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红柳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广西 柳州,545000)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一类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性子宫肌瘤通常是指≥3个子宫肌瘤,30-50岁女性属于疾病高发人群[1]。主要表现为非正常性出血、盆腔压迫、疼痛、继发贫血以及生殖功能障碍等,可对患者的生育能力产生影响,是女性不孕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目前治疗时多选择腹腔镜手术,能将肌瘤彻底摘除,使患者恢复往日生机。但手术属于侵入性操作,会给患者机体带来一定的创伤,使其出现较多应激反应,不利于其术后恢复[2]。高浓度聚焦超声(HIFU)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类微创肿瘤治疗方式,经研究证实应用于子宫肌瘤患者能改善其症状,减少并发症出现[3]。为此,本文对本院收治的多发子宫肌瘤合计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比较HIFU、腹腔镜治疗对该类患者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01-2020.12本院收治的多发子宫肌瘤患者合计72例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36例,两组年龄分别在26-52岁、28-50岁,均值依次是(38.40±6.25)岁、(38.52±6.14)岁;肌瘤直径依次是4.2-6.8cm、4.5-6.8cm,均值依次是(5.20±0.48)cm、(5.26±0.45)cm;肌瘤数目3-6个、3-5个,均值依次是(4.02±0.62)个、(4.05±0.58)个。两组资料相比无差异(P>0.05),数据之间可比对。纳入标准:(1)均结合临床症状、B超以及术后病理检查确诊是子宫肌瘤。(2)患者存在生育要求。(3)和HIFU或者腹腔镜治疗的适应症相符。(4)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存在严重疾病者。(2)伴子宫肉瘤、卵巢疾病、子宫内膜病变、宫颈病变或其他的恶性肿瘤者。(3)存在交流或者沟通障碍者。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腹腔镜治疗,即结合患者实际选择腹腔镜术式:(1)腹腔镜剔除子宫肌瘤手术:术中选择膀胱结石位,予以全麻,建立气腹,气腹压力控制在13mmHg,在患者左上腹、右下腹以及肚脐上缘进行穿刺,将腹腔镜、器械置入,必要时往肌壁、肌瘤交界处开展10U缩宫素注射,经电凝钩在肌瘤突出位置纵行切开肌瘤表面浆膜层,沿假包膜剥离,经可吸收线逐层缝合切口,将碎瘤器置入取出标本。(2)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予以全麻,选择截石位,在脐部上方做一1cm的纵行切口,放入腹腔镜后再做3个直径5mm的操作孔,建立气腹,对盆腔组织开展探查。经双极电凝和超声刀将两侧圆韧带离断,双极电凝两侧卵巢的固有韧带以及输卵管峡部,经超声刀开展离断处理。打开阔韧带前叶与后叶,打开膀胱子宫反折腹膜,将膀胱下推,暴露出子宫动静脉,对子宫动静脉开展双极电凝后离断。将双侧主骶韧带离断,撑开阴道穹隆,于穹隆将子宫环形切下,后对阴道残端开展缝合。术后加用抗生素以防感染。观察组予以HIFU治疗,选择深圳普罗惠仁医学科技有限公司PRO2008肿瘤聚焦超声治疗设备,探头频率在2.8-8MHz,同时B超深度为 164mm,仪器声功率为 5500W/cm2,频率在1.2-1.3MHz,焦距是130mm,焦域大小是3×3×11mm。手术前2d摄入易消化食物,并于术前将大便排空。选择仰卧体位,未开展麻醉,于超声下开展靶区勾画,设置治疗参数如下:输出功率是260W,间隔时间是0.20s,单个点打击时间是0.1s,总共打击10次。每发射1次治疗行间距是4mm,点间距是2mm,层间距是2mm。结合肌瘤大小、位置、血供与患者耐受度合理调节参数,依据从点至线、从线至面、从面至体的原则逐层扫描,于超声下对靶区的灰度改变进行观察,当靶区灰度显著增加或产生高团块样高回声时,可停止治疗。
1.3 观察指标 手术指标:涉及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长及治疗花费。症状改善情况:包含月经异常、腰痛、尿频以及下腹包块等症状的改善情况。并发症:包含发热、皮下气肿、肉眼血尿、渗血等,统计两组出现各类并发症的人数占比。
1.4 统计学方法 经SPSS2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代表,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代表,行t检验,将P<0.05作为评定存在差异的标准。
2.1 两组手术指标比对 观察组手术及住院时长比对照组短,术中失血量比对照组少,治疗花费比对照组高(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对结果(n=36)
2.2 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比对 两组月经异常、腰痛、尿频以及下腹包块等症状改善比例无差异(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比对结果(%,n=36)
2.3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对结果 两组发热、皮下气肿、肉眼血尿、穿刺孔渗血等并发症出现情况无差异(P>0.05)。如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对结果(%,n=36)
多发子宫肌瘤属于一类妇科常见病,患者多无显著症状,但伴随瘤体不断增大,可产生尿频、月经异常和便秘等一系列症状[4]。通常而言,手术治疗起效速度快,术后不容易复发,属于治疗时的首选方案。以往开腹手术存在较高创伤,术后需较长时间恢复,已经逐渐被微创术式替代。腹腔镜术式能保留下患者的子宫,不会对其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当前已被广泛普及到临床。
HIFU属于一类非侵入疗法,是治疗肿瘤时的新型无创消融手术,术中经高能聚焦超声,提升肿瘤组织温度到65-100°C,靶区出现凝固坏死,局部血管中产生血栓,微血管栓塞导致血管数目明显减少并停止生长,进而使得肿瘤不断减小并吸收,最终达到治疗目的[5-6]。本次研究和郑献红[7]研究所得结果相一致,说明和腹腔镜术式相比,HIFU手术时长更短,创伤更低,术后恢复更快,但治疗花费相对较高。腹腔镜手术作为一类有创术式,对术者技术操作方面有着较高要求;HIFU属于一类无创疗法,整个操作过程中方便易行,治疗耗时较短,治疗是于超声指引下开展,安全性较高,因此,术后患者更易恢复,无行动限制,存在一定优势,即便花费较多,也易被患者接受。两组在各类症状改善比例及并发症方面无差异,说明两种术式对多发子宫肌瘤的疗效相当,同时安全性较高。既往研究发现,腹腔镜术后患者症状改善更为迅速,但在手术技术上有着较高要求,而HIFU创伤更低,但症状缓解和瘤体缩小需较长时间。腹腔镜手术受医师缺乏触感影响,特别是肌壁间小肌瘤易产生残留,使得疾病复发;HIFU因超声很难准确提供出微小型病灶进而出现残留。因此,临床需要结合患者的年龄、生育要求、经济能力和肌瘤大小及部位等方面综合评估,选取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和腹腔镜治疗相比,HIFU治疗多发子宫肌瘤有着无创、安全、术中失血量少、治疗时间短等优点,两种术式疗效相当,但HIFU花费较多,需临床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取最佳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