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晟 中信网安(武汉)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建筑行业资源消耗大,污染排放大,若管理制度没有得到有效创新,不仅无法跟上建筑行业的发展步伐,也不能满足实际工程建设管理的需要,势必成为落后产能的典型代表。只有优化管理,才能充分挖掘企业潜力,优化资源配置,获得更好的经营效益。所以,对于建筑工程企业,创新管理模式能够保障资源优化配置,提升经营成效,让企业在行业竞争激烈的过程中取得一定的地位,凸显企业存在的价值。
随着科学技术和时代的发展,建筑工程各方面要求不断提升,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对于一些新技术、新材料、新功能、新标准、新习惯,必须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技术进行应用。比如,合理应用BIM技术、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参与管理等。
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也有其宝贵的经验可以借鉴,预测,对管理模式的创新要有取舍,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使经验与技术相结合,从而最大化地发挥管理成效,搭建现代化的、高效的管理模式。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需要在传统管理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对传统管理方法进行优化,对当前建筑工程管理所面临的资源利用问题进行解决,以便于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从而保证建筑工程整体水平的提升。建筑工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资金、材料、土地等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不仅是为了企业利益,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企业表现。
一些企业在施工建设中存在很多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而传统的管理模式中存在一些漏洞与不足,或者是技术和效率问题,无法达到满意的管理效果。创新管理模式,就是要从制度、技术、方法等方面全面着手,通过制度的完善与落实,科学的地分析、整合资源,优化分配,控制企业建设成本,提升建筑施工效率,最大化地实现工程建设经营成果。
为了使建筑工程在市场中占据一定的地位,具有自身的风格,建筑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对管理创新的重视,并落实各环节的工作,推陈出新,合理创新;积极学习先进的管理学知识,促进管理模式的不断更新,以此推动企业,甚至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水平。但目前在创新性管理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创新管理的效果。
建筑工程传统的管理方法不够注重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从而会对整体进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针对管理方式来讲,很多建筑企业难以结合时代发展进行管理模式创新,而且传统管理模式效率较低,具有很多弊端,再加上由于管理方法的落后,管理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淡薄,导致在实际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不仅无法提高管理的效率,而且不利于促进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影响建筑工程施工效率,甚至限制企业的发展。所以,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对管理创新的重视。
要全面保证建筑工程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必须制订对项目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案,从而能够有效地对施工环节进行优化,使施工材料、施工技术以及设备能够有效整合。但是,由于目前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缺少技术支撑,管理效率有待提高,从而导致管理创新水平效果无法得到保障。
建筑工程管理对象和主体素质较低会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工作的有序进行。一些建筑企业把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重点关注成本和工期,对施工要求的重视不够,为了在规定工期完工,违背施工技术要求,大大增加了项目的管理难度。加之建筑企业员工稳定性差,流动性大,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如果没有对施工人员强化管理,加强培训教育,不仅会影响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施工质量和安全也无法得到保障,会造成很多质量与安全隐患。
所以,创新管理既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意识,也要提升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把“人”作为管理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加强对人因导致的问题的重视,从而根据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管理,为日后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观念创新是改革创新的前提,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1市场观念创新
伴随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改革,建筑企业也需要对市场观念不断更新,在开展工程项目管理活动时,需认真做好市场调研,对市场需求及发展规律准确评估,充分保证工程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3.1.2 绿色化观念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建筑工程施工中产生的扬尘、垃圾、噪声等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树立绿色施工理念,开展绿色施工管理对于建筑施工企业尤为必要。
3.2.1 创新技术管理方法
建筑施工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要求施工人员熟练掌握设备操作技能和先进的施工技术,对此需做好技术管理工作。企业管理层不仅要加强每一位员工的培训,进行严格考核,还需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技术监督体系,积极引进先进的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提高技术管理水平。
3.2.2 成本管理方法
建筑工程管理中,成本管理属于核心内容,会对其他工作造成重要影响,因此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尤为关键。传统成本管理中,未能将其他管理工作充分结合起来,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但在新形势背景下,做好成本管理与其他管理对接是建筑企业的当务之急,有助于增强信息流通,提高成本管理效率。
3.2.3 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方法
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制度,并对岗位人员制定相应的奖惩、考核、责任制度,针对不同的岗位人员合理选用人力资源管理方案,提高管理能效。
良好的管理体制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开展的前提,创新管理体制可使得各项管理工作有据可依,因此,建筑企业在创新管理模式过程中,需对管理体制进行创新。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建筑企业应建立在市场调节机制基础上,对其管理体制进一步革新。比如,部分大型建筑工程项目,为了全面展开建筑工程管理,会专门组建管理部门,而小型建筑项目会将建筑管理责任安排于施工单位。建筑管理体制创新除体现于整体管理规划外,还体现在相关制度建立与内部责任之间,建立法人制度及产权关系制度,明确划分相关责任,保证独立法人在施工企业中的地位,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
对于当代建筑工程而言,其在管理方面囊括的内容极为广泛,所涉及的参建方也比较多,要实现最佳的管理效果,就必须具备完善的管理网络体系,通过合理设置不同的管理节点,并采用相关线路加以连接,建立一个合理、规范的管理体系,从而更好地满足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在进行具体项目的管理工作时,应确保各环节、各模块的管理都有相应的制度作为指导,如质量管控制度、安全监督制度等,将各个管理部门作为基本节点,将人员作为主要线路,严格将相关管理制度落实到位,执行好管理责任制度,合理划分各人员的管理责任,对质量管控以及安全管控工作加以细化,落实好对问题来源的把控工作,最终达到全方位提升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目标。
就当前现状而言,大部分建筑企业都在工程管理方面进行了改进和创新,积极引入了各项全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从而帮助工程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工作得到更加有效的开展,使工程管理各方面的目标都能得到顺利实现。
比如,在实际管理的时候融入了大数据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等,通过将各类基础设施布设在工程施工建设的现场,包括人脸识别装置、门禁监控装置等,可第一时间了解施工场地的安全管理、人员管理以及环境管理等工作的开展情况,使相关管理者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具备全方位、细致化的参照依据,以便达到对管理效果的优化和提升目标。站在建筑工程管理发展的层面来看,将来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的应用将会逐渐变成普遍情况,管理本身的数据化趋势也会变得更为显著。
就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基本上已经步入到信息化初级发展阶段,具体主要表现在物资管理信息化以及办公信息化这两大方面。例如,现阶段国内大部分建筑单位都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科学的施工资源信息库,主要用来对相关管理信息加以收集和整理,从而达到对施工材料、机械设备等的全过程、全方位管控目标,确保建筑工程管理任务的有效落实,提升管理的整体效率和质量。在实际开展管理实践工作的时候,很多企业都投入了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资金来开展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这就进一步壮大了工程管理的技术优势。
综上所述,对工程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是现代建筑工程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应树立较强的创新意识,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并结合企业当前的发展现状以及战略发展目标开展创新工作,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创新实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