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金花
(莆田哲理中学,福建 莆田 351100)
有一种说法值得商榷,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生涯决策阶段,而中学阶段只是人的生涯准备阶段。然而,新一轮的高考综合改革却将这一划分前移了。福建省新高考报考采用的是3+1+2 的学科组合方式,学生在高一结束就要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这6 门学科所组成的12 种组合中选出一种组合作为自己高考报考的科目。这个组合直接决定了两年后的报考方向,以及大学毕业后的择业方向,因此,高中阶段也就很自然地成为学生的生涯决策阶段,学生必须在高一就做出未来职业的方向性选择,高三毕业志愿填报就是对未来职业的进一步选择。因此在高一阶段对学生进行生涯教育,尤其是生涯决策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一个好的生涯决策必须考虑好个人与职业的关系、职业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个人与时代的关系等多方面因素。而历史学科包罗万象,教学内容中涵盖着种类多样的生涯教育资源,历史人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方面面,涵盖了各种各样的职业类型。[1]历史教材中相关人物的经历、相关时空背景、相关职业类型均可以为学生的生涯决策提供借鉴。同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生涯决策教育的内容还可以从生命教育的高度提升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是进行课堂创新的有效手段。
就统编高中历史必修教材上册《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一课来说,其主要内容包括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19 世纪后半期的边疆危机、甲午中日战争以及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本课几乎覆盖了19 世纪下半叶中国的主要历史事件,上承鸦片战争的余音,下接19 世纪末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要求: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对于教师来说如何将本课涉及的庞杂的内容以某条线索展开教学是处理教材的关键,也是教学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
若从生涯教育的角度思考,这一课与晚清四大中兴名臣之一的李鸿章的生涯历程高度吻合,李鸿章个人生涯随着时代的发展跌宕起伏。因此以李鸿章的生涯历程形成主题线索,将整节课的内容串联起来,可以很好地处理本节课的内容繁杂与教学时间有限之间的矛盾,能够较好地引导学生认识19 世纪下半叶中国农民阶级、地主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所作的努力,并能够认识其时代局限性,体会并学习近代先进中国人为国家富强、民族独立而奋斗的精神。
生涯决策一定要置于特定的时空背景下去考量,比如在国内还是国外,在南方还是北方,现在还是未来……这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时空观念”的培养有着一致的要求。本课的第一部分“太平天国运动”若按常规叙事则略显平淡,以李鸿章的晚年自述“予少年科第,壮年戎马”形成第一个主题“少年及第,何以走上戎马生涯?”则能很好地激起学生继续探索的欲望。在充分利用教材资料的基础上,教师提供典型史料,通过教师讲述、分析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引导学生认识到李鸿章第一次职业抉择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生这一时代背景的关系,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对国家出路的一种探索并理解其局限性,培育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等素养。
本课第二部分“洋务运动”以李鸿章的晚年自述导入“中年封疆,晚年洋务”形成第二个主题“封疆大吏,如何施展洋务抱负?”依然以设问的形式引导展开对洋务运动的学习。在教师引导下研读经典史料,认识到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通过对“李鸿章的洋务成绩单”的分析与归纳,学习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通过展示李鸿章在洋务运动期间的主要成就:1863 年,奏设上海广方言馆,培养外语和西方科技人才;1865 年,创办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1872 年,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1875 年,奏设开平矿务局,受命督办北洋海防事宜;1879 年,奏设上海机器织布局;1880 年,奏设电报总局于天津,奏设天津水师学堂;1888 年,北洋海军正式成军……由于李鸿章的主持和参与,洋务派创办了一系列近代化企业,以及第一所近代化军校、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等,构筑了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开端和基础。
学生在对史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识到洋务运动的积极影响——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能够借着工业革命的浪潮实现生产方式的些许变革,创办了一批军用和民用工业,为中国工业化奠定重要基础。
同时,要将洋务运动放在世界大背景下分析,引导学生明确李鸿章的洋务成绩单以及中国洋务运动的成就是对工业革命成果的运用,是工业革命影响下的一次社会变革,培养学生的世界视野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洋务运动中李鸿章取得了引以为豪的成就,是他生涯历程中的高光时刻。然而,由于清政府的腐朽落后,以及李鸿章个人的思想局限,洋务派创办的企业随着外国势力的入侵和民族资本的崛起,最终难逃厄运,洋务运动抵抗外敌侵略的最终目的并未达到,而中国的民族危机却日益加剧。这正是本课第三、四子目的内容:“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瓜分中国的狂潮”。这两部分依然以李鸿章的晚年自述导入“乃无端发生中日交涉,至一生事业,扫地无余”,整合成第三个主题“中日交涉,何至毕生事业破产?”
教师引入史料,引导学生分析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的原因及其与洋务运动的关系。洋务运动建成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也建立了许多近代工矿企业,但由于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性,洋务运动很难改变清政府的命运。甲午战争的失败,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清政府的腐朽和政治体制的落后。同时,甲午战争的失败,既是李鸿章个人仕途的转折点,这也是国家命运的转折点,《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李鸿章本人也被投闲置散,跌入人生低谷。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刻认识到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发展始终结合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有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
生涯发展中的价值导向,是基于个别差异,每个人对生命价值、生命意义、人生理想、人生信仰和人生态度的重大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2]而职业价值导向对一个人职业目标和择业动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历史人物进行客观评价则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个人命运、国家出路与时代大势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生涯决策与个人生涯历程的关系,从而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导向。
本课的最后,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对李鸿章进行评价。对于李鸿章这样的人物,学生中的争议是比较大的,有人说是卖国贼、大汉奸,有人说洋务功臣,晚清名臣。若打开网络对人们对李鸿章的评价更是五花八门。这时教师无需进行定性评价,但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对其正面评价和负面评价的理由,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去认识这个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理解以国家利益和时代潮流为职业价值导向,做出正确的生涯决策对个人生涯发展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