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教工档案室,福建 龙岩 364100)
档案工作者应该站在弘扬中华文化的高度,善于学习茶艺、茶道的有益经验,追求档案工作水平的提升。茶艺、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而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行业也有悠久的历史,汉朝把中央档案典籍库称为兰台,后来档案工作者被称为“兰台人”。本文从茶艺、茶道对档案工作的启示及其对档案工作者职业道德修养的影响等方面论述档案工作的学习方向。
档案管理之道与茶道“师出同门”,决定档案工作者具有向茶道学习的先天优势。笔者从事档案管理工作二十多年,也有每天饮茶的习惯,“茶龄”与档案工龄旗鼓相当。去年春节期间,一位数十年未曾谋面的老同学当面评价笔者:道家风骨。长期从事档案工作,为何获得“道家风骨”的形象雅号?或许是偶然,更或许是因为档案工作之道和茶道拥有共同的渊源,两者共有的不只是悠久的历史韵味,还有“道”的因素。老子担任周朝守藏史,掌管天府——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中央档案机构;东汉张道陵创立道教,尊老子为教祖,以“道”为最高信仰。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之一是清淡精神,就是出自道家。“档案工作之道源于老子,茶道源于老子”,这种说法虽然未必精确,但相当有历史逻辑性。作为志同道合的同源兄弟,档案行业向茶艺、茶道学习,比其他行业来得要容易些,能够学得深刻些。茶艺、茶道对档案管理、对兰台人提升职业道德修养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作为茶道的贯彻者,现代茶艺师已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01年3月《茶艺师国家标准》和《茶艺师》教程也已出现。历史上他们就有对外开放的传统,才有了日本茶道、韩国茶道等,以致于南宋时期中国茶道衍生的日本茶道今天反过来促进中国茶道的发展。他们对其他行业如AI行业的开放,使得人工智能等现代元素进入茶道。档案工作者要学习其开放精神。加强对外交流,如对外推介中国的档案集中管理制度的经验,或研究、参考新近英国《英国国家档案馆2019——2023年发展规划》之类的外国档案管理知识;对其他行业也要开放,如对计算机行业开放才有档案信息化,对茶行业开放才能从茶道吸收到不少对档案管理有益的东西。
对老子主张的无为而治,向来有不同的理解。不少人认为就是做事不要追求明显的利益、功利,要“安贫乐道”。这种解释跟茶道真是不谋而合。茶道不以发财为追求,档案工作者也注定与“有钱人”扯不上边。2014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视察时指出: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去当官。档案工作者尤其不可能因为从事档案管理而发财。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李克实认为,档案工作者工作平淡、晋升路少、待遇清寡。这就决定了档案工作者更加需要一种求道、乐道的心态,要学习“安贫乐道”的茶道精神,以“不为钱”的心态做好档案工作。
泡茶的器具从古代开始,不断改进,甚至茶壶都演变出电随手泡。基层档案室使用的切纸机、打孔机、装订机,却基本上还是手动式。这几种重要的档案工具,若都能象茶艺的电随手泡那样用上电能,对档案工作者就是一种解放。少量电动装订机在大型档案馆虽已使用,但装订精准度不理想、难以推广,档案工作者盼能早日用上各种“电动机”。茶叶装具——茶叶罐,大多结实、精致、美观,功能角度相当于档案行业的档案箱柜。什么时候不再有消防不过关的简易木箱?什么时候不再有锈迹斑斑的过期铁箱?档案工作者要像追求理想的茶叶罐那样,注重档案箱柜的规范、更新,有利于档案实体保护和操作者身体健康。能够进行智能编号的档案密集架是一种进步,防磁防火防潮柜是信息时代对档案载体(如磁盘)装具的必然要求,都是今后档案装具优化的目标。
茶艺有“序”,即有完整的流程。茶艺有五大环节(备器、择水、取火、候汤、习茶)。类似档案工作流程,收、存、管、用。干部人事档案又把管理程序细分为收集、鉴别等八个程序,其中查阅(利用)档案的手续程序又精确为单位申请、资格审查等。跟茶艺程序可谓异曲同工,档案工作者应当认识到,档案工作的程序设计都是必不可少的,档案管理只有做到程序合规、排除人情因素对工作程序的干扰,才能为档案工作的高水平提供制度化保障。如档案材料的“收取”是“存档”的前提,对其进行科学管理又是档案利用的前提,每个步骤如茶艺程序般环环相扣。
茶道的主体是人、茶艺为人服务,茶艺早已是一门服务艺术。日本的煎茶道、台湾的泡茶道都来源于潮州的工夫茶,可以说把工夫茶艺术化了,比如台湾茶具有公道杯、闻香杯。档案也是为人服务的,但档案管理之道的艺术化道路尚远。如何使档案利用者在档案馆(室)查档、远程查档都有美的享受?像茶艺那样营造良好的环境可能是档案服务实现艺术性的一条好途径。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茶具、环境等五境之美,茶艺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茶事活动,其环境理念跟打造绿色档案室相同、档案利用的人性化相同。茶艺对环境的选择、营造尤其讲究,有自然环境、人造环境(亭台楼阁)、特设环境(茶室)。档案管理也要求有大环境(楼层好、周边无污染)、小环境(三室分开、卫生、幽静)。茶艺师决不边抽烟边工作,档案工作者工作时也要禁止抽烟、最好戒烟。大环境、小环境都环保、卫生,有益于档案工作者的身体健康,“档案管理卫生津贴”恐怕都不再重要,能集中精力布局档案服务的艺术性的其他细节。
先看传统上。中国茶道并没有仅仅满足于以茶修身养性的发明和仪式的规范,而是创造性地将茶与中药进行有机结合,使茶饮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和发展空间得以拓展,这就是中国茶道最具实际价值的方面、千百年来一直受到喜爱的魅力所在。再看现代社会。2019年,浙江大学的一个学生团队就开发出可根据使用者需求自动完成泡茶流程、同时还能表演传统茶艺的茶道机器人,在全国大学生电气与自动化大赛中斩获一等奖。现代科技赋能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或许还能成为新时代中国传统茶道的“传播者”。档案工作者若能将此类控制技术进一步导入档案管理、革新档案管理手段,就能大力推动现代技术手段在档案管理上的广泛运用,增大创新空间。档案全自动化办公已在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干部档案室实现,但其普及基层也许还需要参考茶道机器人吸人眼球的表演功能等创新。
以茶艺、茶道为核心的现代茶文化,有丰富的基层建设经验。早在2005年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系统的专家们就汇聚在江西婺源“中国茶文化第一村”上晓起村,探讨茶文化学科建设问题。茶文化村名录制度已经建立起来,杭州就有梅家坞等数十个茶文化村。档案工作者应当大力促成建立“档案文化村”。茶文化村彰显的茶文化,是休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档案文化也可以改改“严肃有余”的刻板形象,逐步展示“温情”的一面,开发一些人性化的档案利用方式。漳州市档案局官方抖音号“漳州档案”曾经10 分钟点击量达 8.9 万,这固然有档案文化全媒体传播成功的一面,显然也有休闲文化吸引群众的一面。若档案文化能进一步占有休闲文化的一席之地,档案“为民服务”就有了新的意涵,档案事业就能获得更多社会力量的支持。茶文化的基层建设经验是一种启明星,应该成为档案工作者今后工作的着力点。
茶道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和”是茶道哲学思想的灵魂。档案工作者也可以用“和”作为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对档案工作和风细雨、对档案服务对象和和气气,工作情绪、工作态度才可能符合档案职业的要求,“说话要和气,办事要公道”才可能实现。
档案工作者在档案工作中也要有表示友好的仪容、言行,要遵守档案管理的规范、法则,如新版、2021年度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尤其要研透、遵照“档案信息化建设”等新增专章,服务档案现代化建设。
李勇梅认为,茶道折射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如天人合一、众生平等、敬茶环节分别折射“和谐”、“平等”、“友善”。档案工作者应当以茶道哲学为参考,帮助形成档案工作应有的正确价值观。庄晚芳教授提出中国的茶德应是“廉、美、和、敬”[2],其中“廉”是“廉俭有德”,档案工作者对“廉”尤其要敏感,不能做出任何出卖档案机密之类的违法行为。
周作人说:“我觉得睡觉或饮酒喝茶,是不可以轻蔑的事。”[3]。喝茶似乎是比工作更重要的事情。其实,周作人没有把喝茶提高到茶道的高度,是庸俗的。档案工作者也不能把职业道德建设庸俗化,而应该当作为人民服务的有效途径。“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是档案管理工作最大的“道”,来不得半点庸俗。该做的一定要做,不该的一定不做,档案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修养,就合格了。
首先,要去除外国茶道的不合理成份。如日本茶道“四谛”的和、敬、清、寂[4],其中的“清”,若理解为清闲、不作为,就不能机械模仿,档案工作者要坚持在档案领域有所作为。其次,不可陷入宗教迷思等陷井。中国茶道与儒家思想、道教、佛教都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儒家入世型思想的正面作用比较受到社会肯定,但也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作为“为党管档”的档案工作者,更要远离“有神论”的泥潭,切勿陷入道教、佛教的宗教迷思。档案工作者应当始终站稳主人翁的位置,提高休养,从茶艺、茶道的精华加深对档案行业特征的认识,并在管理方法上从中吸收营养,为档案事业作出更大贡献。领悟以上两点,就不会因误入歧途而对茶道产生误解、避免对档案管理之道不应有的干扰。
最新一轮机构改革后的县级档案部门实行局、馆分设,基层档案队伍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专业人员普遍缺乏,年轻人才流动性大[5]。档案工作者应当珍惜茶艺、茶道对档案工作的启示,把握好注意事项,增强从学习茶艺、茶道的有益经验、提升档案工作水平的信心,坚定长期从事档案工作的决心,不见异思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