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现状及发展对策

2021-12-07 20:38:24郑传高詹少奇
湖北植保 2021年3期
关键词:鄂州市农技病虫

吴 江 郑传高 詹少奇

(鄂州市植物保护站 湖北鄂州 436000)

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是确保农产品产量、质量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手段,是按照“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推进现代植保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鄂州市植保站认真贯彻落实“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在市农业农村局的正确领导和省植保总站的关心指导下,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探索病虫防控环保新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许多的问题。本文扼要地介绍了鄂州市当前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 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现状

近年来,鄂州市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大面积推广普及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绿色防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据统计,2020年全市农作物绿色防控示范面积达73.8万亩,其中核心示范面积3.2万亩,辐射带动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防治面积25万亩,主要粮食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均达31%以上,其中水稻绿色防控覆盖率达56%,玉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31.8%,小麦绿色防控覆盖率达36.8%。近三年,全市安装各类杀虫灯1200盏、性诱捕器2.5万套,采购各类色板480万张,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42%。

2 主要做法

2.1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绿色防控工作有序推进

为确保绿色防控工作落到实处,2020年初,鄂州市组织召开了全市主要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及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推进专题会议。成立了由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詹斌任组长、相关科室及局属二级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植保站,负责农作物绿色防控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各区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根据鄂州实际,市植保站还制定和发布了《2020年鄂州市农业生产救灾(农作物病虫防治)项目实施方案》《鄂州市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技术示范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和具体工作内容,推动绿色防控工作迅速开展。

2.2 加强病虫监测预警,确保病虫及时得到防控

鄂州市植保站从80年代至今,病虫系统调查从未间断,涉及主要农作物病虫种类20多种,积累了丰富的病虫资料,为准确预报、科学指导积累了第一手数据,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中长期预报准确率达85%以上,短期准确率达95%以上。每年发布各类病虫情报12-15期,印发各类病虫防控技术资料近万余份。

2.3 加强技术培训,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到实处

一是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近年来,鄂州市植保站多次召开各区农业农村局分管负责人、乡镇农技服务中心主任以及植保技术骨干参加的全市绿色防控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绿色防控工作。二是扎实开展技术培训。结合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在绿色防控示范基地举办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专题培训班,2020年共开班10场(次),培训技术人员(种田大户、植保机防员)1000余人(次)。三是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技术指导。通过借助12316等新媒体平台,组织现场观摩会、“三送下乡”、深入生产一线指导等活动,普及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防治、农药安全使用等绿色技术,推广专业化统防统治措施,让广大农户实实在在看到绿色防控的好处,增强自觉参与意识,使全市农民的科学用药水平有了大幅提高。

2.4 建立示范区,强化示范引领作用

以高产创建示范区为基地,结合高产创建综合技术的组装配套,实施农作物病虫的全程绿色防控,推进水稻、小麦等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2020年,鄂州市利用中央农业生产救灾资金项目共兴办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示范点7个,其中粮食作物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面积2.0万亩,经济作物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面积1.2万亩,辐射带动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防治面积25万亩次。

2.5 强化督导机制,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在水稻、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病虫防控关键时期,鄂州市农业农村局每年都会多次派督导组前往各区对当地绿色防控工作实行检查督导,建立考核制度,实施责任目标管理,确保绿色防控,农药减量措施落实到位。

3 取得的成效

3.1 防治效果显著

通过对2020年水稻绿色防控示范区病虫发生情况调查发现,绿色防控示范区水稻主要病虫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防治效果达95%以上,比常规防控区提高5.5%,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下。

3.2 经济效益明显

通过绿色防控工作,2020年鄂州市农作物绿色防控核心区实现了节本增效,提高了农作物种植效益,确保了我市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据统计,2020年绿色防控示范区水稻平均每亩(667 m2)较常规防治区增加60 kg,增产20%,增收130元以上,亩纯效益达到1800元;果树等经济作物绿色防控示范区不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手段,品质提升一个等级,每亩增收500元以上。

3.3 生态效益突出

通过绿色防控技术的示范推广,绿色防控示范区化学农药使用次数比常规防控区减少1-2次,农药用量减少20%以上,减轻了对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利用了天敌,示范区田间有益昆虫增加66.7%,对害虫的自然控制能力显著提高;延缓了害虫抗药性的产生,为病虫害的防治减轻压力,减缓农药更替,实现了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治理。

3.4 社会效益显著

通过对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造就了一批具有科技创新意识和较强科技应用水平的科技示范户,全面提高了全市农民绿色防控、科学种田的水平,改变了部分农户盲目滥用农药的习惯,大大提升了全市优势农产品质量水平。

4 存在的问题

4.1 绿色防控示范片规模小

鄂州市大部分是丘陵地区,土地碎片化现象严重,加之全市土地流转还不够顺畅,这些都为推广大面积绿色防控技术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近年来,虽然全市推出了系列举措来推动土地流转,流转率稳步提升,但是由于土地流转机制还并不完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还存在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加之农村土地仍是大部分农民最基本的收入来源和保障,即使土地比较效益低,农户也不愿对土地进行流转,加大了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难度,不利于大面积实施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措施实施。

4.2 农户绿色防控参与意识不强

实施绿色防控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但投入资金比化学农药高[1]。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鄂州市青壮年农村劳动力大量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务工就业,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家承担农事人员大多为妇女、老人。受传统观念、栽培、防治方法等影响,广大在家务农农户认为绿色防控推广的环保型生物农药价格高,且起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对积极主动参与绿色防控意愿不高,导致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存在一定的困难。

4.3 地方政府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不足

绿色防控技术综合应用是一个系统工程,一次性投入大(据测算,一个生长季实施绿色防控的成本为110元/667 m2[2]),要求条件高,每个技术环节必须紧扣,只有加大资金投入,才能取得理想的防控效果。近几年,鄂州市公共财政在农林水务方面支出的资金占公共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不足10%,其中专项用于绿色防控的资金则更少,全市绿色防控还是停留在利用中央、省级下拨的专项资金办示范点上,覆盖面较低。

4.4 基层农技技术力量薄弱

鄂州市农技推广体系主要由市、乡(镇)两级农技推广机构组成。目前全市农技推广机构共有93个,其中市级11个,乡镇级82个;农技推广人员共282人,其中市级人员74人,乡镇人员208人。近年来,乡镇两级农技推广部门招进的农业高校毕业生屈指可数,特别是乡镇农技推广中心大都是40-50岁的农技人员,职称偏低,知识老化、人才断层较为明显。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改革成“以钱养事”后,从事农技推广人员日趋减少,在岗的农技人员往往身兼数职,无法全身心投入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工作效能受到很大制约。缺乏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严重制约大面积推广和应用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技术措施的实施。

5 对策及建议

5.1 强化组织领导力度

绿色防控事关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问题,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绿色防控工作纳入议事日程中,加强组织领导,在政府层面成立绿色防控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建立主要领导负责制,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农业及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密切合作,有效发挥部门优势,确保工作任务和具体责任落实到位。

5.2 完善土地流转制度

加快推进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进程,探索农用地全域流转制度,加快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引导农户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经营权,支持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专业技术协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托管农民土地,鼓励农户在自愿的前提下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龙头企业,发展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土地入股等多种规模经营模式,提高农业规模经营水平,便于开展大规模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工作。

5.3 加大媒体宣传力度

绿色防控技术是农业生产的必然发展趋势,其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应、以及社会效应[3],全市各级农业部门要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12316三农服务平台等各种媒体,广泛宣传绿色防控的重要意义,提高广大农户对绿色防控的知晓率,让农户逐步增强绿色防控意识,自觉转变老旧观念,主动应用绿色防控新技术。

5.4 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力度

各级农业部门要向本级政府多请示、多汇报,提高各级领导对绿色防控工作的认识,加大财政资金对绿色防控投入力度,通过有效整合现有项目资源,提高对绿色防控的支持力度,摸索一套切实可行的补贴机制,逐步建立“政府补贴、部门服务、企业投入”的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的长效机制[4],从而推动鄂州市绿色农业的发展,实现农药减量增效目标。

5.5 加强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力度

农作物绿色防控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参与人员需具备植保专业知识[5]。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对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绿色防控新技术培训力度,可以联合大专院校每年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基层农技人员培训活动,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水平,更好服务于绿色农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鄂州市农技病虫
古灵精怪的“萱宝贝”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 06:31:36
果园病虫无公害防治助农提质增效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1-11-26 05:07:00
玉米中后期病虫防控技术
今日农业(2021年16期)2021-10-14 07:43:24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今日农业(2020年20期)2020-11-26 06:09:04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今日农业(2019年13期)2019-01-03 15:05:47
果树病虫藏在哪过
鄂州市金刚石工具行业协会成立及交流大会胜利召开
培育乡镇农技人员立足当下更要看重长远
看仪陇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