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 鑫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的一种常见病,其主要由机械性压迫、炎症刺激反应、长期累积性损伤等引起,临床症状一般表现为腰痛、坐骨神经痛及马尾综合征,严重者可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及工作[1]。腰椎牵引可利用牵拉力与反牵拉力作用于腰椎,增大腰椎间隙,进而缓解对神经根的挤压,起到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但对部分患者易造成神经损伤。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属“痹证”“腰痛”范畴,其病因在于外界冷湿入侵,致使经络受损、气血不畅。应当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为主要的治疗原则[2]。温针灸可直接作用于病痛对应穴位,进而起到疏通经络、活血行气的功效。推拿主要通过运用推、按、点等手法及不同力道放松肌肉,减轻椎间盘内压力,可通经活络,恢复小关节平衡,有推行气血、扶伤止痛的功效。本研究旨在探讨腰椎牵引温针灸联合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及下肢功能的影响,现作以下报道。
1.1 一般资料于上栗县人民医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选取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中男患者20例,女患者20例;年龄31~74岁,平均(52.95±5.44)岁;病程最短7 d,最长4年,平均(1.75±0.63)年;疾病类型:膨出型8例,突出型15例,脱出型17例。试验组中男患者24例,女患者16例;年龄32~76岁,平均(53.25±4.98)岁;病程最短8 d,最长4年,平均(1.88±0.57)年;疾病类型:膨出型10例,突出型16例,脱出型14例。2组患者以上资料经过对比,P>0.05,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可进行比较。上栗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此项研究。
1.2 诊断标准中医参照《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治疗》[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与上述中医诊断标准相符者;治疗期间未采用其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法者;本研究经患者家属知情同意等。排除标准:有严重骨质疏松者;合并腰椎结核性疾病者;有精神疾病或依从性较差不愿服从本研究者。
1.4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腰椎牵引治疗:患者保持仰卧位,选择病变椎间隙,固定患者胸部及臀部,进行间断性牵引,首次牵引重量一般为自身体质量的40%~70%,根据患者肌腱韧带素质及耐受力适当调整牵引力度,30 min/次,1次/d,牵引结束后静卧20 min,并指导患者进行适度腰部活动。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①于牵引治疗5~15 min后进行温针灸,以腰夹脊穴、委阳、环跳、秩边等为针灸主穴位。腰椎4(L4)、腰椎5(L5)突出时加以风市、足三里、阳陵泉、悬钟穴位针灸辅助;腰椎5(L5)~骶椎1(S1)突出时加以殷门、委中、承扶、承山、太溪、昆仑等穴位针灸辅助。每次针灸选用3~5个穴位,以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点燃艾条,留针20 min。②患者保持俯卧位,首先按摩其侧胸腰至下肢3~5次,放松肌肉,同时进行4~6次深呼吸;然后对患者腰部阿是穴、夹脊穴进行推、按、点法治疗;另拔腰大肌,同时点压环跳、承山、昆仑、殷门等穴位,3~5次/d。1周为一个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显效:患者腰痛、下肢疼痛或麻木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有效:患者以上各项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不影响正常生活及工作;无效:患者以上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疼痛评分。采用简式疼痛量表(MPQ)[5]统计2组患者治疗前后感觉、感情PRI评分及VAS评分:感觉疼痛分级指数(PRI)中包含跳痛、射穿样痛等11项感觉性词,其分值范围为0~33分,感情疼痛分级指数(PRI)包含耗竭样、受病困样等4项感情性词,分值范围为0~12分,分值越高,提示疼痛程度越强烈;采用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分值范围为0~10分,分值越高,提示疼痛程度越强烈。③下肢功能。使用患者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功能障碍程度,分值范围为0~50分,分值越高,提示功能障碍程度越严重;同时采用直腿抬高试验评定2组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程度。
2.1 临床疗效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和72.50%,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例,%)
2.2 疼痛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3项疼痛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2组患者疼痛评分对比 (例,
2.3 下肢功能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ODI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直腿抬高角度均扩大,且试验组大于对照组,P<0.05提示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2组患者下肢功能对比 (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下腰疼痛及腰腿痛的常见原因,其主要病因在于腰椎间盘的退化,纤维环遭到部分或整体破坏,同时髓核突出刺激进而造成对神经根的压迫性损伤,进而导致患者腰腿痛、坐骨神经障碍,久之造成患者下肢麻木,产生下肢功能障碍[6]。腰椎牵引通过相反方向的牵引力作用,扩大椎间隙,还原突出物,恢复椎间孔正常外形,缓解对神经根的直接刺激,促进神经根水肿的消失,减轻下肢的麻木和疼痛感;同时对腰背部肌肉有一定程度的松弛作用,可消除肌肉痉挛,但若患者坐姿不正确或日常机体稍有劳累,均有复发的可能性[7]。
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肾主骨生髓”“瘀水互患、不通则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机关键在于内虚气弱,加之风、寒、湿、邪侵袭肌表,因而经络闭阻,瘀血内停、阴阳失调、肾气亏虚,致使腰腿疼痛、肢体麻木无力。应当以缓解迟滞、消瘀清络为基本治疗原则[8]。推拿通过特定揉摩手法作用于体表的不同穴位,调整腰背肌肉,加强局部气血循环,调节椎间小关节紊乱并使其复位,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加快机体血液循环的功效,可活血通络、通痹止痛。温针灸通过发挥针与灸的双重作用,通过针身的温热效应作用于病痛部位,并扩散至周围病变组织,可促使血管扩张,加强血液循环作用,同时改善神经根的瘀血状态,达到温通经脉、解痉止痛、消散气结的功效。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感觉PRI评分、感情PRI评分、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表明腰椎牵引温针灸联合推拿可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疼痛感,与李勇[9]的研究结果相符。张志松等[10]认为腰椎牵引治疗可使病变椎间隙得到有效扩张,促使髓核回纳,有行气止痛、通络化瘀的功效,进而改善患者下肢功能障碍;温针灸通过提高神经组织活性,缓解神经根水肿,可较好地调节下肢神经,加快下肢功能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试验组患者ODI评分低于对照组,直腿抬高角度大于对照组,表明腰椎牵引温针灸联合推拿可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下肢功能障碍,加快下肢功能恢复进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范琳[11]的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腰椎牵引温针灸联合推拿可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疼痛感,改善患者下肢功能障碍,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