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茶叶学会,福建 福州 350003)
2019年12月19日,第7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5月21日定为“国际茶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首个“国际茶日”指出:“茶起源于中国,流行于世界。联合国设立‘国际茶日’,体现了国际社会对茶叶价值的认可与重视,对振兴茶产业,弘扬茶文化很有意义。
习大大亲力亲为,频频为茶叶代言,引领全民饮茶风气。大国“特色外交”、“文化输出”,茶是最佳使者。“茶通天下无国界”。从文化到外交,以茶为媒,茶和天下,正是中国“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传统文化观念的彰显。
喝茶是中国人的一种情调。福建人爱茶,更爱拼搏……,“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改变一方水土,坚持改革开放,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福建人以茶为媒,谋福祉,献爱心,继承发扬,开拓创新,引领潮流的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学茶,是一种生活态度;喝茶,是一种生活方式;品茶,是一场人生修行。
作为茶叶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愿同各方一道,推动全球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深化茶文化交融互监,让更多的人知茶、爱茶,共品茶香茶韵,共享美好生活。”
2019年全球茶叶种植面积7335万亩,产量581.2万吨;2019年中国茶叶种植面积4596万亩,产量278万t,比上年增长6.1%,产值2396亿元,比上年增长11.1%,2020年受疫情影响,春茶产量比去年略有增长。福建省茶叶种植面积329万亩,产量44万t。谈起茶叶,福建人都为之骄傲,不管是从南到北、从西到东,还有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因为有了佳茗,茶叶几乎成为福建的代名词。经过四十年改革开放,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至目前已实现茶叶总产值1300多亿元,十几项指标跃居全国前列。
中国水仙茶历史悠久,有一千多年。驰名中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根据有关史籍与专家考证,水仙茶开发发展源于清初康熙年间,今建阳小湖镇大湖村的岩叉山祝墩仙洞(古建宁府禾叉里)人工栽培至今已接近三百多年。
中国水仙茶是国家级优良茶树品种(48个)中占据首位,编号为GS13009——1985。中国水仙茶不仅品质优异,而且适制性强(红茶、白茶、青茶、绿茶),品种稳定,产量(亩产干茶90~150公斤),经济周期长(100余年),而且价格亲民,性价比高,是所有茶类中的佼佼者。中国水仙茶三大特性:耐泡、柔顺、适藏。
2.1 清·郭柏苍的《闽产录异》1852~1861年成书卷一·货属中记载:“茶,以武夷为最,苍居芝城十年,以所见者异之。瓯宁县之大湖(今祝墩村),另有叶粗长,名水仙者,以味似水仙花,故名。”
2.2 民国十八年(1929年)《建瓯县志》卷二十五记载:水仙茶,质美而味厚,叶微醇色最鲜,得山川清澈之气。查水仙茶出禾叉里大湖之大山坪,其地有岩叉山(海拔689m),山上有祝桃洞。西墘厂某甲,其茶,樵采于山,偶到洞前,得一木,似茶而香。遂移栽园中,及长,采下,用造茶法制之,果然奇香,为诸茶冠。但开花不结果,初用扦木法,所传甚难。后因墙崩将茶压倒发根,始悟压茶之法,获大发达,流传各县。而西墘厂之茶母树至今犹存,固一奇也。
2.3 张天福1939年发表的《水仙茶树志》记载:“清道光(1821年)间有泉州苏姓者,业农,寄居大湖(属水吉)。一日往岩叉山,经桃子岗祝洞下,见树一,花白,类茶而弥大,偶折一枝,缀竹笠上,抵家后,觉叶溢清芳,始试以制乌龙茶制法制之,意香冽甘美,遂将是茶移植西墘家前”。
2.4 陈舜年(1944年)出版《武夷山的茶与风景》中记载:“武夷山各种茶叶中以卓约多姿的水仙最讨人喜欢。它不是本山茶树,传说在清道光年间有泉州人姓苏的住在建瓯大湖,一天到山上采竹,道经桃子岗祝仙洞下看到一株茶树,他好奇地摘了一枝插在竹帽上,觉得很清香……到祝仙洞将这树移到西墘厂家前,命名为祝仙,当地‘祝’、‘水’同音,才误为水仙”。
2.5 建瓯茶树品种优良自古传播四川、陕西、广东潮汕、海南、台湾及建州北苑。《名山县志》记载“昔有汉道人,分来建溪芽”,乾符年间(847—879)建州刺史李频部下曹松回家乡海南樵山带去建茶茶籽,四川万源县的《紫云平植茗灵园记》摩岩石刻记载:“得建溪绿芽于此种植”。台湾的南投县鹿古乡冻顶山上茶园里还存在一株由桂林茶园移植过去的乌龙茶树。
中国水仙茶从清朝道光年间开始传播,光绪年间大量发展。根据水仙茶(乌龙茶)国家标准(GB/T 30357—2015)品质要求分为条形和紧压形。福建水仙茶分为建阳水仙、武夷水仙、建瓯水仙、漳平水仙饼、永春(闽南)水仙,俗称“五朵金花”。
3.1 建阳小湖镇是中国水仙茶发源地:建阳水仙清道光年间发现(原产地变迁:瓯宁县→建安与瓯宁合并建瓯县→水吉县→建阳县、市、区)。
其中小湖水仙(历史上贸易昌盛达60余家厂店)、书坊水仙(刘登惠1865-1874年买15株)、双狮历水仙(海拔816米有百年老丛)、漳墩水仙白茶。将口、麻沙也有不少水仙茶,现有茶园近7万亩。
建窑建盏(水吉建盏),因茶而生。建阳白茶约清乾隆年间(1772~1782年)是福建传统名茶。主要产品有:水仙白、寿眉、贡眉(小菜茶有千年历史)等,2019年授予建阳“中国小白茶之乡”。
3.2 建瓯水仙茶质美味醇厚:建瓯(建州)历史悠久。东峰(镇)水仙又称北路水仙;南雅(镇)水仙(巴拿马金奖)、小桥(镇)水仙又称南路水仙;龙村擎天岩水仙、小桥百丈岩水仙、吉阳郭岩山水仙、玉山石塔山水仙、小松白石岩水仙、东游辰山水仙称为高山水仙。建瓯水仙茶是全国最大的水仙茶出口生产基地。此外,还有老丛水仙等。建瓯现有茶园12.5万亩,水仙品种占70%以上。
3.3 武夷水仙茶,品质冠天下:武夷山(原崇安县,后唐归属建阳,951年设崇安场,宋994年设县,1989年改市)。武夷水仙茶清末由建阳传入。生产武夷茶与武夷岩茶,武夷岩茶为中国十大名茶。
在武夷山有“香不过肉桂,醇不过水仙”之誉。国家标准(GB/18745—2006)。正岩(三坑二涧,姚月明)水仙、半岩水仙(除三坑二涧外景区)、洲茶水仙(边缘地带,如溪流两岸)、老丛水仙(50~60年以上)、高山水仙(吴三地,海拔807~1300m)。
武夷山茶树品种繁多,现有茶园30万亩(水仙占35%左右,肉桂占10%左右),产量2万多吨,茶企6000多家(SC近600家)。鲜叶(山场)是基础,工艺(做青)是关键,焙火(低温慢焙)是技术。武夷水仙茶带有独特的“丛味”,即茶友们所称的“苔藓味、木质味、粽叶味”。此外,还有陈年水仙(陈香凝韵)。
3.4 永春水仙茶,醉美茶香:永春县是福建省三大乌龙茶重点出口基地,现有水仙茶园2万余亩(全县14万亩),分布在湖洋、东关、东平等乡镇,年产1500t。
1842年仙溪乡(今湖洋镇)人郑世报父子到闽北求生,1857年带100株水仙茶苗返乡种植(5株老茶树),1911~1917年旅居马来西亚侨胞加以扩展(虎巷垦植场),上世纪50年代华侨茶果场发扬光大;随后周边县(如南安、仙游、德化等)引种而称为“闽南水仙”。永春(闽南)水仙初期仿闽北制法,后融合闽北闽南之优点;永春金斗洋茶场是永春水仙茶典范。此外,还有永春佛手传承创新(金花茶椽)及安溪观音茶。
3.5 漳平水仙茶饼百年传承:小众茶,大市场。发源于大会、中村,发展在南阳等乡镇。目前茶园面积10万多亩(其中水仙6万亩,南洋镇2万余亩)。2012年为提升漳平水仙茶饼品质,漳平市茶叶协会推出如公主(兰馨)、王子(岩桂)等系列产品,是乌龙茶中唯一的紧压茶,既有岩茶的醇厚滋味,又有闽南乌龙茶的花香
第一代刘永发(宁洋县1956年撤县归漳平管辖)1894年引种水仙茶(今双洋镇大会村),初为“捏团”,由于大小不一;20世纪初改压制20克(1915年巴拿马金奖);第二代刘女儿金娣、邓观金(中村)与刘上忠;第三代张旗生等人;第四代张兴裕(张旗生儿子)等;第五代张文健(张兴裕儿)等;第六代正在成长。
水仙茶是福建乌龙茶的当家品种,也是福建出口乌龙茶中最大宗产品,全省有30多个县市引种,全省面积近30万亩。此外,还有广东凤凰水仙、台湾水仙(新竹、台北)。此外,浙江、广东、湖南、安徽、四川、江西省均有广泛引种。
3.6 广东凤凰水仙茶:这里要指出的广东凤凰水仙茶,凤凰水仙茶(单丛)已有900年历史,原从建阳、建瓯引进广东。在南宋已有栽制,明代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凤凰水仙茶就成为朝廷贡品。凤凰单丛位于广东潮安县的东北部,高山䇯立,主峰海拔1497.8m,是奥东第一高峰,生态环境优越,土壤为红色,酸性砂质土壤,土层深厚肥沃,雨水充沛,树林茂密,平均气温为21℃,降霜期短。凤凰水仙茶(单丛)是中国四大乌龙茶之一,是世人公认的中国国宝,民族品牌。现潮州全市种植面积12万亩,大、小企业5000多家,总产量1.5万t,农业产值4亿元。2014年,凤凰单丛茶入选中国第二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主要分布在潮安、丰顺、饶平、大埔、蕉岭、平远等,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华,品尝凤凰茶后,结论是 “比美国的花旗还要提神。”
凤凰水仙茶与闽北水仙茶之比较,其两者在乌龙茶中占重要的地位,二者有不少相拟之处,都是小乔木型,中大叶种,都具有半花香,都有畲族居住,在干茶外形、汤色、香味及工艺、品质,生化成份各有特色。1960年福建省农科院茶所所引进广东“潮汕水仙”有性种单株无性分离培育出早芽新品种为福建“早春毫”,认定制作红茶和烘青绿茶。目前,凤凰山上广东省农科院建立凤凰水仙王原种基地,投资1亿多元,有三株700年历史,十几株300多年历史。
3.7 台湾水仙茶:台湾现有水仙茶面积约500多亩,主要分布在文山与南投云去顶等地。据连战记叙,其祖父连横《台湾通史》指出:清嘉庆年间(1796-1820),一个名叫柯朝的人,从福建引来武夷山的茶苗,栽种于台北的鱼鳞坑、文山一带,为此开始在北台湾“互相传植”。从18世纪未开始,台湾茶叶逐渐超过传统的丝绸和瓷器,成为国际市场最为抢手的中国商品,1860年开港之际,已有过百年种植历史的台湾茶叶开始风生水起。可以说台湾的所有茶树品种都是从福建武夷山、建阳、建瓯及闽南安溪等地引种的。1990年3月台茶之父吴振铎教授回乡讲学之际,到建瓯东峰实地考察,认证那片矮脚乌龙为台湾软枝乌龙之源。并立碑为证。
中国水仙茶是全国41个丰产乔木大叶种茶树良种,又是唯一发源于南平市建阳等南北区域的茶树良种。它性能稳定,为三倍体茶树,无性系繁殖,属乔木型,植株高大,叶宽,叶色浓绿,育芽能力强,有毫茸,较肥壮,花期早,开花不结果。水仙茶是具有抗旱性、抗寒性和适应性较强的茶树良种,通常采用短穗扦插繁育,成活率高,一芽三叶,盛产期为春芽四月中下旬,产量高、品质优、经济周期长,适应制作红、绿、白、乌龙茶等;性价高,其内涵主要是香气高、品质稳、茶汤甘醇、兰花香。
中国水仙茶早在民国时期就漂洋过海,深受海内外消费者的喜爱。大量出口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加拿大、东南亚及我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外销市场不断扩大,据福建省茶叶进出口有关资料考证:
1915年美国旧金山万国巴拿马博览会,闽北水仙茶获金奖。
1922年建阳漳墩水仙白茶出口量高达2200担。
中国水仙茶应当是千年传承、百年辉煌。据历史上考证,建茶起源于汉魏,兴于唐、盛于宋,衰于元明。建州为北苑御茶原产地。唐陆羽《茶经.八之出》记载"岭南生福州、建州(今建瓯、建阳区域)……往往得之,其味极佳"。茶神蔡襄,写的“茶录”,记载北宋皇帝宋徽宗看重北苑贡茶的茶史。建茶前后为六朝26个皇帝专奉品。上、下几百年朝廷重臣、前丁后蔡为之付出心血。现在证实中国水仙茶发源一千多年,人工栽培300年的历史。
武夷水仙茶品质冠天下。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岩为正岩茶区。名岩区指三坑、两窠、牛栏坑、大坑口、流香涧、竹窠、九龙窠等所产肉桂、水仙品质优异,而马头岩、三姑石、三花峰、杜辖寨、章堂涧、丹堂涧、丹霞峰、瑞泉岩、御茶园、玉花涧、桃花洞、桂林、曼陀岩、又乳峰、北斗峰、天游峰、桃花洞,大王峰、水帘洞、虎啸岩、一线天等,吴三地是百年老丛水仙产地的典型代表,海拔1300米,2000余株。特征、香气高郁,入口甜爽。
1982年11月武夷山被列入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9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素有奇秀甲于东南之誉。武夷岩茶是乌龙茶中之极品,1959年被誉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驰名海内外。武武岩茶中有两大名种,即水仙、肉桂。水仙品种占比较大,水仙茶汤品味虽然不如肉桂“霸气”,但它的汤水清和,足以化解火气。水仙茶虽然没有大红袍岩骨之味,但它比较清澈,茶的香味浓郁,同时还伴有淡淡的兰花香,冲泡后的茶汤色消晰,叶片舒展宽厚,茶叶边纹显现。
2016年3月,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对茶产业作出批示:“茶叶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但现在大而不强,大而不精,大而不彰。要下决心,把我国茶叶做成优质高效、品牌高价、世界皆知、全球畅销的大产业。但关键的是控制产量、改良品种、大力推进标准茶园建设、加快向有机化发展,大力培育大企业、大品牌。中国茶叶应该有自己的‘立顿’,要制定茶叶生产优势区、最宜区,打响地理标志,在适宜地区、最干净的土壤种茶叶。此外,要大力推出中国茶,牵头召开世界茶叶大会,使茶叶成为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的一个标志,‘十三五’实现中国茶叶再振兴,产值翻一番,成为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的大亮点”。
为此,中国水仙茶产业发展需要转变观念,规范经营,现代管理,讲究质量,提高素质,争创品牌。实现茶企要善于借势、用势、造势,要整合资源、资产重组,形成集聚、形成集群,做到高起点、高起步、高目标、高展望、高要求,适应经济新常态,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基础,以效益为目标,以茶农增收为根本,全力创造福建水仙茶品牌,要增加市场占有率,政府、企业就要合力、出大力,抓落实、真正把福建水仙茶产业做大做强做好!
5.1 当前面临问题:(1)宣传力度不够;(2)规模小而全;(3)品牌打不响;(4)茶园生态化、机械化、标准化待提高;(5)企业合力不够、茶产品供给不能适应市场需求、质优茶原料利用率低、未来茶叶产能过剩、名优茶比重过大、大宗茶被忽视的问题更加突出。
5.2 今后发展方向:水仙茶产业的发展,应该提倡大众消费,打造喝得起的茶叶,多喝少藏,健康安全、大众普及,优质高效是我们的目标。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区域大品牌,培育企业科技人才,一依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市场。人是根本,机采、机制、标准化、工业化,大的茶产业是中国茶之希望所在。
中国水仙茶产业发展方针应该是:稳定面积,优化结构,提高品质,提高效益。
水仙茶发展的路子更应该是生态、绿色、健康、创新。其模式是:中国茶多样化、大企业标准化、小企业个性化。未来,茶产业的升级创新是整个行业的必由之路,谁把握了时代的脉博,谁就是最后的茶行业赢家。一些费时、费力、高能耗、高难度、高成本的茶只能少量生产,保障少数的、特殊的、高端的需求。引领全国茶叶正常的发展方向。从目前来看,科技对茶产业、茶文化的提升是渐变式的,现代茶产业的崛起有待于科技和资本介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大力推进,中国茶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5.3 改变发展理念:茶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破解茶产业面临的难题,推进茶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茶业发展方式,着力产品优质化、特性化、多元化、时尚化。扩大消费规模,未来十年,我们要努力推动饮茶,力争全国人均消费量达到2千克。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产+销一体化,培育茶叶流通企业。拓展茶叶功能、发展观光茶业、体验茶业、创意茶业等新业态,推进茶业与旅游休闲、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等深度融合。以绿色理念,引领茶业健康发展,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绿色兴茶之路。坚持创建品牌营销模式。
5.4 今后发展建议
5.4.1 福建闽北、广东省的潮安是主产区,建议南平市把闽北水仙纳入重要议程来抓,统一对外宣传,在全国及两岸打响这一品牌。
5.4.2 建阳区发展潜力很大,通过这次水仙茶研讨会,把茶旅、茶盏抓上去,把朱熹茶文化及活字印刷文化抓上去,让建阳的社会经济发展更上一个大台阶。
5.4.3 根据中国茶学会江用文理事长意见,中国白茶带应当从闽北至闽东,从建阳到福鼎。路经建阳、松溪、政和、周宁、屏南、古田福安、蕉城、寿宁、柘荣、霞浦、福鼎等十多个县市(区)。
建阳既是中国水仙茶的发祥地,也是中国白茶(建阳小白茶、水仙白、白牡丹、贡眉)的发祥地。
近年来中共建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白茶制作技艺(建阳)”被列为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设立了小白茶母树保护基地及生态示范园,《建阳白茶》团体标准通过审定。每年组织茶企积极参加国内外茶事展销活动,举办点茶节、斗茶赛、品鉴会、文化周等系列推介活动,建阳小白茶的知名度与辐射带动力得以明显提升。
假以时日,建阳茶业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灿烂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