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德义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艺术特色分析

2021-12-08 19:48陈轶群
艺术品鉴 2021年26期
关键词:前奏钢琴伴奏艺术歌曲

陈轶群

作为一位富有创新精神的作曲家,尚德义先生将花腔艺术歌曲这种体裁首次引入中国,并灵活运用到了其自身的创作之中。他擅长将欧洲作曲家惯用的作曲手法和中国传统的音乐特色巧妙结合,创作出同时具有西方严谨曲式结构和中国传统音乐特色的优秀音乐作品。他的这种创新精神,时刻体现在其钢琴伴奏作品中。他具有独特的器乐创作思维,能灵活运用和声表现力,运用音域灵活穿插、伴奏织体具象化等方式大大增加了音乐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在尚德义先生的歌曲作品中,钢琴伴奏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推动音乐逐渐发展至高潮的同时,也凸显了艺术歌曲的主题和风格。本文将以尚德义先生的部分代表作品为例,来分析其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艺术特色。

一、尚德义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总体特征

(一)伴奏贯穿主题,巧妙结合衬词

只有伴奏的旋律贯穿整首歌曲的主题,歌曲中的伴奏与歌词才能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从而创造出主题鲜明的音乐作品。尚德义先生在创作伴奏的过程中,格外重视歌曲前奏、间奏与尾奏部分,创作这些部分时紧紧围绕歌词内容,十分注重其与歌曲的结合。在构建严谨歌曲结构的基础上,尚德义能够将伴奏的各个部分都巧妙融入歌曲的整体布局中,在精心构思、反复推敲后,创作出曲调和谐、风格统一的歌曲作品,此类歌曲作品能够完美演绎歌曲的主题和情感。以《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的伴奏为例,其前奏一开始就奠定了戏剧性的歌曲艺术方向,采用了多种回声与连贯的级进强奏,营造出浩荡悲情的故事基调。而后续低音音程的伴奏,则利用音乐的强弱改变充分表现出主人公渴望爱情却又煎熬难过的内心。尚德义始终认为,好的伴奏可以弥补歌词无法表达的空间,例如间奏和尾声,就应当具备良好的表现力,这种独到的音乐美学理念,正是尚德义坚持用伴奏贯穿主题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尚德义还十分擅长巧妙运用衬词,让其与伴奏完美结合,这也成为了尚德义的个人特色之一。就像《春风圆舞曲》的结尾部分使用了衬词“啊”,同时采用左手级进八度上行,右手级进八度下行的方式来弹奏钢琴伴奏,让情感达到了整首歌曲的最高峰,使整首作品呈现出更加和谐统一的效果,给人极佳的听觉体验。

(二)运用复调旋律伴奏,打造优美旋律线条

将复调运用到伴奏的创作之中,能使伴奏旋律的线条更具美感,使旋律更加流畅。尚德义在创作钢琴伴奏中,就经常采用复调旋律,充分利用其线条的美感,这种做法让独奏部分的伴奏也能给人悦耳动听的感觉。最为难得的是,尚德义在让旋律保持优美的前提下,还能兼顾歌词、音调变化、歌曲整体结构以及节拍等方面,并将这些方面完美的结合。这样,线条优美的复调旋律伴奏就能传递出歌词难以表达的感情。复调旋律融入钢琴伴奏中,可以使歌曲表达的感情更加细腻入微,也让尚德义的伴奏作品同时具有了抒情性旋律、相应性旋律以及填补性旋律这种代表性复调旋律。比如《大漠之夜》这首绝美的合唱歌曲,在伴奏中运用了柱式级进和弦,形成了与旋律相重叠的效果,与再现部分和中间伴奏的衬词交相辉映,使歌曲的情感更为浓厚。因此,这首歌曲的伴奏悠长美妙,具有极强的抒情性,使得《大漠之夜》荣获2001 年中国音乐创作“金钟奖”一等金奖。还有《祖国永在我心中》,当演唱者唱出“数不清的歌”“数不清的梦”等歌词后,伴奏会跟随歌词弹奏重复的主干音,以达到与旋律互相呼应的效果。这种运用旋律复调线条的手法,能将各种音色完美融合,以填补歌词无法表达的情感空白,让歌曲更具艺术色彩。

(三)织体把控歌曲脉络,深化艺术形象

尚德义在创作织体时,始终坚持用织体穿结整首歌曲,并以此来把控歌曲脉络。所以他的某些作品中,即使不同段落的织体存在差异,看起来不太一致,但是从歌曲的整体来看就非常和谐,能够找到一条清晰的脉络。以《牧笛》为例,钢琴伴奏始终以“牧笛声”为主题进行展开,高音区用分解和弦的方式模仿出牧笛的声音,给歌曲营造了一个似有似无的优美氛围。尚德义在创作中还会将织体创作与歌词紧密结合,使两者和谐统一,从而突出歌曲的意境和情感。这也是他在钢琴伴奏创作中重要的个人特点。像在《大漠之夜》中,就是采用两个织体分别模拟体现驼铃和骆驼所背负的重担,并贯穿了整个歌曲,从而升华了整首歌曲的意境。

(四)前奏烘托意境,引领歌曲延伸

前奏在艺术歌曲的创作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整个歌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影响着歌曲的整体布局。《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的前奏之所以能够让听众回忆起对《巴黎圣母院》的记忆,引起大家的共鸣,就是因为其前奏中运用钢琴低音模仿出悲鸣一般的钟声,渲染出了残酷绝望的氛围。然后运用和弦转位上行弹奏出了沉重压抑的钟声回响,进而引入整首歌的主要旋律。这首歌曲的整个前奏都富有悲剧色彩,能够传达给听众更为浓烈的情感。尚德义先生所创作的前奏,可以提前打好歌曲的情感基调,让整首歌曲的意境更加明显。有了前奏的引领,演唱者也能更好地把握歌曲的演唱节奏、音调,使自身感情收放自如。尚德义一直坚持,优秀的前奏能够填补歌词所无法表达的情感和氛围,所以他在创作前奏时要求极为严格,也因此创作出了众多个人色彩浓烈的歌曲作品。

二、尚德义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民族特色

(一)东北音乐特色

东北人民直爽豪放,性格淳朴,这些性格的特点也体现在了东北音乐中。东北的音乐通常豪迈粗放、大气风趣,但其表达形式上习惯于直来直往,比普通音乐少了一些婉约动听。尚德义所创作的一些钢琴伴奏就具有明显的东北民族音乐特色,他经常在平缓的旋律中突然增加音调的大幅转变,这就使得整首歌曲更加跌宕起伏,能够牵动人的心弦,给人紧张激动的感觉。比如在《今年梅花开》中,尚德义就别出心裁地根据东北语言的口音特点和说话腔调,利用前倚音赋予了该歌曲浓重的东北音乐特色。

(二)蒙古音乐特色

蒙古族的音乐表现形式十分丰富,既有蒙古族统一的独特风格,又有着各个地域的不同特色。蒙古音乐的内容主要包括放牧、思乡、民族礼俗等,有着独特的民族魅力。尚德义会在钢琴伴奏中利用许多不同的节奏和音型,描绘出一幅辽阔大气的蒙古地区画卷,给人带来一种与音乐的共鸣,使生动的画面浮现在听众的眼前。在《小鸟飞来了》这首歌曲中,就能听到尚德义运用蒙古长调,使音调自由转变,从而赋予了伴奏强烈的节奏感、丰富豪放的情感以及自由宽广的音域。而这首歌中音区的震音织体,则谱写出激昂悠扬的旋律,让广阔无边的草原风光浮现在我们眼前。

(三)新疆音乐特色

《七月的草原》和《喀喇昆仑》都是尚德义作品中具有新疆特色的典型代表。《七月的草原》节奏欢乐活泼,透露出作者对西北的热爱。其钢琴伴奏正是通过这种热烈的节奏,展现出新疆音乐的激情与魅力,歌颂了新疆人民的幸福生活。《喀喇昆仑》则是运用切分音营造出一种欢乐的氛围,展现了维吾尔族音乐的魅力。尚德义将新疆地区的音乐特色融入进钢琴伴奏中,让艺术歌曲融入了新的色彩,有了新的发展。

(四)彝族音乐特色

众所周知,彝族人民是非常擅长歌舞的,所以彝族音乐一般拥有鲜明激烈的节奏和轻快活泼的音调。尚德义最具彝族特色的歌曲是《火把节的欢乐》,在这首歌曲中,和弦采用了三度叠置的处理方式,让音乐拥有极强的辨识度,也让和声部分更加丰满。这种创作手法将和声与节奏处理得极具民族风情,使得整首钢琴伴奏呈现出明快激情的彝族风格。尚德义创作钢琴伴奏的过程中能够注意到民族音乐元素细微之处的改变,并对此进行巧妙地处理,所以他能将伴奏与歌曲完美结合,让歌曲表达的特色更为鲜明。尚德义为民族风格的艺术歌曲创作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也是他的作品知名度高、受到大家一致喜爱的原因之一。

三、尚德义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中西融合

(一)音乐语汇的选择

尚德义善于运用具有民族特色的元素与西方作曲技法相融合。有很多艺术歌曲会在叙事部分采用极具民族风情的切分节奏,这种节奏欢快、活泼,具有独特的风格与魅力,能够赋予歌曲浓郁的民族特色,是尚德义在创作过程中常常用于表现少数民族风情的节奏性。他独辟蹊径地将这种民族性音乐元素运用到富有西方色彩的作品之中,并在钢琴伴奏部分,利用将切分节奏与均匀节奏连接的方式,将切分节奏强烈的节奏特点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削弱,从而使中西元素进一步的融合。

(二)中国传统音乐结构与西方歌曲结构的结合

尚德义经常采用将中国传统音乐结构与西方歌曲结构相融合的方式来进行创作。比如《牧笛》中就运用了西方歌曲结构中的单二部结构和中国唐大曲的“散-慢-中-快-散”结构。这一作品开头采用散板节奏,配合音阶式的上行、下行所模拟的牧笛声,将歌曲意境更好地传达给听众,让大家深刻感受到钢琴伴奏的独特魅力。而在后续歌曲演唱的部分则采用了慢板节奏,此处的钢琴伴奏也变为长音,这样更能突出歌曲的主题部分,深化主题部分所表达的情感。由此开始,音乐也从慢板的缓慢节奏中进入更快的节奏之中,层层递进地推动音乐的发展。这种中外作曲技法结合的方式不仅增强了歌曲结构的内聚力,也同样证实了中国音乐强大的包容性。

四、结语

尚德义对于自己创作的艺术歌曲作品有着很高的标准,对于钢琴伴奏的创作更是追求完美。他的每一个作品,都能显示出其高尚而质朴的人格,展现出他真实的性情和极高的艺术审美。他在创作钢琴伴奏的时候,将西方创作手法与我国的传统音乐元素巧妙融合,这种独特的作曲方式,为我国歌曲的创新做出了杰出贡献,也给我们后续的音乐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前奏钢琴伴奏艺术歌曲
合唱艺术中钢琴伴奏的运用
钢琴伴奏的多元化思维和综合素养*
艺术歌曲演唱的技巧探究
合格钢琴伴奏者基本素养的养成与提升
对我国艺术歌曲演唱技巧的研究
中国艺术歌曲的近代发展及其风格特色探索
强化服务学校音乐教育意识 加大钢琴伴奏能力培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