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友女 王晓芳 闫其昀
[摘 要]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根植中国土壤的新型政党制度。就制度的基本功能来说,它体现在吸纳力、整合力、执行力三个方面。吸纳力是民众对执政党地位与国家政权合法性的认同度,反映政党与人民、国家与公民的关系;整合力是系统维护国家权力的能力,是对政党意志统一能力的强调;执行力彰显政党科学统筹实现制度目标的能力,体现制度落地的可行性和生命力。强大的吸纳和整合是执行高效的前提条件,坚持吸纳、整合和执行“三力”的系统集成,即“三力合一”,有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基础,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推动新型政党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关键词] 政党制度;吸纳力;整合力;执行力
[中图分类号] D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479(2021)06-0013-0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国情的新型政党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特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建设”,“展现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1](p11)。探索政党制度借助何种“介子”发挥优势,需要了解政党制度功能的发挥机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越性,集中体现在吸纳力、整合力、执行力三个方面。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广泛吸纳群众参与、提高群众认同、凝聚群众共识,使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经济社会治理。同时,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有效凝聚国家、政府、社会和群众的强大力量,形成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向心力。当然,制度的落脚点是执行,通过执行才能确保各项政策落地落实,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制度吸纳是发挥制度整合与制度执行的前提,制度整合是提升制度吸纳和制度执行的保障,制度执行是强化制度吸纳和制度整合的關键。吸纳力、整合力和执行力协调统一是保障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行稳致远的关键。坚持“三力合一”,广集民意,凝聚共识,提升国家统一意志,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保障资源优化配置和政策有效落实。
一、制度吸纳力:体现民众的认同能力
吸纳,词语释义为吸收容纳,即物体把外界的某些物质吸到内部,实现机体的最优化。引申到政党制度构建,阐释为通过不断优化制度顶层设计,处理好政党与人民、国家与公民的关系,满足不同群体利益诉求,广泛吸纳社会各个阶层意见和建议,增强社会凝聚力,提升民众认同感。制度吸纳力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价值取向的包容性、吸纳群体的广泛性和满足需求的多样性。中国新型政党制度通过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广泛吸纳群众参与,汇聚群众利益需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赢得群众的广泛认同。因而,制度吸纳力的强大与否表现在是否能够产生社会最大公约数。
(一)价值取向的包容性
包容性是政党制度价值取向的内在特性。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吸纳力呈现出的包容性兼具历史文化传统特性与当代社会实践特点。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包容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古人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只有尊重不同主体利益差异性,倡导利益群体之间和睦相处,畅通个人诉求表达渠道,才能广泛凝聚社会共同体意识,减少社会群体性事件。正是这一包容性铸就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伟业。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包容性逐渐融入政党制度建设中,这种“具有自我修正、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的力量,承认多样性思想的并立并存,通过扬弃、吸收和容纳其他理论来不断丰富自己”[2],形成了符合中国现代政党建设需要的制度特色。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始终坚持包容性价值取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实现群体之间的和谐共处,彰显包容性的民族特色和大党优势。
(二)吸纳群体的广泛性
广泛吸纳不同群体参与协商民主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又一重要特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依据现实问题的实际需要,与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合作协商,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依据抗日战争的现实需要做出科学判断,实行了“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政权模式,为取得抗日战争最终胜利提供了力量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以制度化形式呈现有效的政治参与,增强民众对政党制度的认同,开启了符合多民族多阶层的政党制度建设和完善发展之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强调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是亲密友好的合作关系,始终不渝地同各民主党派协同合作,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每年的两会,政协委员通过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商国是,就各阶层对当前发展提出的问题和对未来发展的期望进行讨论,为今后如何更好发展进行协商。新时代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一步发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出战略部署,意味着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开启了繁荣发展的历史新篇章。
(三)满足需求的多样性
中国是一个文化多样的多民族国家,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直接为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社会各界代表和新生力量提供了通过政党将自己的利益、愿望和要求与集体利益相弥合的重要制度保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新兴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不断涌现,社会阶层和利益结构日益复杂化,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要想在建设美好社会中发挥更加显著的制度优势,必须关注社会成员多样化的利益需求,以协商共建赢得群众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一项伟大事业要成功,都必须从人民中找到根基,从人民中集聚力量,由人民共同来完成。”[3]“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生的真谛。”[4](p37) 中国共产党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目标,尊重人民意愿和要求,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各阶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进行充分协商,就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协商。”[5](p98) “实现全国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各方面人民最广泛的团结。”[6](p117) 因此,只有吸纳各群体的民生需求和利益诉求,才能赢得各界的真诚支持和衷心拥护,这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能够赢得群众高度认同的关键所在。
二、制度整合力:体现政党意志的统一能力
“整合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将各自独立而又有一定联系的要素按照某种规定或规范进行调整和协商,使之成为统一体的过程和结果。”[7] 整合把分散的因子按照合乎规律的方式彼此衔接,使这些因子形成“合体”,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的效果。社会发展离不开整合,社会整合又是多力量要素的复合性或集合性。“我国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发生和发展,不是单一力量要素造成的结果,而是诸多力量要素在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及渗透状态下的产物,如此多样的力量要素构成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生和演进的‘历史合力。”[8](p8)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整合力,正是这种“历史合力”的多要素集合。
(一)强化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
政党制度整合的前提是政党意识形态的社会化,目的是形成统一的政治共识。政党意识形态作为国家意识形态,面对我国社会结构日趋繁复,经济领域与文化领域日益多元发展的态势,必须强化政党制度对政党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用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把整个社会凝聚起来,建立一个现代的人民共和国的基础,建立一个中华民族的共同体,在这个基础上才可能有现代政治的运作。”[9](p312)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通过发挥意识形态的整合和引领功能,达到了凝聚政治共识、规范社会政治行为、团结社会成员的效果,最终增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并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秉承与时俱进的品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与我国社会主义性质一致的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是执政党对社会成员提出的思想价值体系。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在新型政党制度下,我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与各民主党派协商下,取得“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共识。因此,党的指导思想在每个历史阶段的发展与飞跃,都依赖于政党意识形态强大的凝聚力和民众在参与、认同、支持和遵从中逐渐形成的统一政治共识。
(二)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这个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核心就在于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过程中,需要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并在其带领下实现了国家长治久安和繁荣富强。“中国共产党作为最好的政治领导力量,居于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地位,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10](p15)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这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根本所在和命脉所在。通过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我们了解到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很好地发挥了领导作用,努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铁的事实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取得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成就,并逐渐走向国际舞台中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新中国的繁荣富强。坚持中国共产党这一坚强领导核心,是中华民族的命运所系。”[11](p18)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整体、系统地进行了制度安排和科学谋划,充分体现了强大的整合能力。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和牢固政治基础。人民的信赖、支持和拥护,是不断赋予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新生命力的根本所在。我国具有地缘辽阔、人口众多、民族多样的特色,意味着实现社会稳定繁荣发展,需要更具有整合力的政党制度。因此,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正确处理好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实现社会整合的重要前提。无论从理论上、历史上还是现实生活中,党和人民群众都是密不可分的。从理论上讲,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从历史上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依靠人民壮大的历史;从现实来看,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新形勢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着力点,才能集众人之智、聚众人之利、合众人之力,求取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12](p85)。在新型政党制度建设中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主体性作用,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才能团结带领人民创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
(四)集中力量办大事
“促进社会整合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价值所在”[13]。“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党带领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智慧结晶,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和优良传统。坚持全国一盘棋,谋篇布局,多方参与,高效联动,是社会主义制度调动各方面资源、统一各方面行动、高效有力办大事的突出标志和集中展示。这一思路充分体现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体现着局部与整体的衔接、弱势与优势的转换、短期战术目标和长期战略目标的切换,其主要目的就是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到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利于矛盾的解决和目标的达成。例如,在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汶川大地震和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等国家大灾大难之际,中国共产党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通过将国家发展进程、发展目标、资源配置、要素流通和利益表达有机结合,社会治理与资源配置、地域特色、客观环境、时代变化以及人民意愿的紧密结合,有效协调资源要素在全社会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实现资源优化、合理配置,发挥了新型政党制度的整合优势,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高水平发展,使中国创造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
三、制度执行力:体现制度目标的实现能力
“制度执行力是指制度本身所具有被执行落实的强制力、执行效力,以及相关组织在执行相关制度时的执行力量和执行效力。”[14] 制度构建的目的在于制度实践,不经过社会、人民和实践检验的制度,再美好的制度构想都是空中楼阁。“执行是制度的内在组成部分”[15],制度规范行为和维护广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的作用不会自动实现,而是通过事实体现出来的,这不只是理论上的论证,更是实践上的表达。一项好的制度要继续延续下去,就需要更好的执行。中国共产党100年来焕发出的强大生命力,得益于有效的制度执行。
(一)提升制度执行的思想认识
执行在政党制度建设和优势展现中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项制度制定了,就要立说立行、严格执行,不能说在嘴上,挂在墙上,写在纸上,把制度当‘稻草人摆设,而应落实到实际行动上,体现在具体工作中。”[16](p71)“得不到有效执行的制度犹如‘牛栏关猫,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17](p338) 当前,新型政党制度执行力在某些方面存在薄弱状况,如执行过程中应付了事、机械死板地执行制度、明目张胆地拒绝执行和不积极主动执行等。究其原因,执行主体在执行的过程中,对执行理解不透彻,敷衍应对,有时候根据个人喜好选择性执行,不关注社会各阶层的想法和需求,也没有主动性和自觉性,导致部分政策的落实缺乏实效性,不能达到最终的治理效果。同时,在执行过程中,把制度当作一种教条,机械死板地执行,未能因地制宜,灵活地应对在制度执行中出现的突发事情。从深层看,制度执行力强弱与制度是否有效落地密切相关,与制度执行主体的主动意识相统一,与制度执行机制的合理构建以及有效的监督机制密不可分。没有脚踏实地的执行意识、科学合理的执行机制、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政党制度执行力犹如霜打的茄子,没有了活力。制度只有通过有效执行,且执行必须有力量,才能呈现治理效果。
(二)强化执行主体的主动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制度是行动的保障。政党制度能不能在新时代发展实践中取得实效,关键还要看执行主体执行得怎么样,是否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是否体现了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为人民办实事的工作作风。政党制度执行主体增强对制度执行落地的思想觉悟,有助于大大提高制度执行力,提升新时代社会治理效能,实现社会和谐有序、长期稳定发展。增强政党制度执行主体以及参与制度建设主体对制度认同的思想觉悟,有助于提升政党制度执行效能,这也是政党制度执行的重要前提。强化制度意识,要求执行主体对制度怀有敬畏之心,心中始终是国家和人民,自觉维护制度,认真践行制度。同时,各民主党派以及各界群体也要培养制度意识,不断增强对政党制度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三)构建制度运行的协同机制
好的制度设计,是提高制度执行力的前提。既要在制度构建上展现优越性,又要在制度执行上达到实效性,实现政党制度构建与实践落实的有机结合。政党制度协同运行,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国家工作中实现全面贯彻,有的放矢,协同规划,分工协作。比如,充分发挥我国社会治理的制度优势,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就是做好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等七个方面工作,才能把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因此,新型政党制度的顶层设计需要在具体实践中去检验。“制度设计的科学性最终要体现为制度运行和制度实践的合理性。”[18] 执行是实践检验不可绕过的行动力,政党制度执行是否有效落地,需要看制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因地制宜。同时,制度设计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推动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良性互动,在执行中检验制度设计的科学合理,为下一步完善和发展积累经验。
(四)建立有效的执行监督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是检验效能的重要手段。制度执行主体在执行实践过程中,执行是否有力需要接受使用者的监督和认可。“制度的好坏优劣,最终都要依照执行情况做判断。”[17](p258) 衡量制度执行是否有效有力,关键看执行速度、执行准确率和执行效能程度是否达标。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各项政策要在执行中接受检验,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独具特色,就需要看执行的成效如何。被实践证明、人民认可的制度成果离不开对制度执行主体的执行监督。“权力容易被滥用,不受监督的集中的权力则更容易被滥用。”[19] 人民通过信访举报、民主评议、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联系群众等监督机制,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并使执行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达到制度执行的实效性。
四、坚持“三力合一”,增强制度自信
中国共产党要增强制度自信,离不开新型政党制度功能的发挥,特别是吸纳力、整合力和执行力三要素的协同运行。从新型政党制度功能分析,制度自信源于广泛的民众认同、统一的国家权力和有效的执行能力的三维统一。新时代,新型政党制度坚持“三力合一”,发挥独特优势和生动实践,深刻阐释“新型政党制度作为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政治创造,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20] 从三要素的关系上看,其中任何一个要素出现问题,都足以造成新型政党制度的“漂浮”现象。
如果忽视新型政党制度广泛的社会吸纳,新型政党制度不能为社会整合提供坚实的民意基础。政策不能充分反映群众心声,不能回应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需求,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制度的制定就会失去价值意义,就难以获得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等社会各界人士的心理认同和行为遵从,执政党的执政基础就会面临极大考验。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来征求各社会群体意见,以民主化共同协商的方式,将“众意”和“公意”统一起来,实现中国人民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在人口大国的中国,如何将林林总总的意见加以梳理、辨析、筛选、提炼,使决策符合大多数人的意愿,这对制度制定部门而言无疑是一个考验,也是决策智慧的体现。因此,关键是把握“大多数人的意见”,兼顾各种社会群体的意见,实现各项决策更加科学合理,也为新型政党制度执行提供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如果轻视制度的主体力量,忽视新型政党制度整合力,没有形成统一意志,没有一个强有力核心进行整合统筹,再好的制度也是一盘散沙。如果对实际工作起不到指导作用,甚至会出现资源配置不公、效能低下的状况,无法发挥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执政资源配置的科学与否还直接关系到执政党合法性资源的开发成效,关系到执政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和社会整合能力的提高。”[21] 通過强有力的组织力和动员力,运用科学思维,强化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建设,实现意志、智慧和行动的统一。强调整合力量,能够将多元主体的不同想法通过交流汇聚、共同协商等方式统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实现社会治理最大效益。简而言之,新型政党制度整合程度越高,社会向心力就越强。
如果制度缺乏可行性,没有高效执行力,就会出现“知行分离”和“说一套做一套”的不良现象,新型政党制度就会成为一个“空架子”。如果制度执行中的效果与制度设计的初衷发生偏离,治理绩效就会大打折扣,再好的制度也难以发挥作用,只会使制度流于形式,出现制度“悬置”的问题,不能达到预期的治理效能。万般道理,落实才是硬道理,要在狠抓决策落实上下功夫。因地制宜,与时代要求相结合,与当地实际相适应,把宏观的制度化解为一项项具体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例如,在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的努力下,各级组织共同致力于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现在正向实现全面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转移,充分体现了脱贫攻坚工作的执行力度。
坚持“三力合一”,诠释政党制度特色,彰显政党制度的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达到倍增的效果。“如果把一个国家比作一条大船,国家制度吸纳力决定谁能够上这条船,谁能够在这条船上;国家制度整合能力决定了谁是掌舵的船长;国家制度执行力,决定了这条大船是否能够最终安全高效到达目的地。”[22] 我国政党制度也好比这一艘大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特色,使政党制度吸纳能力尤为突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实现在全国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提升执行力,将新型政党制度要求有效落实。我国建设了世所罕见的港珠澳大桥、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阶段性成果,这些有影响力的治理成效,都是对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功能发挥的最好诠释。
制度问题关乎党的方向,关系国家建设、民族团结和人民发展。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为我们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2021年)白皮书中,高度概括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伟大的政治创造,为世界政党制度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也成为世界政治文明新模式。我们只有坚持制度创新和制度自觉,实现制度功能“三力合一”,才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才能使新型政党制度在新时代焕发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问题的决定[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9.
[2] 刘友女, 付艳蕾. 包容性价值取向: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时代转换[J]. 探索与争鸣, 2011(增刊).
[3] 习近平. 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6-11-12(02).
[4]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7.
[5] 徐斌. 中国为什么自信[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9.
[6] 陈明明, 肖存良. 统一战线与协商民主[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7.
[7] 袁廷华.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功能探析[J].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 2014(6).
[8] 邱耕田. 整体性发展论[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
[9] 王绍光. 理想政治秩序——中西古今的探求[M].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2.
[10] 张占斌. 制度制胜——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制度优势[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20.
[11]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7.
[12] 中共中央宣传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 北京: 学习出版社. 2018.
[13] 翟桂萍, 罗嗣威.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治理意蕴[J]. 理论与改革, 2020(1).
[14] 莫勇波, 张定安. 制度执行力: 概念辨析及构建要素[J]. 中国行政管理, 2011(11).
[15] 周文彰, 宋歌. 执行力在制度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 人民论坛, 2020(26).
[16] 习近平. 之江新语[M].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7.
[17] 夏锦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研究丛书. 制度自信[M].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8.
[18] 蒋英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优越性的四重来源及其整合——基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视角[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3).
[19] 赵文. 列宁人民监督思想及当代启示[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2).
[20] 刘家强. 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对新型政党制度的认识和理解[J]. 红旗文稿, 2021(16).
[21] 蒯正明, 杨新宇. 论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的优化配置[J]. 学习论坛, 2010(5).
[22] 宋世明. 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框架[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