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作,此词作用浑然天成、清爽简朴的白描语句,抒发出征途中思念故土的绵长心境。《长相思》能够流传至今且被人们广为赞誉,主要因为该词呈现出浓郁的画面之美、音韵之美,其美的独到,毫无雕琢,如同出水芙蓉一般令人眼前一亮,又因真情而感人至深。所以,在讲授《长相思》这一词作,要立足“美”的视角,让学生徜徉在它的词情画意之中。为了使学生在该词学习中获得真实情感体验,需要教师结合文本特点,合理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刻感受词作的音韵之美、画面之美。
一、引导学生分层吟诵,使其感悟诗词音韵之美
诗词作品一般都蕴含浓郁的音韵之美,朗读起来高低起伏,和谐且有节奏,听着则有无限韵味。虽然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词大多比较短小,但学生依旧会在初读时感到有难度。因此,在《长相思》教学期间,为了使学生深刻感悟其中蕴含的音韵之美,教育者可引导学生分为不同层次吟诵古词,逐步推进古词教学,使学生们可以一步步感知古词韵律。
在《长相思》教学时,可让学生从初读到再读,最后进行美读,以三个层次完成吟诵。在初读期间,主要让学生朗读通顺,全面清除古词文本当中的生僻字。《长相思》当中,学生们往往对“聒”字比较陌生,并且不易理解“榆关”“千账灯”“那畔”等,所以可以在引导学生初读时,重点让其在自读中标出有哪些生词是易读错或不会读的,之后通过查找工具书解决生僻字,理解陌生词汇,清扫阅读障碍,顺利通读全词[1]。之后,教师可指明让某学生范读,或让学生们和同桌互读等纠正读音,保证规范朗读。在要求学生读通全词时,还需要学生读对节奏。《长相思》中既包含两字一顿的句子,也包含三字一顿的句子: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在学生阅读时,可在教师指导下在相应节奏点适度停顿,通过节奏的呈现让学生脑海中幻想出一个个画面,感受思维跳跃;在再读期间,则要求学生读“好”。此时学生基本已经读通,而要在此基础上读“好”,就要重点展现出朗读速度变化感,使学生从字里行间的读速改变,感受征途漫漫,此刻的战营危机四伏,此时的作者愁绪满怀。基于此,需要在读词的时候更加缓慢,并保持低沉的声调。因为该词通过多层对比营造出一种空间差异感,这就需要通过读速改变加以体现。比如故园、榆关之间存在景物和空间对比;故园无此声和塞外风雪之间又有虚实对比、景物对比;梦中故园和榆关景物之间存在虚实对比,等等都深刻表达出作者当时的思念家乡之情,朗读中需要注意处理,特别要绵长又深沉地读出“故园无此声”,使学生通过联想引出思绪。同时,再读时需读出重音,比如要重读“一程”“一更”“夜深”“千帐”“聒碎”“故园”等词语,通过有轻有重的朗读节奏,使学生深刻感受作者身处恶劣、艰险之境时深沉的思乡之情;在美读期间,重点要求学生读懂,尤其要读出古词蕴含的美感和意境[2]。在时间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在美读时针对不同句式读出不同语气,并要同步感受词中特殊句式想要表达的效果,以深刻体会其中含义。在带领学生分层次诵读过程中,既可让学生感受古词独特的韵味,又可使其领悟作者通过古词传递的情感寄托,充分享受与欣赏古词音韵之美。
二、将品词和勾画结合于一体,使学生体验诗词画面之美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当中大多古诗词都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不过因为诗词语言相对精简和凝练,虽然有助于表达深远意境,但却因为小学生目前主要偏重形象思维,缺乏生活经验,阅读积累也相对较少,所以很难通过诗词语言的阅读感受作者想要呈现的深沉场景。所以,为了让小学生在形象思维中更深刻、直观的感受古词画面之美,可在对《长相思》教学期间引入绘画,使学生们在品词的同时作画,用直观的画面感悟古词蕴含的意境美,并结合画面与意境深刻理解此意。在这一古词教学期间,教师可先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圈出描写景物的词,比如雪、风、山、水、千帐灯、榆关、故園等,之后引导学生结合古词创作语言,细细品味古词中蕴含的意象,同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对词的理解,在现实和联想基础上创作画面,重现古词中一个个景物,用一幅幅画面表现一句句古词。
为了通过绘画呈现词境美,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色彩情感表现画面情感。每一种色彩基调都有一定情感表达,为使学生对《长相思》所呈现的画面美有更真切、深刻的感受,教师可重点引导学生在绘画时运用不同色彩表达词作情感,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为画作着色,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可更直观的感受词中时淡时浓的冷色基调,且整首词的基调主要表现为灰色[3]。在学生把握着色重点之后,就将整首词画作了一幅浅淡、干净的山水画。学生们看到这种色彩基调,也能更深刻的体会作者通过这首词所表达的思念故土、远离家乡之深沉心境。
三、引入作者背景,使学生深悟诗词情感之美
古诗词照映着诗人的生活情绪,所以在学习古诗词时,需要带领学生了解作者生活以及作品创作的社会与文化背景。在学习《长相思》之前,教师就可先为学生分布任务,让其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多种渠道与方式了解纳兰性德这位词人的写作风格、身世背景以及创作背景等。在课堂教学之初,由学生自主或以小组为单位向教师汇报自己所掌握的有关纳兰性德的资料,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予以补充,使学生对词人有一个全面了解之后再开始学习文本,便于学生更顺利的走入诗人内心世界,为学习和理解文本内涵奠定基础。
纳兰性德是一位著名的词人,他生活于清代初期,字容若,出生在贵族家庭,其父亲为清朝宰相,纳兰性德自己才华横溢,在殿试中因有突出表现被赐进士,深受皇帝的器重与赏识。虽然词人有着优越的身世背景,地位也相对较高,本应是羡煞旁人且春风得意的志士,但在他的词中却总是流露出凄美、惆怅之情,这显然有其它原因存在[4]。康熙帝于康熙1861年平定三藩之乱,使百姓过上祥和、安稳的生活。纳兰性德在同年三月随康熙帝到辽东巡视,途径山海关。纳兰性德作为皇帝身边的红人,往往需要陪同在皇帝左右,皇帝出巡时大多要紧随身边,这就使得其不得不常常离家。在随皇帝出巡过程中,虽然表面风光,但是却甚是思念故园和妻子,因此他就在途中写下《长相思》这首凄美佳作。而学生在了解词人创作背景后,再去品读这首词,会更加容易理解其中的意蕴和内涵。
四、挖掘韵律中所藏情感,使学生感受诗词意境之美
在学习词作品的时候,读是一种和作者对话并走进诗词的重要途径,通过放声阅读,可以把静态的纸面文字化作有声语言,更深刻地品位其中的意味及韵味。在读《长相思》的时候,要充分感受其中蕴含的韵律藏情特点,尤其要品读词中“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等绝妙之句。在教学中,可让学生们读词之后设想一下:能不能把“山一程”换做“一程山”,把“水一程”换做“一程水”,将“风一更”换做“一更风”,将“雪一更”换做“一更雪”?而学生们基本会异口同声的说到“不可以”。因为在古词当中,“程”和“更”有着相同的韵母,在词创作中非常讲究押韵,而这两个字就充分符合押韵要求。另外,“程”可以丈量距离,“更”可以计量时间,在句尾用这两个字,能够在诵读当中更深刻、真实的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路途遥远以及时间漫长之感[5]。所以,词人如此安排不仅考虑整首词具有更加统一、和谐的韵律,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也考虑这样更有助于表达情感。所以,即便学生们初读这首词的时候不能深入、细致的了解作者情感,但通过不断品读,可有效的透过字句大致了解词人内心情感倾向。
《长相思》这首词还体现出意境凄迷特点,词人在词中主要用过意象铺排表达内在情感并营造意境,所以此中频繁出现表达意象的词,比如“山”“雪”“水”“灯”“风”“故园”“榆关”等。而作者所用的这些意象词汇,能使读者感受到怎样一个意境呢?通过词作分析,可以看出作者在这首词当中频频回望故乡的方向,眼看着走过山山水水,和家园、妻子渐行渐远,等到夜间安营扎寨后,帐中明灯愈加清晰、透亮。“千帐灯”是需要学生们格外关注的,因为这里词人运用了虚写手法,并非真的有一千顶军帐,但这种虚写更是衬托出作者想要表达将士们和自己一样辗转反侧、心绪不平的心境。词人静卧在帐内,静听外面风雪呼啸,更是思念祥和、温暖的故园,也不禁发出感慨:故园无此声。通过意象铺排,学生们可以更深刻的感受词人当时凄迷、伤感的心境,并从更深层次了解这首词的创作情感与内涵。
五、探析词人创作手法,使学生体会诗词写法之美
在《长相思》这一古词教学期间,教师还要注意从词人的创作手法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深刻体会诗词写法之美,并真切了解词人如何通过词作透出韵味、隐现意味、表达情感的。首先,可以看出这首词在创作中词人运用了视听结合表达技巧,比如通过上文所说的几个意象词,可体现出作者在“山一程,水一程”以及“风一更,雪一更”中表达的空间、时间变化。“灯”“榆关”“山”还有“水”都是作者看到的实物,而“风”与“雪”主要体现在作者在帐中听到的、雪声,结合所见之景和所闻之声,巧妙地将视听结合与一体,建立景物之间的关联,调动读者多项感官[6]。其次,纳兰性德在《长相思》创作中运用了白描手法。如果在“山一程”和“水一程”之前加上“诣陵途中”,或者在“风一更”之前加上“凛冽”,在“雪一更”之前加上“凄迷”等,虽然可以更清楚地交代远行背景,但是却不符合词的格律要求,刻意修饰意象反而还会限制读者想象[7]。而教师在带领学生对比后,学生们可更深刻的感悟词人所用白描手法,进而激发其创新思维和现象思维,提高古词学习兴趣。
古诗词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中灿烂的瑰宝,古诗词所呈现出的优美意境和深刻内涵是所有师生需要共同感悟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高度关注古诗词教学,充分了解与总结古诗词教学规律,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感受古词之美,徜徉在词情画意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更深刻感悟古诗词的意境之美、情感之美,需要小学语文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关注引导,使其通过有节奏的诵读,或者绘制出词中画面,或者了解作者背景等深入了解与体会古诗词之美。
参考文献:
[1]肖荣玉.立足文本品味文章情感——以《长相思》的解读为例[J].考试周刊,2020(049):37-37.
[2]卢颖霞.造境在王崧舟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以示范课《长相思》《枫桥夜泊》为例[J].北方文学(下旬刊),2019(007):208-208.
[3]唐浩然.诗词教学视野下的纳兰词《长相思》解读[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03):101-102.
[4]吴建英.审美视域下小学古诗词教学——以两首词的教学为例[J].教育视界,2019(022):40-40.
[5]彭红梅.《四季之美》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一)[J].小学语文教学,2019(027):49-49.
[6]刘爱灵.读是关键 品为要害——《长相思》教学设计[J].湖南教育(B版),2020(12):52-52.
[7]吴建英.关注文体 教出词之美——五上《长相思》教学实录[J].小学教学设计,2019(34):19-19.
杜文屏,浙江省紹兴市新昌县南明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