2.3.6 设施建筑
白城地区合法水利水电设施主要集中在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为月亮泡水库和哈尔淖水库。
3.1.1 调出自然保护地情况
白城地区部分保护地由于设立时间较早,在区划保护区范围时将大量的村屯、农田以及生活必要设施均划入保护区,目前原住居民生产生活和保护区的管护矛盾日渐突出,通过调出人口密集的村屯、规划的建制镇、少数民族牧业小区,将保护区内分散的原住民集中到调出区域,既减少人为活动对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的的影响,又缓解了保护区管理局的管护压力,也使原住民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3.1.2 调入自然保护地情况
调入地块主要为划入保护地周边生态价值高、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完整的区域,以及依照国土数据对保护区边界修正划入保护区的地块,调入的主要用地类型为湿地水域,不涉及村庄和人口。
白城地区内自然保护区从原核心区和缓冲区调整为一般控制区,主要为靠近原实验区边界且人口密集的村庄和保护区设立之前就存在的合法水利水电设施,通过功能区调整可以使自然保护区核心内无人口密集区,减少人为活动对野生动植物的影响。
由原实验区调整为核心保护区,主要由于该区域野生动植物较多,且有大面积的天然林,将其调整为核心保护区后,对珍稀鸟类的保护更为有利。
依照《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的相关要求,在整合交叉重叠的自然保护地时,按照同级别保护强度优先的原则进行整合,将吉林大安国家森林公园纳入大安嫩江湾国家湿地公园,做到1个保护地、1套机构、1块牌子。
白城地区拟新建省级湿地自然公园和省级草原自然公园各1处,总面积约为7763.22hm2。
依照《自然资源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做好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分区优化调整前期有关工作的函》(自然资函[2020]71号)文件应划尽划,应保尽保的基本原则,在科学评估合理调整的基础上将白城地区原镇赉大岗大鸨保护小区晋升为吉林镇赉大岗省级草原自然公园。该自然公园位于蒙新区草原亚区的东界与松辽平原亚区的过渡地带,是鸟类迁徙的主要通道,大岗是大鸨的繁殖地、越冬地和集中迁徙停歇地。该区域草原辽阔,植物种类繁多,植被为台地草原,主要有羊草、碱草、蒙古山杏等。
将通榆县境内开通镇和什花道乡之间资源状况良好的霍林河河滩地,设立为通榆北湖省级湿地自然公园,总面积3400hm2。该区域为洪泛平原湿地,每年都有流量不等的季节性来水,湿地特征明显,保护对象为湿地水禽和草原野生动植物,区域内人口数量不多,对保护对象的繁衍比较有利;同时该地位于县城附近,交通比较便利,便于开展科研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
通过调研反馈发现,白城地区部分自然保护地没有独立的管理机构,而3个自然保护区虽有独立的管理机构,但自然保护区面积大,区内村庄、人口、生活设施较多,给自然保护区的管护增加了难度,自然保护区管护人员编制少,人均管护面积大,加之科研宣教等职能,导致一线执法、管护人员更少,监管执法人员高度紧张,明显满足不了保护管理需要;自然保护区基层保护站、救护中心、繁育中心、人工费、耗油费、管理费等需要自筹资金,经费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管护工作的开展;管护设备落后,不能及时更新,有的保护站至今也没有配备专用巡护车辆,往往造成不能及时巡护和巡护不到位。
为了加强自然保护地的管理,使生态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建议地方政府根据实际需求设立独立的管理机构和专业的人员队伍,增加管护人员编制和管护资金投入,对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进行及时的监测和管护。
通过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白城地区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在区域完整性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方面都取得很多成果。将原保护地周边存在生态保护价值较高,与原自然公园存在联通性的地块,纳入到自然公园区域内,对生态环境起到更好的保护;调出在自然保护地设立之前就承包给个人的泡塘、盐碱地、存在争议的集体人工商品林以及为自然保护区后期发展规划的建制镇和少数民族牧业小区,减少了自然保护地管护和周边居民生产生活之间的矛盾问题。
自然保护地对人为活动进行了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在对湿地和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保育的基础上,保护和新建多样性的湿地生境,为各类湿地生物提供了多样化的栖息空间,将显著提升湿地生态承载力以及综合生态效益。
在保护湿地独特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湿地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等,拓宽居民增收渠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同时,通过自然保护地的建设,充分发挥湿地资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净化水质、丰富湿地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促进整个区域环境的改善和维护,从而产生不可估量的间接经济效益。
白城地区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问题导向,解决矛盾冲突,科学界定保护地范围,确保重要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得到系统性保护,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生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