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丽丽,耿新杰,王俊志,胡运彩
(河北省邢台市林业技术推广站 054000)
裂果病在很多果树上都有发生,一旦发生就会影响果品的商品价值,是林果生产上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而众多果树中尤其以枣的裂果现象更严重。在邢台,一般年份因裂果造成的损失在15%左右,在多雨年份达到50%~80%,甚至出现绝收情况。邢台市是枣传统产区,枣树种植面积0.75万hm2,年产量9.3万t。在新河、广宗等县市,枣树种植很久以来已成为当地群众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年来,由于气候多变、种植模式和栽培管理粗放等各种原因,导致了枣树病虫害的大面积发生,给邢台市枣树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果实在接近成熟时,如遇连日下雨,果面先是纵向裂开一长缝,果肉稍微外露,随后裂果腐烂变酸,不能食用。另外,果实开裂后易引起炭疽病等病原菌侵入,从而加速腐烂变质。
枣裂果属于生理性病害,影响枣裂果主要因素有品种、降雨量、矿物质营养、栽培管理措施等,其中降雨量是引起枣裂果的最直接的外部因素。
2.1 与降雨量有关 果实在幼果发育初期干旱少雨,进入夏秋季后高温多雨,使土壤水分急剧增加,根系快速吸收水分,使果实快速增大,由于枣果在接近成熟时含糖量较高,渗透势降低,吸水能力增强,吸水后膨压增加,最终导致果实开裂。表现在果面上会有纵裂、横裂、交错裂,裂口易受其他病菌的侵染最终引起腐烂。
2.2 与钙元素含量有关 生产中,果农注重使用化肥,尤其高氮复合肥使用过多,导致营养不均衡,尤其是微量元素的缺乏。钙元素与裂果关系最为密切,因为钙元素的含量与果皮细胞壁的强度密切相关,而果实出现的裂果实际上是由于果肉生长应力与果皮抗张能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钙肥的应用是减少裂果的有效途径之一。
2.3 与栽培管理有关 合理的栽培措施可减少裂果的发生,枣裂果的开裂点一般为果皮表面的果点或者日灼、机械伤口、病虫害产生等使表皮提早停止生长的部位。果实阳面及先着色的部位易裂果,原因也和果皮受到直射光后有细小的日烧伤痕,韧性降低有关。所以夏季合理修剪可减少枣树受日灼的危害,进而减少裂果病的发生。
3.1 选择抗裂品种 选用抗裂果能力较强的优良品种,如曙光、紫圆、紫珠、紫玲。
3.2 做好灌溉、排水措施 幼果坐果后,及时灌溉,促进幼果正常发育,在土壤干旱时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雨季要注意排水,保持土壤供水均匀,能有效防止裂果发生。
3.3 地面覆盖 果园生草或覆地膜,遇到秋季多雨季节,草可以吸收多余的水分,变相起到排涝的作用,避免土壤水分剧烈波动,从根本上解决裂果问题。或在根系周围覆盖一层20 cm的碎秸秆,覆草时间在6-10月为宜,能保温保湿,还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增加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通透性,减少积水。
3.4 合理修剪 注意枣园通风透光,有利于雨后枣果表面迅速干燥,减少发病。除此之外,修剪时要调整光照,减少日灼的发生,从而减少裂果。
3.5 补充钙肥 钙可以增加细胞壁的厚度,增强细胞之间的黏接力,在果实膨大期叶面喷施钙肥,可以有效预防裂果。从幼果期开始喷钙:0.2%~0.3%的硝酸钙和0.2%~0.3%硼砂,每隔15 d喷1次,或在生长季喷施“枣三宝”3~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