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静脉输注果糖渗漏引起皮下组织坏死1例的护理效果观察

2021-12-08 23:46张柏玲
华夏医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磷酸钠外渗果糖

张柏玲

(大新县人民医院儿科,广西 大新 532300)

果糖二磷酸钠具有调节糖代谢若干酶活性和心肌能量代谢的重要作用,能有效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症状,广泛应用于窒息复苏后心肌受损新生儿的治疗,但用该药物治疗时易发生药液外渗皮下造成局部刺激疼痛,引起局部变红、变硬,加之小儿皮肤娇嫩、血管丰富,如不及时处理,重者可出现组织坏死。鉴于此,现将大新县人民医院于2020年6月发生的1例新生儿输注果糖二磷酸钠外渗病例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患儿胎龄40周+5天,于2020年6月1日9时1分在大新县人民医院产科经阴道分娩,患儿出生后无呼吸暂停、抽搐、尖叫、呕吐等症状,头顶右侧可见一大小约6.0 cm×3.0 cm肿块,产科即以“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头颅血肿”处理,并于2020年6月1日9时20分转入新生儿监护室治疗。2020年6月1日11时因患儿出现心肌损害,予以果糖二磷酸钠0.48 g左上肢静脉输注。

1.2 临床表现

2020年6月1日15时发现患儿左手背输液处稍肿胀,局部皮肤及指端无紫红、苍白等颜色改变。左前臂距离穿刺口约2.5 cm处有不规则淤伤,范围1.5 cm×2.0 cm,颜色呈紫黑色,有少许黄色渗液,周围皮肤红润,边缘破损,皮温正常,关节活动正常,体温正常。初步判定为新生儿静脉输注果糖二磷酸钠外渗引起的皮下组织坏死。见图1。

1.3 护理干预方法

根据用药史及皮肤组织下淤青改变情况,考虑系果糖二磷酸钠外渗刺激局部皮肤引起,立即停止输液,采用注射器连接留置针回抽漏于皮下的药液后拔针,请院内压疮小组会诊后予0.9%NS清洁左前臂伤口及周围皮肤,利用优拓包扎伤口,24 h后换药。同时使用赛肤润涂抹按摩手背及伤口周围皮肤,2 h/次。

2 预后

2020年6月2日,查看患儿左手背肿胀完全消退,伤口敷料干燥,伤口表面呈紫黑色,干燥无渗液,范围明显缩小,伤口周围皮肤转红润,继续给予优拓换药包扎伤口及赛肤润涂伤口周围皮肤,并加强巡视,如发现敷料松动要及时调整,视伤口渗出液情况调整至48 h换药。20 d后伤口痂皮完全脱落,皮肤颜色基本恢复至正常肤色。见图2。

3 讨论

输液外渗是指输液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造成输入的刺激性药液或液体进入了周围组织。王运平等[1]对100例患儿发生静脉输液药物外渗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小儿静脉输液药物外渗主要与患儿行为、药物、疾病、护理人员穿刺技术、穿刺血管有关。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易发生药液外渗皮下造成局部刺激疼痛,引起局部变红、变硬。由于新生儿血管细,尤其是末梢血液循环不好时,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流慢,受药液强刺激性影响及环境温度的影响,容易引起药物渗出或外渗到周围组织,表现为局部皮肤发红、肿胀,若不及时处置,严重时可发生皮下组织坏死[2]。因此,积极预防药液外渗的发生,及早发现和积极处理显得十分重要。

3.1 控制药液滴速及浓度

输液速度过快,或输注药物浓度过高,导致血浆渗透压和血浆pH发生变化,加上药物对血管壁造成损伤,进而发生输液外渗[3]。所以在给新生儿静脉滴注果糖二磷酸钠时,要进行稀释并控制好滴速,且可在穿刺血管前上方给予局部毛巾湿热敷,以加速血液循环,减轻对局部刺激。

3.2 早期发现、及时报告

护理人员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熟练的业务技能,掌握药物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在应用过程中,要细心观察局部反应,早期发现及早报告,以减轻和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案例中由于果糖二磷酸钠未列入高危药品范围,护士在给药过程中对巡视情况不够重视,对输液外渗的观察不够及时、仔细,从静脉滴注到发现药液外渗红肿、坏死已超过3 h,说明当班护士未注意观察,不能及时发现,导致3 h后外渗引起皮下组织坏死情况发生,丧失了第一时间发现处置的主动权。因此给药前应对患儿进行评估,对于血管细、给药速度快、浓度高、末梢循环差及水肿的患儿可悬挂防外渗标识,使用0.9%NS冲管,确认针头在血管内且输液通畅,再静脉滴注果糖。注射后30 min内观察液体输注情况,密切观察局部有无肿胀、疼痛、回血不畅、滴入不畅等异常反应。

3.3 及时采取临床处置和护理措施

根据患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助于减少输液患儿静脉输液外渗率、外渗面积和局部消肿时间[4]。新生儿输注果糖二磷酸钠外渗可引起穿刺处及周边红肿,严重时甚至发生皮下组织坏死。针对静脉外渗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有冷敷、热敷、中药外敷等。有研究显示[5],使用舒康博G水凝胶敷料及薄型泡沫敷料(爱立敷)对1例新生儿输注果糖二磷酸钠外渗进行治疗,17 h后肿胀完全消退,皮肤弹性恢复,皮温正常,5 d后皮肤颜色恢复至正常肤色,痊愈。本病案发生外渗后,采取优拓包扎伤口,24~48 h换药,使用赛肤润涂抹按摩手背及伤口周围皮肤等治疗措施,收到良好效果,亦值得推广运用。

3.4 预防为先、防患未然

静脉穿刺操作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要提高护理操作技能,尽量做到一针见血,尽量避免2次穿刺。输注高渗性或刺激性强的药物时,尽量选择粗直静脉或中心静脉导管,避开关节及静脉瓣并妥善固定。

总之,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或渗漏的原因涉及临床技术的多个环节,任何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因此输液管理重在预防,给护士灌输“防重于治”的理念,加强输液巡视,避免输液外渗的发生,是护理管理者需要关注的问题。

猜你喜欢
磷酸钠外渗果糖
雪莲果低聚果糖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磷酸钠三级中红外光谱研究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果糖基转移酶及低聚果糖生产研究进展
HPLC-ELSD法测定不同产地麦冬及山麦冬中的果糖
马蹄肾自发性肾盂破裂伴尿外渗1例报告
如意金黄散湿敷联合碳酸氢钠局部封闭治疗盖诺外渗的疗效观察
金匮肾气丸联合阿伦磷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症45例
盐酸表柔比星迟发外渗引起局部皮肤坏死的护理
用柠檬酸和六偏磷酸钠降低金川铜镍精矿镁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