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种种植方位对大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2021-12-08 03:12:02赵长岭
花卉 2021年18期
关键词:芽尖蒜瓣蒜头

赵长岭

(金乡县化雨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 济宁 272204)

0 引言

中国是世界上大蒜的主要生产国和主要出口贸易国之一。大蒜是百合科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不仅可以用作调料,而且可以入药。大蒜功效强大,有抗菌、抗病、降血脂和防癌抗癌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畜牧业等多个领域。

1 大蒜的特征特性

1.1 形态特征

大蒜是一种2 年生的草本植物,主要包括根、茎、叶、蒜头等部分。①根:大蒜的根没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同时根须的数量比较多、根毛少、分布也比较浅,主要分布在5~25cm 的耕作层内;②茎:大蒜的茎生长在地下,茎盘下有须根,上面生长蒜叶和蒜瓣,此外,大蒜的硬盘随着蒜瓣的分化发育而成;③叶:大蒜的叶主要由叶片和叶鞘组成,总叶数和品种的生长周期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是同一品种播种较晚的话,可能会出现总叶数减少的问题;④蒜头:蒜头主要由蒜瓣、蒜皮和茎盘组成。

1.2 大蒜生长环境要求

①温度。大蒜具有较强的耐寒性,喜冷凉气候条件,生长发育和器官形成受温度条件影响,其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温度的要求不同;②萌芽期。通过休眠的蒜瓣可在3~5℃的低温下萌发,12℃以上蒜瓣萌发迅速,16~20℃为蒜瓣最适宜的萌发温度,30℃以上抑制蒜瓣萌发。秋播大蒜过早,播种温度过高,蒜瓣萌发缓慢,易导致出苗不齐;③幼苗期。大蒜幼苗期对低温耐受力较强,能耐短期-10℃低温和长期-5℃低温。在冬春季月平均气温-6℃的区域,大蒜可以安全越冬,大蒜以四五叶期的幼苗抗寒力最强,幼苗期最适宜的温度为12~16℃;④花芽和鳞芽分化期。大蒜的花芽和鳞芽分化在低温条件下才能正常进行。大蒜为绿体春化植物,播种后10℃以下经过30~60d,可通过春化阶段。大蒜鳞芽在20℃以下的温度条件下才能形成鳞芽。

2 播种前的准备

2.1 精选蒜种

蒜种直接影响大蒜栽种质量,在选择蒜种时,应尽量选择个头较大、颜色偏白、蒜瓣整齐、瓣型适中、蒜瓣紧实的蒜头。随后除去蒜皮,将整头蒜掰成蒜瓣,除蒜瓣和蒜心外,将其余部分扔掉。在播种管理的过程中,要将蒜瓣按照大小分为几个等级,分开播种。通常情况下,大蒜瓣营养丰富,播种后植株会呈现良好长势,成蒜质量高,不过,如果将其全部用于播种,用量太大,净产量会降低,造成种植成本增加;小蒜瓣在播种后产量不高,植株长势娇弱。为此,需将不同等级的蒜瓣分开播种和管理,增大小蒜瓣的种植密度,减小大蒜瓣的种植密度,以保障植株均匀生长。

2.2 选择地块

大蒜的环境适应能力较强,须根呈现弦状,吸肥和吸水效果较差,在沙性土壤中最适宜种植大蒜,沙性土壤较为疏松,可以满足其生长条件,种植的大蒜辛辣够味、个头较大,收获更加便捷,因此,为了提升大蒜种植产量,种植户要科学选择地块。首先,种植户要尽量选择土壤肥沃、土壤疏松的区域进行种植,在种植之前,对当地的土壤特性进行分析,便于后期种植的肥水管理。其次,在种植户选择好种植地块后,需要对土壤进行晒垡耕翻,播种之前做好整地作畦工作。最后,种植地块要尽量远离公路、化工厂以及污染区,避免大蒜受到环境污染而降低品质,对种植效益带来负面影响。

①工程抗冲性。治理工程能否抵御较强的水流冲刷,维护河道相对稳定,不出现大量岸坡崩塌现象,保障当地防洪安全。

3 播种期

大蒜在我国拥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劳动人民在常年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浅栽蒜、深栽葱的种植经验。在实际播种中,种植户要对播种深度进行科学控制,保证在3~4cm 左右,当前主要采用的播放方式包括:①开沟播种。即在地面上使用锄头开挖浅沟,将大蒜种瓣置于土中,在完成一条浅沟开挖后,放置一行蒜瓣,然后进行重复操作,在完成播种后盖上覆土将其轻轻压实;②直接将种瓣置于土中,用覆盖掩埋后压实。在种植户使用上述2 种播种方式完成种植后,需要对播种深度进行科学控制,如果播种深度过深,会影响出苗时间,导致大蒜单株重量不足;如果播种深度过浅,会导致出现“跳瓣”问题,对大蒜总体产量带来负面影响。

4 播种方式

在大蒜种植当中,适时播种是获取丰收的关键内容。在实际栽培当中,需要根据大蒜品种、环境条件确定具体的播种时间。通常来说,9 月末10 月初是大蒜播种的最佳时间。大蒜幼苗露地越冬,5~6 片叶是最佳叶龄,株高30cm 左右,根系在40 条左右,此时植株在耐寒方面具有较好的表现,且在越冬时不容易发生冻害,能够帮助其安全越冬。如果播种过早,叶龄以及株龄则可能存在过大的情况,因在进入冬季前营养体过大,将影响到抗寒能力,使其在越冬时存在严重的冻害问题,在生长后期有较大的概率出现早衰情况。且当播种时间过早时,再分化形成的小芽也可能经过春化阶段形成复瓣芽。相反,如果播种时间过晚,在进入冬季前积累的养分少,在同化能力方面将表现不足,进而影响到最终的质量与产量。

那天,阿鱼焦躁地来回踱着步子,还用力地冲撞圈栏。我将圈栏打开,牵着阿鱼慢慢走到了爷爷的坟边。阿鱼屈着蹄子叩打地面,对着天长长地嘶叫一声,围着坟慢慢转了三圈,然后耷拉着脑袋往回走。阿鱼眼角凝着的泪,闪着光,像露珠。

5 化学除草,地膜覆盖

大蒜是一种喜肥作物,在施肥过程中应该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同时做好基肥和追肥的合理配比。通常情况下,可以在清明节前后,对地膜大蒜进行初次浇蒜时一同完成施肥。以2~3 瓶/亩统一冲施高氮高钾硫酸钾复合肥,也可以采用25~30kg 的专用冲施肥,随后进行盖膜。就山东大蒜种植区来讲,很多地块会出现重茬的情况,可以将底肥控制在100kg/亩左右,可以有效提升大蒜品质与产量。

6 施肥

由于不同地块的杂草存在差异性且密度不同,所以应结合杂草的类型选择不同的除草剂配方,禁止超量使用药物。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一定浓度的二甲戊灵乳油或戊氧已草胺乳油,配合使用恶草酮和乙氧氟草醚。同时,通过地膜覆盖的方式也能够有效减少杂草的生长,达到保温保湿和增产增效的目的。在覆盖地膜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地膜的两端拉紧,使其紧贴地面、不留空隙,防止空气的进入。

7 水分管理

收获时蒜头的平均含水率为72.76%。种植方位角为45°~90°收获的蒜头单头质量大,因而产量比0°种植方位角高5.4%~8.3%,但差异不显著。-30°和-60°种植方位角的蒜头单头质量与0°种植方位角无显著差异,因出苗率比0°种植方位角低,所以蒜头产量比0°种植方位角低9.7%和8.4%。-90°种植方位角的大蒜出苗率和蒜头单头质量均显著低于0°种植方位角,因而蒜头产量比0°种植方位角低15.1%。在外形上,种植方位角为-30°~-90°收获的蒜头横径较小;横径的标准差大,蒜头间大小不一致;大小径差异大,形状不规则。

还有一个旅客在服务大厅买票,排队的人比较多,想走捷径,找到大厅里一位服务员,希望其代他插队买票,服务员不同意,他转身就投诉了这位服务员,说她不为旅客着想。

8 种植方位角对大蒜蒜头的影响

水分管理是保证大蒜产量的重要因素,种植户要结合幼苗不同生长阶段开展水分管理。首先,齐苗期,在完成播种7~10d 左右即进入齐苗期,如果此时土壤较为干燥,需要进行灌溉处理,为幼苗生长提供充分的水分。其次,幼苗前期,在这一阶段种植户要结合当地的降水情况合理灌溉,并且加强田间排水作业,避免田间水分过多。最后,进入中后期,幼苗生长快速,种植户要适当增加灌溉量,加速大蒜生长。

定植技术:于12月~次年3月中旬定植,开挖长宽各80厘米、深60厘米的定植坑,栽植前对果树主侧枝予以适当修剪,栽植时采用高垄栽植和地布覆盖。雌雄株配置比例为5~8∶1。定植密度根据栽培品种、架型及管理水平而定,水平棚架行距为3~5 米×4~6米 “T”形架栽植密度为2.5~3米×3~4米。

9 病虫害防治

种蝇、葱蝇、根螨等都是大蒜的常见病虫害,可以采取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两种方法。①农业防治。在播种前,对土壤进行为期最少15d 的深翻晒熵,能有效降低土壤中病虫害的数量。在肥料的选择上,必须选用腐熟充分的基肥,以消灭基肥中的虫卵;②化学防治。在播种前,可以将1kg 浓度为3%的地正丹或50%辛硫磷均匀撒入播种沟,能有效减少病虫害。建议在葱蝇、种蝇产卵和幼虫危害期,用40%甲基异柳磷1000 倍液加2%天达阿维菌素2000 倍喷雾灌根,杀死蛀入根基组织内和根部的幼虫,兼治蓟马、斑潜蝇等。每10~15d 一次,连喷2~3 次,有显著效果。且该方法能促使大蒜茎杆粗壮,叶丛加大,进一步提升光合作用,将营养物质传输到蒜头,从而减少面包蒜,提高抗旱能力。

10 蒜头采收

在完成蒜薹采收20d 左右,此时大蒜叶片将逐渐变为灰绿色,处于底部位置的叶子逐渐枯黄、脱落,假茎松软充分膨大,此时即需要进行及时的收获。如果收获时间过早,此时蒜头水分多、嫩,组织不够充实,在贮藏一定时间后很容易发生干瘪情况;如果收获时间过晚,此时蒜皮、蒜头变色,在收获的过程当中有较大的概率出现散瓣的情况,并因此影响到产品价值。

11 结语

综上,芽尖向上种植可以显著提高蒜薹和蒜头的产量,给农户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所以研发具有芽尖向上立直种植功能的大蒜种植机械是大蒜机械化种植推广的关键。芽尖向上30°以上种植的大蒜虽然在蒜薹长度和蒜头产量与水平种植差异不显著,但出苗早,出苗齐整,植株高大。因此种植时蒜种的种植方位在芽尖向上30°以上为宜,建议芽尖向上30°以上作为衡量大蒜种植机械直立种植的指标。芽尖向下种植严重影响大蒜植株生长,蒜薹长度以及蒜头产量均显著低于芽尖向上和水平种植,所以大蒜立直种植机械的设计中应尽量避免芽尖向下种植的情况发生。

猜你喜欢
芽尖蒜瓣蒜头
蒜瓣成长记
蒜瓣成长记
蒜头果的逆袭
登布达拉宫(外一首)
岷峨诗稿(2022年3期)2022-09-02 14:57:44
四季
捣蒜泥
广南蒜头果发展现状与保护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02
农杆菌介导玉米芽尖生长点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蒜头小姐
芽尖上的馨香
茶道(2013年6期)2013-04-29 00: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