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燕
摘要:目的 浅析对门诊护士开展急救技能培训,对其急救技能的影响。方法 囊括本院门诊护理人员35名进行回顾性分析,于2019年1月~6月开展急救技能培训分析培训前后护理人员的急救相关知识及急救技能掌握状况。结果 门诊护理培训后沟通能力、理论知识掌握能力相较于培训前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诊护理培训后操作能力、反应速度、与医生配合能力相较于培训前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门诊护理人员开展急救技能培训,能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强化其急救能力,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措施。
关键词:急救技能;门诊;护理人员;培训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2--02
急救相关知识与技能操作是护理人员的基础工作,也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及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门诊是医院的特殊部门,有相关数据显示,门诊危重突发急诊概率较高,属于风险事件高发区,一旦出现危急重患者,门诊护理人员若不能第一时间予以正确及时的急救措施,会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救治时机,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门诊患者在候诊、检查时可能出现昏厥、休克、心脏骤停等危重意外事件的发生,而护理人员对急救仪器、急救设备、急救药物的掌握能力较低,会对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造成直接的影响。门诊急救护理行为面对的是年龄、经历不相同的各种人群,而且交织着多种未知因素。门诊护士又是各类就诊患者的第一接触人,门诊护士的急救技能又是具有超过各种服务之上的高科技行为的组合活动,具有高风险性并承担着较大的法律责任。为此,门诊医护人员的急救能力及应急反应能力极为重要,有必要对目前临床门诊护士的急救专业技能和技术进行提升。如何改善门诊护理人员的急救意识、急救技术水平,保障门诊患者的生命安全,成为门诊护理管理需解决的重点问题。因此,本文就急救技能培训对门诊护理人员急救技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囊括本院门诊护理人员35名进行回顾性分析,于2019年1月~6月开展急救技能培训,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20-54岁;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14名,护师12名,护士7名;学历:本科15名,大专20名。
1.2 方法
急救技能培训方式:(1)首先培训前考核:在进行培训前,对门诊护理人员进行考核,评估其操作技能、沟通能力、应急能力、与医师的配合度及理论知识掌握能力。(2)确定综合培训模式采取理论培训、单项和团队协作技能操作培训、临床实践培训、自主练习、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培训模式。课前在微信群,由授课老师提前分享培训课件及各项操作评分标准并解答提出的问题。技能操作培训2周,采用情景模拟形式。培训老师在示教室现场逐步进行单项技能的示范与训练,详细讲解各个细节、难点及重点,并结合临床案例讲解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使护士熟练掌握各单项技能的操作流程与知识。同时,各培训老师拍摄并制作操作视频,指出操作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及以错误点进行警示,通过微信上传供下载学习。(3)①召开护理会议,明确护理培训目标,在正式培训前向护理人员宣教培训的必要性、目的、意义等,提升门诊护理人员的重视度,加强责任心,激发起自主学习积极性,促使其主动加入培训中;②成立培训小组。由临床经验丰富、急救技能及理论知识丰富、工作年限长的护理人员承担培训工作,在培训过程中,护士长需协助开展培训工作;在给门诊临床护理人员培训前,培训老师需进行系统的培训及示教,提升培训教学质量。③因门诊科室较多,护理人员较为分散,同时门诊护理人员的工作量相对较大,护理人员工作较为繁忙,开展统一集中培训相对困难。根据门诊工作特点,科室开展灵活的培训方式,可由个人与培训老师直接沟通选择合适的培训时间。(4)急救操作的理论知识:规范流程及相关知识、病情观察与常用急救药物的用量、机理、不良反应及禁忌症等;基础急救技能培训包括:①双人成人基础生命支持。②单人基础生命支持。③气管插管术。④简易呼吸器使用流程。⑤除颤仪的使用;针对突发事件制定应急预案,例如意外跌倒应急预案、突发猝死应急预案、休克及低血糖反应等应急预案;急救能力培训包括:①病情观察及评估能力。②及时发现、处理紧急状况。③及时准备急救药品。④及时、迅速的配合医师。
1.3 观察指标
对护理人员的急救理论、技能进行考核。①急救理论考核包含沟通能力、理论知识掌握能力,各项均为百分制,分值越高能力越高;②急救技能考核包含操作能力、反应速度、与医生配合能力,均为百分制,分值越高能力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急救理论考核成绩
门诊护理培训后沟通能力、理论知识掌握能力相较于培训前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急救技能考核成绩
门诊护理培训后操作能力、反应速度、与医生配合能力相较于培训前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对于医院而言,门诊是医院对外界展示的形象,是医院整体服务水平的重要展示窗口,且服务质量的优劣对医院的形象有较严重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随之改善,为此,对医疗服务的水平需求也有所增高。同时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每天到医院就诊的老龄患者越来越多,老龄患者的机体各项器官呈退行性变化,其在就诊、候诊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突发病情变化、突发晕厥等状况。为此,门诊护理人员需娴熟掌握丰富的理論知识与操作技能极为重要,患者在门诊就诊过程中出现护理风险事件可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进行处理,为患者争取最佳的抢救时间。
本文研究显示,门诊护理培训后沟通能力、理论知识掌握能力、操作能力、反应速度、与医生配合能力相较于培训前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相关资料显示,门诊护理人员缺乏急救技能的原因包含以下几点:①门诊护理人员年龄大多较大,高龄护士占比较多,且身体状况相对较差,各项抢救技能逐渐淡忘,缺乏主动学习积极性,在遇到紧急状况或突发事件时,极易出现抢救措施不当的状况。②门诊患者流动性强,病情隐匿,不易发觉,发生突发意外的时间、地点、病因及病情严重程度等均存在不确定性,若护士疏于巡视,则会错过最佳抢救时机,这使门诊护士压力大、身心健康不良。一且遇到突发情况,心理准备不足,直接影响专业技术发挥;③由于门诊部的工作时间比较正常,没有夜班,医院会安排部分临床科室没有夜班的护士到门诊轮转以渡过孕期及哺乳假,行动不便,缺乏门诊工作经验,急救工作技术;对门诊护理人员开展急救知识及技能方面的培训,明确培训目标,灵活培训,符合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特点,激发护理人员学习积极性,强化责任感。反复对应急预案进行演练,娴熟掌握抢救流程,掌握抢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意外事件的处理措施,更好的与同事、医师进行配合,在实际抢救工作中能从容应对,做到忙而不乱,井然有序。该方式能激发护理人员个人能力提升。通过获取新知识而有成就感,使护理人员养成良好的自学意识,强化主观能动性,并将知识转化为个人能力;此外,急救技能培训还能强化护理人员的基础能力,门诊护理人员不能仅仅满足于分诊、候诊秩序的维持等基础工作,同时将急救技能纳入日常考核中,将在职继续教育融入日常培训中,门诊护理人员全员参与,有效提升门诊护理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专业优质的护理服务。
总而言之,对门诊护理人员开展急救技能培训,能全面提升护理人员的急救相关知识掌握能力,加强急救技能培训,保障门诊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有效的降低护理纠纷,建立良好医学专业整体形象,有助于护患关系稳定、可持续发展,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严立仙,杨华芳,吴天泉.医联体模式下急救护理技能同质化培训路径的探讨[J].中国基层医药,2020,27(5):633-636.
[2]赵海英.护士急救护理基础知识与技能培训的疗效评价[J].糖尿病天地,2020,17(1):217.
[3]钟晓红,袁志玲,汤玲俐, 等.OSCE在儿科护士急救技能培训考核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18):102-104.
[4]程婷婷,张艳.综合培训模式在护士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护理杂志,2019,18(5):73-74.
[5]杨娟,刘明秀.传统培训结合团队情景模拟演练在内镜护士急救综合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5):133-135.
[6]李玉梅,王琴.病案导入—情景模拟培训法在护士分层专科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9,14(10):1008-1010.
[7]赵平凡,郭舒婕,职志威.门诊患者突发意外事件的防范与管理[J].中国临床护理,2016,8(1):80-81,82.
[8]钟丽君,冯家豪,余杨, 等.情景模拟训练在低年资急诊护士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科学,2019,9(23):38-40,105.
[9]韦少俊,李秋菊.PBL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精神科护士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17):177-180,184.
[10]王丽蓉.团队急救情景模拟演练在提高门诊护士综合急救技能的效果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146.
[11]甘丽婷.急诊科护士急救技能的现状调查和提升对策分析[J].實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38):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