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县域营商环境的实践探索

2021-12-08 01:50泰来县营商环境局课题组
奋斗 2021年5期
关键词:大厅事项营商

■ 泰来县营商环境局课题组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的命题。优化县域营商环境在推动全省改革发展中的地位作用至关重要。实践表明,哪里营商环境好,哪里发展就快;哪里营商环境优,人才、资本、项目就流向哪里。立足新发展阶段,推进县域营商环境建设对优化全省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泰来县通过优化服务和改进作风,努力破解县域营商环境难题,为市场主体留得住、能发展提供保障。

一、持续优化县域营商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改革滞后提效难度大。现有政务服务主要是各职能部门入驻政务服务中心的模式。由于审批权限仍在原职能部门,以部门为主体的审批体制并没有改变,入驻部门只是单纯地接收申请材料,仅享有极少事项的审批权。因此,“前店后厂”情形在所难免,造成办事“两头跑”,审批“体外循环”,很多事项实现不了“一站式”办结,需要多部门会商,极大地消耗企业精力和时间。

二是技术支撑欠缺障碍多。现在推行的“一网”线上办理,目的是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但各部门自有专网16 个,其中13 个不能互通互联。专网系统没有对接,数据不能共享,在技术层面严重阻碍“一网”的实现,导致“一网”应用覆盖面较窄。同时,企业对相关流程不熟悉,对网上操作不熟练,导致信息化手段一定程度上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是新旧监督机制难衔接。政务服务事项入驻大厅存在应进不进、明进暗不进等情形,入驻大厅事项存在“虚一窗、假一窗”问题。部门许可审批事项向一个审批机构集中、许可审批权向首席代表集中、审批机构和首席代表向大厅集中不到位,审批事项、人员和对人员的授权不到位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以信用为基础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还没有落实落靠。

二、泰来县优化营商环境的实践探索

建立项目包保机制,让企业更省事。重点项目实行一名包保县领导、一个牵头单位、一位项目服务员、一抓到底的“四个一”包保制度。明确牵头部门为项目建设协调推进的主责部门,跟进项目阶段性建设内容和投资计划,主动协调化解、及时反馈问题。各审批和要素保障部门成立项目推进服务专班,主动上门、超前安排、无缝对接。2020 年,召集89 个部门参加的各类集中会办会议、现场办公会议24 次,解决各类问题45个。项目服务员领代办项目所需全部手续,现场梳理项目建设流程,提前规划项目后续工作事项,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为企业办理各项事项和解决问题144个。

建立一站式服务体系,让企业更省时。一是建立VIP室,服务企业有专门场所。在政务大厅设立企业VIP 室,设接待区、业务办理区、洽谈区、会议区,满足企业业务办理的个性化需求,企业在优质服务中完成相关手续办理,让企业感受到真诚的泰来态度、热情的泰来温度、快捷的泰来速度。二是设立专区,证照审批有专属功能区。在政务大厅开辟证照一体化审批专区,针对一些系统不能互通互联的实际情况,将相关部门集中入驻政务大厅,以最短的物理距离实现最快的数据联通,提高工作效率,压缩办事时间。三是实行代办,政务大厅有专班人员。泰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一次性公开招聘12 名高校毕业生为窗口受理人员,将原来的由窗口人员指导、企业自己线上办理的工作程序,改进为由企业提供要件,窗口人员全程代办,解决了企业网上办理不熟练的问题。

加强政府与企业沟通,让企业更顺心。一是开展“双进”活动,实现政策更亲商。开展领导进企业活动。县级领导遍访全县企业,向招商引资企业发放“泰来营商亲人卡”。开展企业进大厅活动。邀请企业进大厅,向企业介绍政务服务改革举措,有效解决了政务服务改革成果企业不知晓、改革措施得不到有效推进的难题。二是开展“双听”活动,实现沟通更亲商。开展“企业听我说”活动,以座谈会、联谊会等形式,积极向企业推介利企政策。开展“我听企业说”活动。涉及决策及规范性文件制定前,充分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使决策更接地气,更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三是开展“双评”活动,实现作风更亲商。开展企业评政府活动,紧贴企业运行周期与政府各部门相关的环节进行评价,倒逼各部门提高工作质效。

加大营商环境监督力度,让企业更安心。建立纪检监察、组织部门、营商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为成员的联席工作机制,认真推进以“具有行政审批职能部门许可审批事项向一个审批机构集中,许可审批权力向首席代表集中,行政审批机构和首席代表向实体大厅或网上大厅集中,审批事项、人员和对人员的授权到位”为内容的“三集中、三到位”,现在1377项政务服务事项已全部进驻大厅,做到应进必进。严格落实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切实做到监管主体规范、监管程序规范、监管方式规范,实现对企业有事说事、无事不扰。畅通营商环境举报投诉渠道,设立投诉举报电话、邮箱。建立企业和县级领导“绿色通道”,直通反映企业诉求。加大行政机关作风整治力度,对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部门和工作人员严肃查处。

三、持续优化县域营商环境的启示

改革滞后可以通过健全机制弥补。突出组织优势,通过加强领导,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在改革没有完全适应发展需要的时候,能够使体制性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弥补。从实践看,泰来县组建工作专班,包保县级领导亲自协调,能够保证牵头部门主动跟进,使相关审批和要素保障部门全力配合的工作机制得到有效推进。

技术壁垒可以通过资源整合衔接。通过各部门专网在政务大厅实现物理聚集、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资源有效整合,很大程度上能够弥补信息孤岛带给市场主体和群众办事的不便。在“一网”暂时还不能真正实现之前,采取“技术不通机制通,数据不通人来通”的措施,使市场主体和群众能够体验到“一门”“一窗”“一网”的快捷和方便。

工作落实离不开强有力的监督。或出于传统习惯难改变,或出于利益不想放手,行政审批事项进大厅“应进不进”“前店后厂”等现象比较普遍。通过树立坚决清理审批“自留地”的理念,把营商环境优化作为机关作风整顿的重要内容,对“体外循环”“三集中、三到位”落实不到位的严肃查处,能够有力地保障工作制度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大厅事项营商
如果要献血,需注意以下事项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重大事项决定权探究
挪威Bodø市政大厅
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
营商环境软转型
一周重大重组事项一览
打造营商环境邀您共同参与
跟踪导练(四)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