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计算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2021-12-08 13:46林学梅
无线互联科技 2021年20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

林学梅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完善,社会更加重视推行和培养更多类型的计算机行业专业技术人才。职校需要改变计算机技术专业原本的教学方式,将宝贵的教学经验和崭新的教学理念进行有机融合,让学生掌握更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对现阶段职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方式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旨在帮助更多教师能够及时完善原本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职校教育;计算机技能;人才培养

1   职校技能型人才培养工作现状

1.1  课程设置不契合社会发展需求

很多职校学校在计算机专业领域之所以无法获得既定的教学目标,其主要原因是学校在设置教学内容的时候无法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这就导致很多教师的授课内容实际上并不能帮助学生在顶岗实习或者进入社会后在众人中脱颖而出,这对学生进行社会角色转换是极为不利的[1]。长此以往,职校也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为社会提供更多先进人才,这会导致我国在计算机人才领域产生更多的空缺。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仅要将教材中的知识研究透彻,也需要对当今社会的发展态势进行缜密的分析,这样才能依据社会的实际情况充实课堂内容。职校也应该将最新的计算机技术作为学生的重点学习课程,保证学生学习到的所有知识都能在进入社会环境后具有足够的用武之地,学生也能够在计算机领域切实发挥出自己的价值。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先进知识,在进入工作岗位后也能够产生更多新颖的工作想法,对于促进计算机领域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2]。因此,制定契合社会需要的教学内容对于提升技术人才培养计划质量是极为重要的教学环节。

1.2  学生评估方式缺乏科学合理性

很多职校在制定评估标准的时候都存在很大片面性,仅以卷面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能力的唯一标准,导致很多有潜力的学生不能发挥其优势[3]。这就需要教师以及学校领导及时改变原本的评价标准,让学生能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可以更加富有针对性,并且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实践课程成绩,让学生可以有更多机会将自己的智慧付诸实践。让学生能够在后续的计算机知识学习环节中产生更大的兴趣,这是促进人才培养计划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是每个学校都应该及时意识到的问题,教师也能够依据评价数据信息及时改变原本的教学计划,让所有教学工作者能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发挥出巨大的价值,为社会提供更多计算机专业人才,并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2   职校培养计算机技能紧缺型人才的主要途径

2.1  立足行业发展进程,确定人才培养定位

21世纪,社会的发展变迁已经无法脱离对计算机技术的使用而独立存在。因此,职校教师在后续工作环境中需要及时革新自身的教学方式。根据人事部以及教育部提供的数据信息也能够知晓,在我国在发展历程中依旧需要大量的计算机领域专业人才,职校有责任及时完善自身的教学理念,并且需要深切感知到自身肩负的重要责任,依据社会的实际情况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人才。尤其需要重点培养高精尖技术人才,在系统分析师等岗位都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填补空白,项目技术主管等管理层岗位更需要具有专业素养的人才执行相关的工作任务,并能够及时寻找出其中存在的各项专业问题,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更多专业化的指导意见。针对当前的行业情况,职校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及时创新自身的运营方式,需要给予计算机专业更多的资金支持,并及时在教育市场上招贤纳士,创建最优质的专业教师团队,这样才能够培养出更多的紧缺型人才,为计算机行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面对这种人才需求现状,职校应该及时转变自身的发展定位,为社会培养出更对具有高度爱国情怀的专业人才,充分激发每个学生的潜在创新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学校期间有机会将自己的想法体现在各类实践课程中,让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够在这种完善的教学环境中得以实现,让学生学习计算机领域相关知识的时候能够有更强的自信心。

2.2  分析职业专业技能,创建新颖课堂环境

职校计算机领域的课程本身就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很多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会更加重视传授理论知识,但是在实践课程中却没有给予更多的精力,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只会纸上谈兵,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没有借此机会得到根本性的提升。这对学生的长久发展并不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学生进入社会后的竞争能力也会因此变得薄弱。为了切实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教师在日常教学环境中就需要对相关岗位的特点加以多角度的分析,这样才能切实了解当今社会真正需要的专业人才类型,知晓学生应该在学校期间掌握何种技能,促使学生在进入社会后能够及时解决上岗就业问题,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社会实践工作。

首先,职校需要在教学方向上进行改变。不仅要求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时候对课程内容进行精细化的分析,还应该和当地的知名企业进行充分联络,并在校园内建立各种先进的实训基地,让各个企业在学校中将自己的实施项目展示出来,这样能够让学生在校园内就可以及时了解当今社会所重视的计算机领域技术,促使学生能够在实践课程中逐步找到自己的前进方向,这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进步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为此,顶岗实习活动的实施也是极为重要的,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不仅能够利用自己的智慧解决一系列的问题,还能够和各种知名企业中的先进人才学习到各种新型计算机技术。同时,学生能够逐步了解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这样才能够切实促进技能型人才培养程序获得更为优质的效果。教师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也需要不断充实自己。

其次,职校在教学管理时应该将学年制的优势和学分制的特点进行紧密联系,这种富有弹性的教学制度能够让学生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挖掘,更加重视学生现阶段的个性化发展。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案,让教师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了解各个学生所面临的问题,这样才能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充分彰显每个学生现阶段的突出优势,并弥补学生在计算机领域的不足。 这样,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的时候也会更加积极主动,能够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各种教学任务。对于具有突出表现的学生,教师也应该竭尽全力找出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模块化学习资源,让学生能够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表现出自己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计算机领域大显身手。在这种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紧密结合的教学环境中,学生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2.3  转变落后教育观念,完善原本教学体系

现代计算机技术的革新速度是日益提升的,教师在執行教学任务的时候也应该及时革新原本的陈旧教学观念,这样才不会出现教学理念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革新原本的教学计划,让自己的教学体系能够得到及时完善。长期以来,很多职校在执行计算机领域教学任务的时候都会竭尽所能推行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方式在实施的时候会依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制定后续的教学计划。这样能够保证课程切实满足了社会的实际需要,也可以让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在实施的时候获得更优异的效果。教师在设计课程内容的时候也需要对社会的实时变化给予广泛的关注,并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对市面上出现的新型计算机技术操作原理进行精细化研究,并将其中的深刻理论知识转变为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授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校园中掌握最新的计算机技术,这对于提升人才质量水平是极为重要的教学环节。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也会有全新的想法和理念。在创新教学评价内容的时候,教师应该要求每个学生都应该在毕业前夕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其具有针对性的辅导,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及时找到对口工作,促使学生可以顺利进入社会,学生能够积累到更多计算机领域先进工作经验,可以在计算领域拥有璀璨的发展前景,职校学校也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先进的人才。

3 结语

综上所述,职校教育工作者在执行各项教学任务的时候应该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制定出一套更加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为社会培养更多先进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国章.职校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20(6):222,224.

[2]简兴春.职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8):754.

[3]方勇.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J].科技展望,2017(13):238.

(编辑 王雪芬)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
情景教学法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从美术创作论人才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