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亚宗 汤文超 周志国 颜其珍
(1.湖北省罗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站 湖北罗田 438600;2.湖北省罗田县农业农村局 湖北罗田 438600;3.湖北省罗田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湖北罗田 438600)
罗田县地处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属典型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平均气温16.4℃,平均降水量1330 mm,近5年平均雨日约114 d。近3年来,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8000 hm2左右。小麦赤霉病是罗田县小麦的主要病害,赤霉病所带来的问题不仅是导致小麦减产,其产生的呕吐毒素污染问题也严重影响了食品安全[1]。2021年小麦赤霉病达到偏重至大发生程度,是继2015年以来第二个重发生年份,给夏粮生产造成了一定损失。现将罗田县2021年小麦赤霉病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总结如下,以期为以后的小麦赤霉病监测防控工作提供指导。
2021年5月18日-26日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全县赤霉病发生面积约7100 hm2,病田率88.75%,平均病穗率为31.2%,病粒率为10.7%,初步测算损失率为2.96%。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常发性病害之一,每年都有发生。罗田县小麦种植模式为稻麦轮作,机械收割水稻后,大量还田的秸秆为病菌提供了充裕的越冬场所,田间每年都有较高的菌源基数,具备赤霉病大发生的菌源条件。
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型流行性病害,小麦扬花至乳熟期雨水偏多的气象条件对赤霉病病菌子囊孢子的传播和侵染极有利,是导致小麦赤霉病重发的主要原因。据气象资料显示,2021年4月,罗田县有6次明显降雨天气过程,雨日达15 d,比常年4月份平均雨日多5 d,比2020年4月份雨日多9 d。多雨寡照的气象条件导致小麦开花慢且不整齐,延长了花期,增加了感染赤霉病的风险。
郑麦9023、漯麦163、襄麦55、襄麦25是我县小麦主栽品种,都高感赤霉病,对赤霉病抗性较好的杨麦系列品种在罗田县种植面积较少。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也是赤霉病流行的重要原因。
防治赤霉病的关键是坚持落实“见花打药”的预防措施,如果扬花期遇到雨水,则必须在停雨间隙抢晴防治。小麦赤霉病可防可控不可治,防控的窗口期短、技术要求高、难度大。群众在防治过程中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对赤霉病防控认识不足,特别是罗田县2019年和2020年小麦赤霉病仅为轻发生,已防治和未防治赤霉病的田块最终发病程度差别不大,造成群众对小麦赤霉病防控认识不足,不利于组织开展防控工作,贻误了最佳防治适期,导致赤霉病流行;二是部分群众选择农药不当,不能保证防治效果。当前全县农药经营户良莠不齐,乡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弱化,造成不少农户选药不当,防治效果难以保证。
赤霉病轻发的年份,抗、感品种间的发病差异不明显,但在重发生年份,抗病品种的发病程度要远轻于感病品种。因此,选用推广适合罗田县本地栽培的抗赤霉病的优良小麦品种,可以从源头上解决赤霉病防治难的问题。
小麦赤霉病要坚持“主动出击预防、全面两次用药”的防控策略。第一次用药时间应选在小麦齐穗后扬花前,扬花结束后随即开展第二次用药;在扬花期如遇雨水,则必须在停雨间隙抢晴防治。根据示范结果,每667m2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150 mL或15%丙唑·戊唑醇悬浮剂60 mL,分别在4月6日和4月13日防治两次,总体防效均达90%以上。
小麦赤霉病防治适期短、任务重,特别是像2021年这种小麦扬花期遇连阴雨的天气条件,要充分利用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大力推进统防统治工作,以提高防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