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考地理复习策略探究

2021-12-08 11:18何延勇
考试周刊 2021年82期
关键词:思路知识点核心

摘 要:教师要清楚知道学生在复习中,需要掌握的解题思路和运用知识的核心素养基本能力。文章围绕教材地理知识的学习和学生完成高考地理习题的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在设计问题中积累教材知识,讲解学习地理的总结和分析思路,并运用图标学习方式和思考题,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地理复习;地理知识

一、 引言

教师帮助学生完成高考地理教材内容的复习,并为他们提供拓展个人思维和综合能力的思路,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和复习效率有所增强。其中如何让学生在读懂教材语言的同时,进行到思考和表达学习观念的状态中,是教师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重点。据此,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独立完成解题思路和解答流程的基本要求,培养他们从多方面提高自己的核心素养。

二、 培养学生完成地理知识复习的核心素养

学生在学習地理知识的思考阶段,是在记忆教师所描述教材内容为主的学习中成长。当他们开始独立完成这些内容的复习时,学生很可能出现思路和思维上的不清晰。因此,教师不能够再让学生完全依据教指导要求,把他们约束在一个学习行为的框架里,要求学生独立并套用答题公式完成复习过程。通过帮助学生克服对教材和教师的依赖性,让他们进入到独立完成地理知识复习的学习状态中,并为学生设计一些常识性问题,让他们在教材中找到对应解题思路或文字语言,使学生具备复习知识点的牢固记忆。

教学中提到的常识性问题,应当与教材地理知识结构有关,能够体现每章节中要求学生完成对学习目标。防止他们在学习中钻字眼的思维误区,具备引导学生持续深耕所学知识的导向型作用。很多教师会把问题当成引发学生学习思路和兴趣的教学环节来完成,在设计具体问题时通常不会提到教材中的知识点,只是让学生进入到独立学习的一种思维状态中。这种做法,只适合学生刚刚接触地理知识的学习阶段。在高考地理复习阶段下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强调常识性问题能够触发的学生基本学习思路,使他们能够在问题中找到解题思路和运用地理知识的有趣逻辑,让学生能够带着自己的兴趣完成地理知识复习任务。

如“地球的宇宙环境”中,提到了观测地球及其他天体的概念,和地球与其他天体共同组成银河系的事实。教师就要把与之相关的内容作为常识性问题,让学生进行学习和课后习题上的解答。可设计的问题有:月球和地球存在怎样的联系?他们在运动过程中共同组成了怎样的星系?通过简单的问题内容,学生便可了解到整堂课所要复习的知识内容。教师可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和完成知识内容复习的这个过程,培养他们思考和运用知识的核心素养。

三、 重视地理考题复习和分析思路课上讲解

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复习思路时,要适当结合高考试题形式和具体内容,为他们普及所学知识在习题中的应用思路。重点对选择题中的易错知识点进行相关性的讲解,使学生能够重点把握查阅地理地图的方位知识和重要地理常识。其中结合地理地图与教材知识共同完成对习题内容的复习和讲解,是让学生能够最快速掌握习题解答思路的教学方法。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地图的使用,在于学习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与河流分布位置,及国家重要城市资源分布状况。他们在使用地图分析知识点复习思路上还不够清晰,不足以让各自的核心素养得到发挥。据此,教师可以尝试对考查学生知识储备和思路的填空题型进行重点讲解,帮助他们建立复习和分析知识的具体思路。

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这一课中,探讨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选择题型中的常见考点。其中太阳活动现象是证明太阳活动状态的最直接因素,其活动状态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干扰地球磁场来影响人类活动。一般选择题型中提到此知识点的内容,多为考查学生对太阳黑子变化图和辐射图变化的分析。而学生通常都看不懂图,直接套用教材语言文字选择选项。实际上不论是哪种太阳活动现象,都是表明太阳活动状态的强弱,与学生解题思路并无太大的关联性。题目要求是让他们在选择题选项中,找出与某种太阳活动现象直接相关联的地球活动变化或危害性灾难现象。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太阳活动影响地球的多种现象,使他们能够在读懂题意的情况下完成习题思路解答,并建立提升个人核心素养的学习需求。

四、 引发学生对高考地理内容的生活化思考

高考地理出题的灵活性很强,所考察的知识点基本都为教材内容中所能够包含的。据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完成对所学地理内容的生活化思考,使他们能够结合生活经验和教材知识,综合完成对复习知识点的二次学习,从中领域到新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思路。其中涉及人类历史发展的地理知识,通常需要学生结合同一历史时期出土的多个文物或化石,具体分析习题要求学生完成对哪一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知识和地下资源的实践分析。教师可让学生先忽略与时间有关的地理知识内容,学习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方法,在对他们进行此学习框架中重要知识点的填充。这能够让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思考,倾向于完成相关的生活实践应用,减少学生用不切实际的推测,来完成地理习题思考的不当学习行为。

如“地球的历史”这一课中,大致描述了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分布差异性。从不同年代的物质生成、生物演化、地层资源等多个角度,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和地球生物的丰富种类。而不同年代生物所具有的营养物质不同,它们在外形和物质需求上的外在表现不同。学生可通过学习此刻知识了解到生物所在的地质年代,并推测出当时那个年代能够出现的地层资源,进而完成与之有关的习题生活化思考。其中恐龙是相对具有代表性的生物,也是广为人们所熟知的大型生物,它们的灭绝让更多人思考了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使更多人能够认识到关爱环境的重要性。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推测生物灭绝及生存的条件,使他们学会利用已知条件和生活知识,完成对高考知识点的复习和学习实践,以提升他们在学习综合能力方面的核心素养。

五、 分析复习地理知识中的逻辑性和规律性

人类对地球和宇宙的探索,是大多数科学家能够坚持真理的一种客观动力。地球作为宇宙中不太起眼的一颗星球,却孕育了具有高智慧的生命。其存在具备一定的科学原理和地理知识限定条件,这让学生在学习和复习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找到地理事物存在的客观性和逻辑性,并依据事物存在于物质世界上的规律性,学习某类地理知识点的运用和实践解题思路。在必要时,学生还可运用客观规律性来具体分析自己还没有接触到的复杂地理知识,为今后学习更多的地理生活常识打下坚实基础。其中,学生运用这种逻辑的学习思维,就是他们不断提升各自核心素养的一种客观规律。当学生不再调动自己的思维能力时,他们对知识的学习也就到了一个尽头。因此,教师要带领学生探索地理知识中的有趣内容,使他们能够运用规律和方法完成有效的学习和学习。

如“地球的圈层结构”中,说明了科学家利用地震波了解地球内部结构的立场和原理,描述了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圈层结构。这让学生能够通过教材中的语言文字描述,了解地球在结构上存在怎样的具体情况,认识到地球圈层中大气层结构及物质存在的必要性。一些思维比较局限的学生在学习此刻内容时,大脑还停留在了解地球万有引力定律和地球活动的思路中,没能跳出地球内部结构来了解其整体结构。教师可为他们普及地球在宇宙中运行的天体规律,让学生能够意识到地球在不断运动的过程中,需要维护内部结构的相对稳定和圈层结构的物质组成部分。从而引导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分析常见地理知识的方法和验证客观事实的逻辑,提升他们综合解决学习疑问的核心素养。

六、 应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图表学习方法

学生能够直观从地图上了解到的地理知识,是他们全面掌握高考复习部分地理知识的基础。但有许多知识是需要学生通过学习和思考所得出的最终结论,需要学生学会运用和总结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点,对这类学习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此时,教师就要应用能够帮助学生类比易错知识点的图表学习方法,提升他们在独立完成知识点思考和应用过程中的核心素养。其中,学生在学习“地球上的大气”这一单元内容时,很容易把此课中提到的大气结构,当成地球圈层大气层结构进行理解。实际上,大气层作为影响地球气候的重要因素,是地球空气的组成部分。而地球圈层结构中的大气层,则是保护地球不受太阳活动严重影响的气体组成部分。这就需要学生从地球内部、地球与太阳及其他天体组成太阳系两个角度,理解不同教材内容中相互关联的知识点。

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成”中,描述的是现代人类生活环境下的大气组成。教师可通过为学生讲解干结空气成分的体积分数这一图表,让学生认识到不同气体组成大气的具体比例,及它们在保护生物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再围绕大气这个具体概念,以图表形式为学生细致讲解,不同大气层中可能出现的气候现象及人类活动,使他们能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影响等方面,深入学习与之相关的“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这节课的知识内容。由于学生可能会对此课识内容出现理解学习过程中的混淆,教师需要通对比不同大气层,在影响人类活动上存在的具体因素,使学生能够通过判断人类活动现象,了解其大气层所处的地理环境位置,为学生建立起完整的地理知识学习体系打下基础,以拓展他们在思维能力方面的核心素养提升。

七、 结合联系生活实际思考题总结复习成果

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这门学科,能够了解到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运动关系,认识到太阳对会地球产生一定的辐射作用。而地球利用这样的作用吸收能量,让许多动植物能够在接受阳光沐浴的温暖环境下健康成长。学生在生活中能够感受到环境中温度的变化,也能够意识到太阳对地球环境温差起到的调节作用。在不具体分析气候和地球纬度位置的前提下,思考地球大气的保温作用及城市热岛效应的出现和调节等问题,学生能够认识到大气热力环流模式的真实存在。因此,教师可根据这类与大家生活实际相关的思考题,帮助学生复习相关教材内容,知识点以及学习之后能够得到的具体成果。

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这一课的教材内容活动中,说明了等压线在帮助学生确定风险和风速的具体图示。教师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如何运用教材知识完成相关思考题学习思路的总结,提升他们综合运用学习思路和思维能力的核心素养。最终,使用图表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完成总结气体从高压流向低压、从海洋流向陆地等知识复习成果,让他们学会使用地理概念名词说明自己的整体学习情况,发挥思考题促使学生有效学习的积极作用。

八、 结语

教师要针对高考地理考查学生核心素养和知识点积累方向上的基本情况,对地理教材进行考点和考题内容上的具体分析,帮助学生在解题学习中巩固所学知识,培养他们良好的解题思路和学习思维,增强学生高考复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彭清思,范泰洋.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新高考地理试题分析与复习策略:以浙江省2019年4月选考29题为例[J].地理教学,2020(8):54-57.

[2]尚锦雄.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高考复习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9(14):64-65.

[3]刘清玉,丁学飞.地理高考阅卷视角下高考复习应考策略探究:以近四年地理高考全国卷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21(11):126-128.

作者簡介:

何延勇,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民族中学。

猜你喜欢
思路知识点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不同思路解答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