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林
近年来多个省市中考历史学科选择题和材料题的分值占比基本是4∶5。“得材料题者,得天下!”根据自己十多年中考阅卷的经验,笔者对中考材料题中考生的出错类型及纠错对策总结如下。
一、考查知识点类的材料题常见错误类型:1.答案混用相似的历史名词;2.用大白话而不是历史专有名词来答题;3.写不准答案,经常出现错别字;4.审题不清晰,答非所问。
纠错对策:1.知识点理解要清晰、记忆要牢,易混点要辨清;2.熟记重要历史专有名词,养成用术语答题的习惯;3.难写、难读的知识点要读熟读顺,多写;4.养成耐心仔细审题的好习惯,尤其要审清限定词。
例题 在危机不断恶化的危急形势下,罗斯福于1932年在演说中说:“我发誓:一定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材料中的“危机”指什么?
“战争、黑奴制、金融危机”是错误和不准确答案,准确并用术语的答案是“世界性经济大危机”。
二、考察历史认识类材料题常见错误类型:1.脱离材料所给信息和提示,生搬硬套脑海中已背诵下来的僵化答案;2.不会利用材料中已有信息或提示信息来答题;3.分析概括能力较差,理解迁移能力不够,综合能力薄弱;4.答题狭隘偏激,死守课本观点,不知变通。
糾错对策:1.把握材料题的特点,依据限定语精准审题;2.通览材料,锁定关键词,把变式与特定考点联系起来;3.对于综合性试题要从整个材料及宏观角度审视;4.立足主流价值和课本观点,敢于发表创见。
例题 据统计,1996年,高科技产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德国达58.6%,美国占55.39%,日本占53%。请问:20世纪90年代,日本、西欧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只会死记硬背的同学会回答“是因为各国联合起来”或“美国马歇尔计划的经济援助”,但细心的同学会注意到时间是“20世纪90年代”,而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且抓住了材料中的关键信息“高科技产业”,再联系第三次革命的内容和影响,答案应是“20世纪90年代,日本、西欧都参与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高科技产业”。
三、考察图片类材料题易犯的错误类型:1.观察图片时忽略了细节;2.混淆相似的图片;3.缺乏对图景的仔细观察和分析;4.没有建立图片与特定历史事件的深刻联系,只见表象不见本质。
纠错对策:1.养成图文结合的良好习惯,做到“史在图中”;2.经常对相似的图片进行类比;3.仔细观察图片细节,注意图例和文字的提示;4.建立图片与特定事件间的对应关系。
例题 右图“不平衡的跷跷板”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怎样的趋势?
有些同学只看到格局,回答“经济全球化趋势”等。但审清“问的是趋势而不是当今格局”后,就会答“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四、考察数据和图表类材料题易犯的错误类型:1.读不懂图表;2.仅能读懂数据含义,但不知跟课本中哪个知识点联系起来;3.不会准确规范组织答题语言,言不达意;4.不会排除无关数据、干扰性数据,抓不住关键信息来组织答案,答案与数据脱节。
纠错对策:1.先看反映的是什么内容和主旨,再看数据的变化特征和规律。2.联系题目设问找出唯一的对应关系,以便明确答题对象;3.审清题目要求,全面准确规范地组织答案;4.紧扣设问找到中心词及关键语句,忽略掉干扰信息,不为所惑。
例题 据下边数据说明导致1946年工业品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凭直觉答“经济大危机”,或笼统地答“战争的破坏”,都不能得分。若定位在1939和1946年(这刚好是二战的开始和刚结束),再分析数据7年后不升反降,答案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对英法德造成了空前破坏”。
良医治病讲究辨证施治,归纳出考生做中考材料题时的出错类型及表现,就可以在知识记忆、审题、答题规范、归纳概括等方面找出改进的具体对策,对短期内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和中考成绩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