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到来,多元繁杂的思想形成当前“有国家,无国界”的错综交杂局面,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面临严峻挑战,因此爱国教育尤为重要。其中,艺术类研究生普遍感到当国家面临重大危机时,无法施展特长为社会贡献力量。作为新时代90后艺术类高校思政工作者,如何因材施教,加深学生对新时代爱国主义内涵的理解、认知和感悟,发挥艺术类研究生的专业特长,提升学生的自豪感、荣誉感,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因此,文章从审美教育入手,结合艺术类学生培养现状,从认识美、创造美、传播美三个角度,为“90后”艺术类研究生爱国主题教育的实践路径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参考。
关键词:审美教育;爱国主义;思政教育;90后
一、“90后”研究生爱国主题教育问题与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深入,各民族国家之间日益频繁交流,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产生强烈的冲击,网络信息快速发展对大学生形成双重效应,各种社会思潮不断影响大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模式。这些复杂的社会环境导致无论是国家、社会还是高校,对当代大学生爱国主题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正如王国炎、黄月胜在《国防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中所提及,“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必然伴随着文化全球化,给意识形态、文化和价值观带来巨大的挑战,使国家、民族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被消弱”。面对以上形势,作为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者应对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题教育问题进行全面透彻的了解,方能因材施教、因地制宜解决现状问题。
在各种外来思想文化的冲击下,艺术类学生受艺术不分国界和西方自由思想的影响下,其视野开拓、乐于接受新生事物并且信奉思想价值的多元化。特别是在艺术市场化和专业实用化的背景下,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和世界文化的多冲突都促使艺术类学生价值观由理想转为现实,导致部分“90后”学生呈现出信仰迷失和理想信念模糊,思想价值混乱,出现爱国行为“抽象化、非理性”,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信心不足,爱国思想和爱国实践不统一等特点。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复杂而漫长的思想灌溉过程,是基于家庭、学校和社会这共同的环境下而持续开展的教育。家庭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启蒙阶段,尤其是“90后”这一代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对家庭的依赖性较强,父母教育尤为重要。学校是涵养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其教育方式更为系统化,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最为关键的时刻。但目前,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将高校作为重要的主阵地,忽略了家庭和社会对其重要性,从而导致家庭、高校、社会教育链是断连的,并未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模式。
因此,本文试图根据艺术类专业类学生特点,结合国内审美教育的大趋势,从审美教育的内涵出发,挖掘新时代高校学生爱国思政教育的新方式,并为爱国主题教育研究提供一些新的借鉴与思考。
二、以美育人:“审美+爱国”模式探索
中共中央1993年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要提高认识,发挥美育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不同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审美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这反映了新时代对文艺工作者的期待与重视,也反映其背后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将成为未来中国教育的新趋势。2018年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指出,加强美育工作十分有必要,要做好新时代美育工作,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美育学科建设是加强美育的基础性工作和迫切任务。加强美育学科建设,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美育理论的需要,是培养美育理论和实践优秀人才的需要,是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目前,大多数高校思政工作者以传统思政教育方式来弘扬爱国主题教育,通常以理论和实践方式相结合模式,以课程建设、校园文化活动、爱国实践基地等形式开展,从而引导和激发现代学生的爱国情怀。但针对艺术类研究生的教育不能一概而论,要从里到外、从点到面,从心灵深处为他们播种爱国主义的种子。本文结合审美教育的特征和思政教育的手段,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思考:
1.认识美:挖掘美术作品中的红色文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以“红色文化”为题材的艺术创作作品数不胜数,主要以题材、形式、风格与内容为创作元素,创作了大量表现革命历史、反映时代精神的红色美术作品,是几代中国人最重要的集体记忆,以艺术处理方式来展示图像意义与题材价值,从而反映出的深厚的历史背景。在1969年,原中央美院院长靳尚谊创作的《毛主席在炼钢厂》,唯一一张工业题材的油画,如他所说“看着这张画,就像面对历史,画中的人物充满革命的简单性,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精神”,作为“文革”期间作品,具有很大历史研究价值,受到大众的青睐。又如在延安时期的木刻版画作品以最传统艺术手法,结合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的转变,形成延安美术自身特点的具有民族化倾向的审美样式。每件木刻版画作用都以最朴素的语言来展现抗日根据地军民艰苦拼搏的革命状态,激发工农群众革命觉悟的精神食粮,体现了艺术家的革命精神和担当精神。因而,学生在红色美术作品认识到红色故事表现的张力,会充斥学生的视觉和听觉,那色彩、图案、造型地表现直击他们的内心,产生艺术共鸣,以情共鸣,以美的形象为手段,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情感,唤起情感共鸣,形成审美体验。
在全国大力推进美育工作的大背景下,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以“深实博约,德艺双修”为院训,以培养“德艺双馨、思行并重、技道兼修、傳创同构、文质共美、全面发展”为人才培养目标,以服务学校美育工作为己任,围绕培养和树立优秀艺术家、创作和推出优秀的红色艺术作品。学院在持守和创新中,坚持党和政府的教育方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此阶段,学院开展以溯“初心”汲“力量”、“上海渔阳里与建党伟业”、“四史”学习教育等系列主题教育,其中副院长李超为大家分享“上海美术教育百年文脉”专题讲座,讲述了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上海美术学院前身)的师生为迎接上海解放进城做了大量宣传工作,成为上海地区最早产生的红色文化的领袖题材美术作品。通过这系列主题讲座等举措,潜移默化中使得艺术类研究生汲取着红色文化的生命力,在红色文化的审美过程,不断感知其中魅力,升华着对本民族、国家的情感。
正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学生从红色文化题材而感染,通过美育能够更好地理解美和表达美,感知到美对世界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把激情灌注于作品,通过更有温度的红色艺术作品来传递对生活、对世界的感悟,展示了红色文化的强大感染力。某种程度来说,将学生从美的理念中唤醒理想信念,将美洒向人间的一种价值观的教育方式。
2.创作美:激发艺术生的红色创作情结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作为艺术类学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宅家不给社会添乱,捕捉到抗疫的感动瞬间与故事,潜移默化中激发了艺术生的红色创作情节,纷纷用手中的画笔赞颂抗击疫情的感人事迹,致敬白衣天使,弘扬社会正能量,发出了各种不同的声音,向世界传达他们的爱和希望。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师生以“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为主题的艺术创作行动,捕捉“上海事迹”中的感人画面,师生齐心聚力,用画笔鼓舞士气,向英雄致敬。学生捕捉在抗疫中感人瞬间、故事等,激发了内心的爱国情结,为国家的举措而骄傲,并主动积极担当,对典型细节、场景道具细致研读,提炼艺术形象,完成心力之作,确保创作中艺术性与思想性深度融合。这次创作对他们而言,也成为一次生动深刻的爱国主题教育。如研究生徐亦萱创作粉画《勇往无前》,自述道:“此次抗击肺炎的战斗中,以钟南山院士领导的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的缩影,他们都曾是这个国家中最平凡的一份子,在危难的时刻他们依然坚守着初心,怀着大无畏的精神一路向前,和时间赛跑,和病毒抗争。而我们希望能用画笔记录下这些逆行的勇士,无论他们的姓名是什么,我们始终坚信有他们在,就一定能赢。”又如,在章莉莉教授的《符号与传达记号学》课程中,主要从抗疫期间的生活出发,以年轻人独特的审美特征,喜欢国潮、酷酷的风格,采用视觉符号语言进行创作,结合传统与当代,形成当代青年人的新风尚。通过这些以艺抗疫的系列作品,充分表现了上海美术学院师生以艺术之笔践行国家使命、以专业力量担当社会需求的责任感。
在疫情之下,人们关上了外出社交的大门,掀起了“宅家文化”,无论是何种文化,都是人的实践活动创造而成的,即“人的生活样式”。艺术家们将宅家玩艺术搬到了人们视野中,其中艺术家何志森策划一个让大家反思“回家”展览,由一个不太起眼的旧厂改造办公楼内营造因隔离、封锁、戒严……封闭在“家”以爱国、红色文化、抗疫英雄等为主创作公共艺术作品,从而构成是一种心灵的互动,引起社会大众的共鸣,激发了人们情怀。同样,艺术类研究生透过对各种文化载体的审美去激发和创作红色文化作品,希冀从中去表达对国家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反映了无论何时何地始终崇和尚美的红色情怀,凝聚着深厚的爱国主义。
3.传播美:让红色之美走向社会大众
学生内心爱国情怀唤起自发面向社会与大众传播尤为最重要,进一步说明这根植于学生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所激发自豪感的举措。学生自主感受、自主体验中去挖掘红色文化,激起内心的爱国情怀时,真正意义地将红色文化的精神价值内化到心底,自发地参与有关红色主题的创作,借以将红色之美传播于社会,走向社会大众。
正如,2018年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团队十多名青年师生为充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积极参与作为“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革命遗址修缮保护项目之一,渔阳里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整体改造。其中,渔阳里广场作为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渔阳里历史文化对外展示的窗口,学生参与设计及实施,将渔阳里的历史文化以公共艺术的形式展示于众,打破了传统的局限于纪念馆空间中的史料传播途径。这设计作品所展示、产生的精神效应对公众起着教育作用,让公众更多地去了解历史,深入了解民族的过去从而感受现实生活的来之不易。同时,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章莉莉在设计“红色文创”中重温“红色记忆”指导学生专门为渔阳里团中央旧址纪念馆设计的红色文创。章莉莉认为,红色文创是急需投入创新力量的,她谈到“我觉得,红色文创太重要了,它对于我们的教育,特别是思政教育,是一种很好的途径。当前正值开展‘四史’学习之际,通过这次为渔阳里做文创设计,我明显感觉到,我们的学生在做设计的同时也给自己上了一堂生动的‘四史’教育课。”这样红色文化形态能够将艺术和社会更好地连接起来,将真正的红色之美传播于社会与大众。同时,也是学生和大众思想交流的重要形式,当学生通过艺术手法让渔阳里历史深入人心,实现了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充分发挥艺术作用同时,也激发了艺术类研究生的红色情怀,深刻感受到艺术的力量与魅力。
红色文化对社会发展是多维度的,艺术价值因具有超正气的精神性、强烈的情感性、生动的可感性等特征,更易使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革命过往在人们心中活起来,也更可能唤起一直蕴藏于人们内心中那些伟大的精神力量和浓厚的爱国情怀。因此,必须将爱国主题教育通过审美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去激发和凝聚艺术类研究生内心爱国情怀,以红色之美的文化艺术价值转化为一种现实能量参与时代发展,这是红色基因传承过程中应该积极探索的路径研究。
三、艺术类院校“90后”思政工作者的研究思考
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既是学生的服务者,又是其思想的引领者,其对自身的角色定位、职业定位和工作定位应具备准确认知和理性思考,面对“90后”艺术类研究生群体,善于运用同龄人的身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从传统管理服务到“服务管理”的观念转变,从内心上树立“心系学生,真诚服务”的理念,不斷地提升自身思想认识、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全方位地发挥辅导员的重要作用。
艺术院校的辅导员对自身角色定位把握要准确。艺术类院校学生因尚处于艺术创作初级阶段,更富有敏感性,其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也具有很大的可变性。在面对这一学生群体时,我们应从专业领域中认识学生,充分理解学生世界,发自内心热爱学生。
在明确角色定位后,应明确自身的职业定位,从单一管理服务到全方位服务管理型转变,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以强化服务、用心管理为宗旨,将“服务”真正贯彻,落到实处。在面对这群灵活、富有创造性和自发性的艺术学生群体,应具备相应的艺术鉴赏能力,自身也应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和培养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以更好融入学生生活和内心世界。
辅导员应尽可能结合艺术院校的专业特色、包容学生个性发展。在实际工作中,从身兼数职的角色扮演中走出来,将管理服务到服务管理转变,注重和强化服务概念,提升我们的工作水平,促使师生关系融洽。
在新时代思想教育背景下,作为思政工作者应紧密结合艺术类学生的时代特点,从认识美、创造美、传播美三个角度,将学生的红色情怀与艺术创作相结合,尤其是面临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下,艺术类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诠释了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
参考文献:
[1]傅晓霞.“红色经典”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新形势——以美术作品为例[J].艺术探索,2010,24(3);
[2]袁德成.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3]杨帆.浅议90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德方法与途径[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108(6);
[4]黄咸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生活化的价值及其实践取向[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23(3).
[5]邹跃进、邹建林.百年中国美术史[M].湖南美术出版社与岳麓书社,2014年;
作者简介:张晓萍(1990.12-),女,汉,上海市人,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