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红夜摩敌刺绣唐卡的艺术价值研究

2021-12-08 01:13薛涪丹赵书艺刘海燕
西部皮革 2021年20期
关键词:唐卡刺绣色彩

薛涪丹,赵书艺,刘海燕*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 成都 610101)

引言

唐卡属于我国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大部分唐卡主要以绘画的技法完成,也有以刺绣技法完成的类型,这类唐卡的画中佛像主要采用刺绣工艺完成。由于刺绣中采用了各色丝线,故此类唐卡色彩绚烂缤纷。还有一部分唐卡将金箔作为制作材料,更显富丽堂皇,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目前针对刺绣唐卡的研究少之又少,在学术界人们普遍将重心放在唐卡的艺术特点、历史文化等方面,因此,对刺绣唐卡实物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设计学的视野入手,以明代红夜摩敌刺绣唐卡实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最终归纳总结出明代红夜摩敌刺绣唐卡在材料、图案、构图、色彩、技法等方面的艺术特征,以期为传统刺绣唐卡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1 刺绣唐卡概述

唐卡属于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本质就是用彩缎装裱后的宗教卷轴画,悬挂着用于供奉。唐卡的来源很难确定,曾经也有一个美好传说是关于松赞干布用鼻血绘制白拉母画像,但这个传说无从考证。唐卡作为一项文化艺术遗产,不仅有宗教价值、科学价值、历史和政治价值、艺术价值,还有经济价值。

唐卡的藏语含义是能展开欣赏的布绢卷轴画。现如今西藏存有很多的唐卡,其内容多样丰富,类别主要包括绘画、织锦、缂丝、刺绣、堆贴等工艺的唐卡,被称作西藏文化的“百科全书”。目前唐卡主要的分类依据为内容、尺寸和材质。在内容上,唐卡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宗教类和非宗教类,其中包括佛像唐卡、传记唐卡、历史唐卡、神话传说唐卡、教理唐卡、天文唐卡、历算唐卡、藏医药唐卡等。尺寸上简单地分为三种,即巨幅唐卡、普通唐卡和小幅唐卡。而在材质上,因其所用材质之多之广而被分为七种。其中最特殊的莫过于刺绣唐卡,顾名思义,这类唐卡是用不同颜色的丝线绣制而成,主要为彩色丝线或圆金线,结实耐用,不易破损。

一般是运用多种刺绣技法在布缎面上通过穿针引线的方式绣上山水、人物、花卉等彩色卷轴画,其中多以宗教、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以此来承载着青藏高原上藏族儿女的文明。刺绣唐卡的颜色鲜艳明亮、过渡自然,与周围的镶料搭配在一起,美得巧夺天工。它有着宗教艺术的特征、精美的刺绣技艺、色彩搭配的审美价值以及精神内涵的艺术形式,呈现出独特的魅力。目前,留世唐卡中最贵的为以下这幅2014 年香港佳士得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由龙美术馆刘益谦先生以3.48 亿港元拍下的明代永乐御制红夜摩敌刺绣唐卡(如图1 所示),同时也创下了当时中国艺术品拍卖最高成交世界纪录[1]。

图1 永乐御制红夜摩敌刺绣唐卡

2 红夜摩敌刺绣唐卡艺术特征分析

目前国内的唐卡作品以清代为主,在其之前的唐卡存世量极少,而且大部分的唐卡作品已流失至国外。现存的这幅红夜摩敌刺绣唐卡至今色彩饱满,虽距其制成已有6 个世纪,但如今仍保持上佳品相,可谓是难得珍贵了。据专家介绍,除了这件作品之外,仅有三件“永乐款”刺绣唐卡已知存世,而其余两件均藏于西藏拉萨大昭寺。

经多位学者研究讨论,他们认为这件这款红夜摩敌刺绣唐卡是皇家赠与佛教大宝法王的器物之一,大宝法王在藏区地位极高,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最高活佛。

2.1 材料特征

唐卡绘制均使用矿物、植物等天然材料,例如金、银、珍珠、玛瑙等珍贵的矿物宝石,以及藏红花、大荒等植物。而唐卡中同一种色彩在不同的题材中表达着不同的宗教含义,他们既能通过色彩表现出其内涵深意,同时又能使画面协调美观,而这幅红夜摩敌刺绣唐卡采用大量金钱、五彩及退晕色丝绒,并在轮廓及细节处用金线勾勒,色彩富丽堂皇[2]。

唐卡画芯的装饰十分复杂,常见的是采用手工的方式,将多种名贵锦缎缝制拼和,以此形成多层次的装饰性的边框。除此之外,唐卡所使用的画布都需要经过无数道工序打磨。唐卡的轴头多采用一些珍稀材质,如金、银、铜、象牙、紫檀、宝石等,让整个唐卡看上去华丽[3]。

2.2 图案特征

从图案题材来分主要有人物图案、植物图案、器物图案等类型。这张无与伦比的刺绣唐卡上绣满了美妙均匀的团花、卷草纹,并用金线将轮廓进行勾勒。红夜摩敌的图案处于唐卡正中的位置,他右手高举过顶,挥舞着一根天杖,手上拿着嘎巴拉碗(又名骷髅碗),怒形于色,怀中淡红身的明妃金刚伯达里佛母左腿缠绕着他的腰身,被他怀抱其中,二人将蓝身死神踏在身下。蓝身死神腰边系着虎皮裙,头上戴着宝冠,匍匐于棕色卧牛背之上。

在唐卡上沿我们可以看到如来和菩萨坐在莲座上,嘿噜迦威罗瓦金刚位于上排最左,文殊菩萨位居最右,五智如来位居中间,即宝生佛、阿閦佛、毗卢佛、阿弥陀佛和不空成就佛。绿度母位于下排最左,白度母位于下排最右。七供养天女在莲座上起舞的景象被绣于唐卡下沿,盛满供品的祭盘被她高举着。唐卡四沿被镶上黄边,黄边上绣着金刚杵纹。在唐卡的右上方,我们可以看见红缎上绣着“大明永乐年施”单行六字楷书款,这是白度母用金线绣成的[1]。

唐卡上的人物图案的描绘都细致入微,通过表情、身体动态,传达出人物的性情。

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感受,这将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比如,学习《济南的冬天》,对于没到过济南,更没见过“济南的冬天”的学生来说,很难将作者的描绘转化成具体的形象。利用多媒体展示济南冬天的山、水图片,学生对课文理解就会更加准确,就会更积极地去探讨作者文字表达的妙处。

2.3 构图特征

唐卡有很多不同的尺幅大小,大多数的尺幅为一米以内,最小的唐卡只有几寸大,最大的尺寸从几米到几十米不等。大多数的唐卡是长方形,并采用竖挂轴的形式,也有少数的唐卡呈正方形或横构图。而这件唐卡长310 厘米、宽230 厘米,属于中大型唐卡,其创作过程比小型的唐卡难度要大得多,这充分考验了唐卡艺术家的造型能力和对画面整体的把控能力。

这幅唐卡的主要人物位于中心突出位置,次要人物和象征性的图案在其周围整齐并均匀环绕着。画面整体设计追求均衡、有序,在整个画面中没有大面积的空白,人物、植物、动物等均匀地铺满唐卡画幅。

2.4 色彩特征

在研究过往的西藏艺术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西藏艺术家经常使用纯色以及强烈的色彩关系,以此表现出藏族人的生活。经过分析得出,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在古代颜色种类缺少。尽管如此,历代的艺术家还是将其总结出多种特别的、富有感染力的色彩搭配体系。张超音在《中国藏族石刻艺术》中认为,在藏族的色彩搭配体系中,往往是在藏族所喜爱的颜色:白、黄、蓝、红、绿中选择两种色彩,再加入第三种色彩,比如在西藏艺术中常常可以看到大块的红色、绿色和青绿色并列使用,以此形成强烈的对比。当然这种色彩搭配不符合西方人和谐稳定的色彩构成传统,也与汉族绘画淡雅的观念相驳斥,曾经极大程度上不被许多其他民族所理解。

尽管有时一幅唐卡的色彩十分复杂,但通过这种特别的色彩搭配体系,也能理性地将整个画面的色彩关系控制在一个和谐且完美的比例。在一幅唐卡中最醒目的中心位置往往是由最主要的色彩占据,唐卡中常常使用这种方式让画面的整体色彩关系保持和谐。

而这幅红夜摩敌的刺绣唐卡,其色彩搭配独树一帜,画面上的最大面积使用了一种不落俗套的绿色作为整个画面背景的主色调,而在画面中心使用了小面积的对比色——红色,在画面上形成了鲜明的色彩对比,让整幅画面显得活泼而有张力。

这幅唐卡在细节处也使用了大量的金色,在藏族唐卡艺术中,画面的冷暖变化和对比经常采用描金、贴金等方法来表现。在刺绣唐卡中对金色的应用是极为广泛的,而在其他的唐卡作品中,我们也能看到图像轮廓的描摹使用金色,甚至在一些作品中大面积地使用金色。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唐卡独有的,与内地的绘画风格有着明显的差别。又因为唐卡绘画使用的材料是天然的矿物和纯金等,所以尽管历经风霜、经过数百年,其画面色彩依然如旧,金色依然炫人眼目[4]。

2.5 技法特征

香港佳士得中国瓷器及艺术品部的部门主管曾志芬,被该幅唐卡的精致所震惊。据她推测,此幅唐卡至少由一组人花了不下十余载时间才最终完成。丝线据研究所说,采用的是江南的丝线。在此之外,染色也是一项大工程,仅红色就有4 种颜色,通过从深红到浅红的渐变,让该幅唐卡刻画出立体的感觉,使得其栩栩如生。佛像还采用了各色的丝线,且部分丝线上包裹着幼细金箔,显得更加富丽堂皇。

当时专家均不认同早在明代就能做出这么精美宏大的纺织品,而人物身体上的明暗渐变的手法也被认为是从西方传入的,不可能出现在15 世纪的中国。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在15 世纪,中国人就已经开始使用这样的手法来描绘事物。

3 红夜摩敌刺绣唐卡的文化传承与发展

3.1 唐卡的传承现状

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东西方的文化碰撞与融合,开始产生更多的艺术流派,以及通过新型数字化工具进行崭新表达。唐卡作为藏族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从制作、表现形式和功能性上来讲,现当代的唐卡主要分为两大类:传统唐卡、世俗化与商品化的唐卡[5]。

传统唐卡:因为需要对佛教理论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因此其一幅作品的完成需要数十年甚至不止。传统唐卡对于画师的要求非常严格,画师要么是在寺庙里专业从事过唐卡相关制作的喇嘛,或者是在寺庙中受过非常严苛的训练。唐卡的颜料也是非常讲究,需要各种各样天然的矿物质如青金石,甚至黄金等贵重稀有、价值不菲的金属。在繁复考究的制作下,其宗教和艺术价值都非常高,因此唐卡的价格也水涨船高,逐渐飙升到了一个让真正信徒望而却步的地步,不论是一幅作品的流通还是传统唐卡的文化传承,都是困难重重。

世俗化与商品化的唐卡:唐卡的宗教、艺术、收藏价值被市场不断推高,大量画师鱼龙混杂,顺着铜臭味的风向标涌入唐卡市场,作品水平参差不齐,有些作品甚至可以说是目不忍视,但这些仅仅是为了满足市场上唐卡的空缺所创作出来的作品,距离真正艺术殿堂级别的唐卡作品是有非常长的路要走的。这些作者因为心气浮躁,创作过程同质化严重,且景区是这种流水线加工画的重灾区。因为科技的发展,造假手段也越发高明,一些人为了利益不择手段采用高科技造假,使得真假难辨,这种行径对唐卡的市场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不过,唐卡的传承方式也得到了极大的升级。第一,优秀的唐卡画师通过国家身份认证与技能鉴定考试后,可以通过国家认定唐卡传承人的身份得到更加优秀平台的扶持和帮助,有效激起唐卡画师的创作积极性。第二,举行唐卡相关的展览,并邀请更多的唐卡绘画工作者来参加并组织学习,可以高效实际地提高这些传承人们的相关艺术审美和对笔法技艺的理解。第三,唐卡教学制度化规范化。从前的唐卡培养比起现在更加困难,如今有了制度化规范化的教学体系,从小培养有天赋且对唐卡有兴趣的人才,使得相关人才更加专精,通过潜移默化地学习,使得他们拥有比常人更加扎实稳固的绘画基础,可以确保唐卡绘画在未来传承中质量的稳定且优异。第四,专业唐卡相关平台开始渐渐出现,为唐卡画师的更便捷安全的内部及对外交流提供了优质的平台,唐卡画院和唐卡专业协会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两个优质基地,为优质人才的辛勤培养和唐卡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第五,更加专业化的发展使得西藏的唐卡研究能有更多的人通过更加专业化的方式去关注,包括且不限于吸引各大高校开启专门的课题进行对于西藏唐卡传承的研究[6]。

3.2 红夜摩敌刺绣唐卡的文化传承与发展

唐卡属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常稀有珍贵的,刺绣类唐卡存世的真品更是寥寥无几,因此传承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这一现象,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提出以几点建议:

第一,将红夜摩敌刺绣唐卡的故事作为教材让孩子们从小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珍宝,如此耳濡目染下可以更好地从小培养其民族自豪感和自信感,在面对文化冲击时的自信,更能展现我们当代青年的优秀文化素养。

第二,红夜摩敌刺绣唐卡可以作为珍贵卓越的唐卡作品,通过时不时地参加一些巡回展览,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幅刺绣作品,并且通过观察揣摩进行学习,在优化自己作品技法及画面的同时进行了唐卡文化的传承。

第三,利用网络平台宣传红夜摩敌刺绣唐卡文化。随着新兴媒体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网络也成为了人们分享的主要场地,不论是哪个时代的相关历史和作品,都可以在社交网络上以及各大平台上找到相关资源,甚至因为各大博物馆App 的推出,我们即使在家也完全可以享受到专业级别的趣味性讲解和高清可放大的三维图像,且各大社交平台与红夜摩敌刺绣唐卡相关推文的推送也未尝不是一种不错的新型文化发展方式,可以更好地向年轻人推送唐卡刺绣文化。

第四,尝试设计一系列“红夜摩敌刺绣唐卡”主题的文创产品,活态传承刺绣唐卡文化。可以利用现代设计方法将红夜摩敌刺绣唐卡进行二次创作,印刷成各种文化衫和徽章或者进行其他文创活动,与其他品牌进行联名,进行一部分商业化的推广,通过动画化、动漫化、广告化,使其快速成为当地的一个文化icon。一般情况下,有icon 的地方文化推广会使得人们更容易一眼记住其特点,使得推广更加便捷、快速、高效[7]。

猜你喜欢
唐卡刺绣色彩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浅谈唐卡文物的保护修复——以馆藏清代活佛像唐卡为例
清人绘六世班禅唐卡
清新唯美的刺绣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
神奇的色彩(上)
精湛的唐卡与金工技艺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阐释唐卡保护——以故宫博物院的唐卡保护为例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