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创新“无沟化虾—稻轮作”技术模式

2021-12-07 21:05:12
渔业致富指南 2021年12期
关键词:虾稻李杰研究员

6月4日,记者从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获悉,该所李杰研究员主持的“无沟化稻田虾-稻轮作技术模式”,近日通过专家组验收。

验收测产表明:规模性连片试验稻田33块、面积208亩,亩产6钱规格的小龙虾125-150公斤,亩平增加收入4000元,增收效益显著。

我省虾-稻轮作面积已达700万亩,但传统轮作方式须挖沟并堆高(修建)田埂,导致养完虾后水稻种植面积平均减少10%以上。“这些都是高标准的良田”,省农业发展中心专家告诉记者,李杰研究员创新推出的“无沟化稻田虾-稻轮作技术模式”实现繁养分离,保障了稻谷种植面积,稻田工程简易,只需加高、加固田埂、设置防逃设施。相较稻田开沟模式,基础建设投入减少60%以上,产出的小龙虾平均增重2钱以上,大大提升了小龙虾的品质。

6月3日,在蕲春县横车镇湖北兴建虾稻共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建告诉记者,合作社有2000多亩虾稻共作(稻田综合种养)农田,通过3年的探索,目前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生产工序,效益比较稳定,记者现场捕捞10多公斤小龙虾,平均重量为7.5钱,实现了养大虾的目标,更为重要的是粮食产量增长了10%以上。

中科院水生所李钟杰研究员认为,该项技术模式,保障了农田稻谷种植面积,提高了稻田地力和稻米品质,提高了小龙虾的规格和质量,减少了田间工程改造投入,为我省小龙虾稻田养殖开创了一条新路,很有应用前景。

(信息来源:湖北日报)

猜你喜欢
虾稻李杰研究员
2022年度全国十佳农民|赵常洪:虾稻共作闯出新天地
贾康研究员
经济与管理(2021年3期)2021-05-13 12:42:52
蒋保江研究员简介
人民海军首次海战
源流(2021年11期)2021-03-25 10:32:07
小胖熊半夜历险记
Zero-Sequence Current Suppression Strategy for Open-End Winding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Based on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小xiǎo雪xuě人rén 多duō 多duo
虾稻共作养殖注意事项
当代水产(2019年10期)2019-12-18 05:29:32
郭占恒研究员
观察与思考(2019年7期)2019-08-01 06:24:58
潜江市:优质粮食工程助推虾稻产业发展