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集《煤都矿工》一书由抚顺矿区工会于1959年组织编写,春风文艺出版社于1960年4月出版。15.4万字,32开本,平装,印行20000册。书前有抚顺矿区党委副书记王继尧所作的序。
该书是向国庆十周年的献礼项目。抚顺矿区工会“为了迎接伟大的国庆十周年,歌颂我们这个英雄时代的英雄人物”,“使英雄人物都载入时代的史册”,矿区党委决定,由矿区工会组成《煤都矿工》编写组。从文章的署名情况看,写作者有洪禹、肖庆耀、姚杰、姚与惠、肖崇墨、雁群等同志。编写组同志认真采访,广泛收集资料,吃透英模人物的事迹、人生道路与性格特点,在此基础上,潜心撰写,讨论修改、审核。历时五个多月,至1959年11月下旬定稿,交付出版。
该书收录报告文学作品八篇。作者以对矿工深厚的热爱与崇敬,用生动感人的文学语言、丰富真实的素材,塑造了九位抚顺煤矿矿工的英雄形象,每个矿工形象都鲜明可爱,栩栩如生,读后印象深刻,令人感动而心生敬意。全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煤矿气息,浓烈的爱党爱矿之情浸润于字里行间。实为新中国煤矿工人的颂歌,是为煤矿工人英雄群体所立的一部正传、一座丰碑。
第一篇《冷风吹不倒红旗》是书中最长的一篇,约占全书的近三分之一。主要记述庞观祥的先进事迹。他热爱党,忠诚于煤炭事业。开始时是对井下生产环节进行小改小革,取得成效。后来他入了党,在党的总路线指引下,觉悟大大提高,针对井下生产问题,系统地提出了改革建议,改变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改进井下劳动组织。改革过程曲折艰难,有不理解不支持的,有吹冷风加以阻挠的,还有进行种种刁难的。但最终改革取得成功,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产量大幅增加。庞观祥“像工业热潮中的一支火把”,“永远是在牵头,永远发扬光大!”他光荣地参加了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等中央领导的接见。
第二篇《采煤老班长》着力描写了老虎台矿井采煤六区一班老班长杨宝江的先进事迹。他是一个老矿工,当年因为家中贫困,欠了地主十吊钱的债,愤而闯了关东,到抚顺煤矿下了井。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党支部委员老阎的培养下入了党,从此他“像插上了只翅膀”,“白天、晚上总是长在矿井里”,拼命干活,一天到晚总想办法多出煤。特别是别的班不愿干的残煤掌子,杨宝江却越是困难越要上,带着自己的班去残采掌子干,虽然困难重重,但他给大家做思想工作,团结工友一起奋斗。他认为“在工作中勇于承担困难,这是共产党员的本色”。就这样,“杨宝江和伙计们一直在残采掌子工作了几年”,“几乎把全區的残采掌子都包下来了”,“提前半年安全地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成为矿区第一个生产先进班”。
第三篇《煤海英雄》写了露天矿三号电镐扫道工李文生和司机刘宏林为拯救和保护电镐,在烈火中不惜牺牲,献出了宝贵的青春,事迹非常感人。矿务局召开追悼会,两个人被追认为模范共产党员,将他们所在的三号镐命名为“文生、宏林英雄号电镐”。并在矿区劳动公园修建纪念碑,让全矿职工和矿区人民永远记住和学习他们的英雄事迹。
第四篇《五号电镐司机》主要写司机贾连富的先进事迹。他是个年轻矿工,也是共产党员。艰苦的地方抢着去,累活抢着干,早上班,晚下班,一心想着怎么超额完成任务。他帮助工友学技术,给他们做示范;在红旗竞赛中带动其他电镐的工友,你追我赶,共同前进。五号镐得的红旗最多,“如果把五号镐得的红旗缝起来,能把这台大电镐包得严严实实的”。贾连富受到领导和工友一致赞扬,参加了全国群英会。
第五篇《孔瑞祥》写孔瑞祥安全生产的事迹。他是在解放前煤矿干了二十多年的老矿工、采煤小组长。他痛恨旧煤矿对矿工生命安全毫不关心的罪恶。在党组织的引导下,他认识到,煤矿不仅要多出煤,还要确保不出事故,保障每一个矿工的生命安全。他团结带领全小组工友,时刻把安全记在心头,改进作业方法,总结安全经验,建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因此“在全矿开展的新纪录运动中,他们一直领先”,得到了奖励。孔瑞祥小组不仅“一连十个月安全生产”,在全区的产量和安全图表上只有他们小组插满了红旗。而且坚持做到十年无事故,“孔瑞祥成了矿山上的一面安全红旗”。“他们的安全生产的经验已经在矿山开花了”。他也在1959年10月到北京出席了群英会。
第六篇《地下尖兵》写的是一个从解放军部队刚复员到煤矿的新工人李春荣,“对革命事业怀着一颗火热的心”,“刚毅顽强”“满身朝气,干起活来像小虎羔子似的”。他是三一一掘进组的掘进工人,很快适应了井下劳动环境,带头钻研技术,一心扑在如何提高掘进效率上。经过反复研究实验,他提出了双孔流水作业法,“掘进效率二倍,三倍,五倍,一再往上提”,全矿开展了“学习三一一,追赶三一一”的活动。此后研究出“多孔循环作业法”,又大获成功。1956年,他到北京参加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
第七篇《主人的心》描写老技术工人周凤昌搞技术革新的事迹。他是一个老工人,解放前在煤矿受尽欺凌侮辱。新中国成立后,他发扬矿山主人翁精神,急生产之所难,昼夜钻研,反复研究,接连搞出新的发明创造,一次次解决了生产上的关键性问题。一是在煤炭产量提高、提煤大罐出现了主卷胶槽磨损问题时,外国订货来不了,国内没有加工厂家。于是周凤昌带头自行研制,经过二十多天的奋战,终于把胶槽制作成功。二是创造制成了电刨子,解决了手工木料加工速度缓慢问题,也大获成功。三是在住医院期间在病房里又研制成功用于大罐上的闸皮,“和进口的闸皮没有丝毫的差别”。人们奔走相告,放鞭炮、敲锣打鼓庆祝。老周却想着今后的工作。
第八篇《创造奇迹的人》写出了金工车间工人冯殿富如何从一个16岁入厂的学徒工成为一个合格的技术工人,又连年搞革新,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的感人事迹。在党支部书记及工段长的关心支持下,他刻苦钻研技术,以鞍钢工人王崇伦为榜样,呕心沥血搞发明,他研究出刨头上安双刀及卡具,“能一次刨六块链板,工作效率提高了六倍,原来是一个月的活儿,只六天就干完了”。此后又解决了刨床走弯这个世界性难题,发明了切管机,提高效率15倍。不仅如此,他还帮助别的工段搞革新,在与本溪煤矿交流时,帮助该厂金工车间解决了关键性技术难题。经过10年的艰苦努力,“经他手改进的工具、卡具有一百二十多件,合在一起提高效率三百五十多倍!伙计们都管他叫‘万宝囊”。他是一个技术奇人,一个创造奇迹的尖兵。
上述八篇报告文学,尽管有当时政治环境的痕迹,但在今天仍有阅读的价值与意义,仍在传递着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精神的正能量。
吴晓煜:河北滦县人。南开大学历史系毕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自然科学史学会会员,中国煤矿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煤炭工业志》编委会副主任委员、总纂。已出版《华夏与海国游记》《欧非见闻录》《中国古代咏煤诗》《夜耕村杂记》《学林漫笔》《纠正错别字》《中国古代煤炭开发史》《中国煤矿史读本(古代部分)》《中国煤矿安全史话》《煤史钩沉》《修志指要》《矿业史事杂俎》《中国煤炭碑刻》《名人与煤炭》《酒史钩沉》《瘟疫纵横谈》《向善的轨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