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锦辉
(福建省漳州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福建漳州 363000)
闽南地区通过应用新品种、水溶肥替代传统化肥,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等措施,秋冬茬辣椒每667 m2产量可提高10%,农药用量减少20%~30%、化肥用量减少10%~20%,节约生产成本10%~15%,农产品合格率达100%。
福建漳州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1 ℃,年日照时数2 000 h(小时),无霜期330 d(天)以上。当地利用秋冬季的气候条件优势发展秋冬蔬菜,形成了具有南方特色的冬季“南菜北调”优势主导产业。漳州秋冬蔬菜常年播种面积达3.33万~3.67万 hm2(50万~55万亩),占漳州全年蔬菜种植面积的近一半,产品60%~70%销往国内外市场,并形成了“诏安青椒”等漳州特色蔬菜县域公共品牌。近几年,漳州在秋冬茬辣椒保护地生产过程中,集成推广应用绿色高质高效的栽培管理生产技术措施,有效调控辣椒土壤连作障碍、农药残留等问题,避免水资源浪费,减少化肥农药用量,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综合效益明显,辣椒每667 m2产量提高10%以上,化学肥料用量减少10%~20%,农药用量减少20%~30%,农产品合格率达100%。2019—2021年生产季,辣椒市场均价在3~5元 ·kg-1,最高达12元·kg-1,播种至拉秧6个月,平均每667 m2产值2.5万~3.0万元,纯收益1.5万~2.0万元,最高可达3万元,深受农户欢迎,该模式已在当地累计推广近666 7 hm2(10万亩)。
选用适合本地区栽培的优良、抗病品种,如亮剑37-79、闽驰37-89等羊角椒品种,博陇37-94等陇椒品种。
育苗期为7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闽南地区最南部漳州最适宜播种育苗期为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10月定植,11月底开始坐果。漳州以北的闽南地区育苗时间顺序提前。每667 m2用种量为2 500~2 800粒,使用72孔穴盘育苗,每穴播1粒,播种后在穴盘上覆盖1层遮阳网并浇足底水。播种后7~8 d(天)种子开始拱土后要及时揭去遮阳网,苗床浇水宜在晴天上午的8:00—10:00进行。育苗期间在棚顶加盖遮阳网以调控棚内温度,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 ℃,夜间20~25 ℃,苗龄15~20 d(天)时逐渐去掉遮阳网,定植前5~7 d(天)进行炼苗。幼苗出土至定植前注意保持穴盘湿润,上午浇1次透水,以穴盘排水孔有水珠滴出为准,下午温度高穴盘干时可适时补水。在苗龄15 d(天)且有2片真叶展开时浇第1次肥水,建议将平衡型复合肥(N-P-K为18-18-18,下同)配制成4‰浓度进行喷施,每隔7~8 d(天)喷施1次,肥水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则。
于6—7月清除种植区域内及周边杂草、上茬作物残株等,平整田地。翻田暴晒,或放水泡田,或种植一茬水稻处理土壤,水稻可选择在抽穗前用旋耕机打碎作青肥使用。深耕田地,耕翻深度宜在20~25 cm;每667 m2撒施优质腐熟有机肥1 000~2 000 kg、平衡型复合肥35~40 kg、中微量元素肥40~50 kg、钾肥50 kg,旋耕混合。做拱形高垄,垄宽(包沟)1.1~1.2 m,垄高30 cm,垄沟宽20~30 cm。垄面铺设滴灌带或滴灌管,覆盖0.018~0.020 mm厚的银灰色地膜。采用膜下滴灌技术可节水10%以上,同时垄面覆盖地膜可有效降低田间湿度和减少杂草生长,减少农药用量及人工除草成本。定植前5~7 d(天)滴灌造墒。
每垄单行栽培,株距30~35 cm,每667 m2定植2 000~2 200株;或采用双行“品”字形栽培,行距45~50 cm。尽量选择晴天下午定植,定植深度以土壤刚好覆盖幼苗土坨即可。定植后浇定植水时可以加入适当药剂灌根,一般选用真菌预防药剂+生根剂,如62.5 g·L-1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 500倍液+根驰素〔易普润(海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500倍液。苗期灌根2~3次,每次间隔7~10 d(天)。
5.1 温度管理 闽南地区冬季外界夜间温度一般在8~15 ℃,秋冬季大棚内外温差为5~10 ℃,昼夜温差提高2~3 ℃有利于促进辣椒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在开花坐果期和结果期应注意,棚内温度超过30 ℃时要及时揭开棚膜通风降温;棚内温度低于10 ℃时及时扣棚膜保温。闽南地区12月中下旬至翌年1月,如遇特殊年份的极端寒流冰冻灾害天气,应注意在寒流来临前,加强棚内通风,降低湿度,适当喷洒抗冻剂,保障辣椒植株稳定生长。
5.2 幼苗期水分管理 定植后5~7 d(天)缓苗,之后7~10 d(天)控水蹲苗、促进根系下扎。
5.3 开花坐果期水肥管理 秋冬茬辣椒一般在定植后22~25 d(天)开始开花,此时要控制棚内湿度,不能过干过湿。在定植后18~20 d(天)蹲苗结束后,每667 m2随水冲施高磷型全水溶性冲施肥(N-P-K为13-25-20)3~4 kg。
5.4 结果采收期水肥管理 辣椒结果初期要保证肥水适当,防止因植株徒长导致落花落果,建议小水勤浇,并加强通风降低棚内温湿度。在30%植株“四门斗”椒长至10 cm时,每667 m2随水冲施高钾型全水溶性冲施肥(N-P-K为17-8-28,下同)4~6 kg,每月追肥2~3次,每次间隔5~7 d(天)。进入采收期后随着气温降低,要逐渐加大肥水用量,肥料仍以高钾型全水溶性冲施肥为主,每667 m2随水冲施6~8 kg,每月追肥3~4次,每次间隔7~10 d(天),并视温度及土壤湿度情况,适当增减用量。
5.5 整枝吊蔓管理 定植后30 d(天)开始开花结果,及时摘除门椒,确定结果侧枝,建议采用四干整枝法,即在主干门椒处留2条健壮侧枝(主侧枝),2条侧枝上再各留1条健壮次侧枝,使用吊蔓绳或围绳进行固定,形成4条健壮的结果枝(约在植株高60 cm时成型)。以4条结果枝结果为主,2条主侧枝同一节位各留1个果,2条次侧枝第1节各留1个果。侧枝上的分枝一般不留果,只留1片功能叶后摘心。每层果实采摘后向上引蔓,疏除下部无效分枝,以保证4条结果枝集中养分开花结果。保留4条结果枝老叶(功能叶),待植株长至围绳顶端(2 m左右)后摘心,叶腋处萌发的回头芽和回头椒可提高单产。各地根据栽培习惯及对辣椒单果质量的需求,也可采用三干整枝法或双干整枝法。
5.6 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利用1.8%复硝酚钠水剂3 000倍液调节辣椒生长。方法:定植时进行蘸根,促进新根生长;始花期叶面喷施,促进花芽分化,防止落花;低温期叶面喷施,提高植株耐寒性。
辣椒病害主要有灰霉病、疫病、白粉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粉虱、蓟马、小地老虎、烟青虫、棉铃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茶黄螨等。采用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治。
6.1 物理防治
6.1.1 粘虫板诱杀 在距离辣椒植株顶端10~15 cm处悬挂黄色或蓝色粘虫板,每667 m2悬挂20~25张,黄板主要诱杀蚜虫和粉虱,蓝板主要诱杀蓟马。
6.1.2 性诱剂诱捕器诱杀 利用性诱剂诱捕器诱杀小地老虎、烟青虫、棉铃虫、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雄虫,降低虫口数量。悬挂高度1 m,建议每667 m2安装3~5套。
6.1.3 诱虫灯诱杀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每0.7~1.0 hm2(10~15亩)安装1台诱虫灯,以诱杀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有翅类害虫。
6.2 化学防控 防治灰霉病,可用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1 000倍液,或500 g·L-1异菌脲悬浮剂750倍液喷雾。防治疫病,可用500 g·L-1氟啶胺悬浮剂1 500倍液,或52.5%噁酮·霜脲氰悬浮剂1 500倍液喷雾。防治白粉病,可用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1 500倍液,或4%四氟醚唑水乳剂1 000倍液喷雾。防治茶黄螨,可用30%乙唑螨腈悬浮剂2 500倍液,或10%阿维·哒螨灵悬浮剂1 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4%阿维·啶虫脒乳油1 000倍液喷雾。以上病虫害每隔7~10 d(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辣椒疫病发生严重时每隔5~7 d(天)防治1次。
7.1 经济效益 与传统栽培模式相比,秋冬茬辣椒保护地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模式应用羊角椒、陇椒等新品种替代老旧品种,每667 m2产量可提高10%~20%,羊角椒品种由一般水平的7 500 kg提高至8 250~10 500 kg,陇椒品种由一般水平的6 500 kg提高至7 500~7 800 kg;根据不同时期,应用高磷或高钾型全水溶性冲施肥替代传统化肥,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每667 m2可减少化肥用量10%~20%;应用物理防治与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防治相结合,每667 m2可减少农药使用次数1~2次,减少农药用量20%~30%。该模式平均每667 m2生产成本(主要包括棚膜、地膜、种苗、有机肥、化肥、农药、雇工等)在1.2万~1.5万元,较传统栽培模式节约生产成本10%~15%,平均每667 m2纯收益在1.5万~2.0万元,最高可达3万元,农户每667 m2增收10%~15%,效益显著。
7.2 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秋冬茬辣椒保护地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模式通过培育优质辣椒种苗,采用轮作、膜下水肥滴灌、性诱剂诱捕害虫等技术措施,将越冬保护地辣椒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10%以内,病虫害绿色防控总体防效达到90%以上,减少农药用量20%以上,减少了环境污染,辣椒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达100%。利用大棚栽培,减少了雨水冲刷和水土流失,采用有机肥、生物菌肥等,使土壤得到了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